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拂尘灰吧 关注:1贴子:46
  • 0回复贴,共1
家里世代务农,到父亲这辈才出了两个文化人。一个是当小学校长的伯父,一个是从了政的父亲。虽然称不上书香门第,自己却从小爱读书,尤其喜欢闻书上的油墨香味。但对正课却不爱好,只喜欢看闲书,尤爱小说和散文。所以,从三年级开始就学会了欺骗父母,把父母给的买参考书的钱都献给了文学事业,自己得到的唯一好处便是鼻梁上永远摘不去的眼镜和不甚理想的高考成绩。

记得小时候(大约是小学和初中时代),自己最爱读的书有两本,一本是小小说选集,一本是读者文摘(现在叫读者)。再大一些就开始读琼瑶、三毛和金庸、古龙,充分领略了一边是爱情一边是侠义的感觉。当时好象有句很时髦的话,说“男读金庸,女读琼瑶,不男不女读三毛”。我好象读书是很杂的,只要是书,基本上都爱,也都读。不但是爱情和武侠小说,一度对推理和侦破小说也情有独钟。最喜欢下雨天,捧一本书,斜卧在床上的感觉,无聊而充实。可是那时,因为学业的原因,象这样闲着读书的日子是不多的。记忆中,有书读的日子大都是舍弃了睡眠而换来的。

大学时代,因为学业的骤然轻松,也因为学校图书馆藏的丰富,自己得到了很多读好书的机会。那期间,读了好多的世界名著。可惜由于水平的限制,许多经典名著只是草草的通读了事,只有一些较为通俗的著作才会细细的研读。比如《飘》比如《呼啸山庄》,比如《基督山恩仇记》,特别是《基督山恩仇记》,至今仍然是自己临睡前的必读科目,特别喜欢那种快意恩仇的感觉。后来又疯狂地迷恋上了张爱玲,喜欢她笔下那种阴暗而又无奈的爱情,至今依然如此。

及至毕业、工作,也许是机缘巧合,自己嫁给了一个书商。本以为有了博览群书的更好机会,默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已经久不读书了,距离书香也越来越远了。不是不爱,而是没有了读书的心境和时间。反而是卖书却从不看书的先生,最近开始读起书来,而且读的还是《菜根覃》、《鬼谷子》这些凝聚了人类智慧的好书。真是令我刮目相看。而且,刚刚5岁有余的儿子也开始象模象样地读起书来,更是令我汗颜。

于是,自己也决定重新做回读书好儿郎,和先生儿子共同进步。趁着装修布置书房的机会,充实一下书柜、头脑和心灵。也许,不久的将来,有人到我家做客,会看到三个挑灯夜读的文化人,希望不要吃惊。

_______2003年4月4日



1楼2006-08-12 22:2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