在寻找精神父亲和爱情的过程中成长
电视剧《大爱无敌》由三条既相互独立,相互纠结的主线组成:谢永康寻求精神父亲和现实父亲的历程,谢永康对于爱情真谛的寻找,以父亲谢云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义精神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遇到的挑战。
“父亲既是一个真实的肉身,又是文化传统变化的象征”,“父亲”不仅是父子血缘传递的生物载体,更重要的是他已经成为国家、民族历史和文化变迁的外在象征。寻找自己的家族渊源、迁徙历史、父辈的生平事迹构成了世界性的父性文化课题。 永康不肯原谅父亲早年的离弃,却也需要父亲的精神引领。看到父爱,永康表现得温和,孝顺。但是,一旦父亲施加威力,尤其是逼迫接受雨薇,作为父辈感恩的物化工具,永康拼命反抗。
谢永康的情感经历和《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非常相似。抛开其它的不同点,他们都很任性、偏执,走过许多弯路后才开始明白自己最初的情感寄托中有很多虚幻的成分。因为卫希礼说过“I do care you(我真的在乎你)”,郝思嘉坚信自己是卫希礼的爱人,为此付出惨烈代价。
大学生谢永康自卑、敏感,仅凭生日时素云送的一张明信片和几句青涩朦胧的诗句就判断素云爱的是她,而不是子文。素云多次直白的拒绝和卫希礼的暧昧表达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它强化了永康的信念和斗志。在素云的婚礼上,竟然还在苦苦哀求“求求你,不要出这个门。我知道你爱的是我。我哪里不如他,我改,改的比他好,不行吗?”
十年后的邂逅,度假村总经理的身份似乎给了他足够的自信,使他坚信素云的婚姻并不幸福。素云对子文的维护让他无比激愤又悲伤,他认为有权利惩罚素云对自己的漠视,补偿自己十年的相思之苦:“你们有本事别求我”、“十年,你欠我的”、“你今晚留下来陪我一夜”、“我叫流氓,没有道德底线的流氓”。暴戾的言行却无法掩盖素云不理解的痛苦,“总有一天你知道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仗义行侠、知恩图报、一诺千金、世代相好、缔结儿女姻缘历来被认为是侠义精神的最基本体现。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一旦成为“结义兄弟”,就要“声息相通,生死与共”。雨薇的父亲帮助谢云鹏挣得第一桶金,又临终托孤,本质上永康和雨薇成了父辈表达感情的物化工具。父亲一旦要求永康和雨薇结婚,就会遭到永康的强烈反抗,“我不会替你还这个感情债”。故事结尾,永康和雨薇平静友好地分手,彻底解构了父辈的侠义情怀。
最后谢永康谅解吴雨薇、告别素云、选择到西北工作,说明他开始走向成熟,但对精神父亲和爱情的寻找仍在继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