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迎面走来,却又离我而去。
我曾留恋冬天,想把春天拥抱。
你在守望田野,我正穿越街道。
谁倾听,我诉说。
我来,与狼有关。
不走,与狼无关。
8月27日,一个曾经来过的日子,我知道很多人曾期盼那天能发生奇迹,当然也包括我。我们的狼哥,不隶属铁道部,自然创造不了那种惊天的奇迹。
“再见,朋友们。再见,守望者。”
简单。简洁。
再见,不是再也不见。
再见,不是再次相见。
再见,只是,他走了,是真的。
那个曾在午夜里陪伴我们青春年华的狼哥,那匹了解我们深埋在每一个夜晚的梦想与能量,深信我们终将放射出耀眼光芒的白狼,他吝啬地只留下属于我们的、青春的、探索的、永不老去的守望者精神。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狼哥从来不避讳这个事实。他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只是比每一个过客都来得重要。
我记得,《高考失利怎么办》里他天衣无缝的无所畏惧。
我记得,《最后的守望》里他声音嘶哑的恋恋不舍。
我记得,《汶川精神》里他声嘶力竭的屹立不倒。
我记得,《贫困生该不该上三本》里他舌战群雄的不依不饶。
我记得,《关于表白》里他权衡利弊的游刃有余。
我记得,《90后非主流》里他力排众议的慷慨陈词。
我记得,《失去的爱》里他记忆犹新的浪漫柔情。
我记得,《我的朋友小马》里他忍俊不禁的阳光爽朗。
我记得,《我们的爱情》里他由始至终的坚定执着。
我记得,《中国人的素质》里他有理有据的义愤填膺。
…… ……
‘越看越不明白’,也许我知道你为什么越看越看不明白。首先,感谢你提前透露我们的狼哥不会再回来的消息。然后,其实我们早就做好了他离开的准备—自从2008年他第一次‘离家出走’以后。
再然后,回应‘越看越看不明白’的分析:
NO.1:狼哥不适合中国之声。
好吧,你猜对了。瞎子都看得出来狼哥那桀骜不驯的性格与循规蹈矩的官场格格不入。
NO.2:狼哥不适合夜间听众。
你的这个观点,我看不是想气死我,倒有点像想笑死我。“《夜空守望者》是我做过的最成功的节目”,谁不作证我作证。至于你说的‘夜间听众里有很多是有心理疾病的’,这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真实的谎言。就算我有病吧,找狼哥治病不花钱,还能药到病除,何乐而不为?
“如果再坚持的话, 很可能被这个群体中的不正常分子所中伤, 所以走为上策 !”你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也只能说‘你赢了’。
我只是怀疑,你有没有像你自己说过的那样‘尾随’了狼哥六年,就算‘不那么忠实’,也该知道《中国人的素质》里他义愤填膺的据理力争;也该知道《90后非主流》里他力排众议的孤军奋战;也该知道《为河南人辩护》里他舌战群雄的无所畏惧。如果你说,‘我还真不知道’,那么,我心服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