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吧 关注:677贴子:9,412
  • 5回复贴,共1

【大中之治】令狐绹智解题壁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扬州西北部的蜀岗上,坐落着著名的大明寺。此寺因建于南朝刘宋大明年间而得名。大明寺有山有水,十分幽静。唐朝时,著名高僧鉴真曾在此居住。唐天宝十二年,鉴真应日僧的邀请,东渡日本传授戒法,名声大振。以后,凡到扬州的人,都要到大明寺游赏。
据说,唐朝大臣令狐绹出镇淮南。一天,他游大明寺,走到西廊,发现墙壁上有题字:
一人堂堂,二曜同光。
泉深尺一,点去冰旁。
二人相连,不去一边。
三梁四柱,烈火烘然。
除却双钩,两日不全。
游人都围上来观看,但都不明白此诗是什么意思,令狐绹虽然看出这是一首诗谜,却也解不出来。
后来,大明寺老僧请令狐绹一班人喝茶。这茶是用大明寺的泉水沏的,喝起来醇香无比沁人心脾。令狐绹此时福至心灵,豁然开朗,悟出墙上诗谜的谜底是:大明寺水天下无比。他给大家解释说:“‘一人’合起来是个‘大’字;‘二曜’为日月,合起来是个‘明’字;‘尺一’是十一寸,‘十一寸’合起来是‘寺’字;‘点去冰旁’是‘水’字;‘二人相连’合成‘天’字;‘不去一边’即‘不’字去掉一撇,是‘下’字;三梁四柱而烈火烘然正好成个‘无(无)’;两个‘日’字除去双钩成了‘比’字。连起来不正是‘大明寺水天下无比’吗?”
老僧和众游人都赞成令狐绹的解释。令狐绹问老僧此诗是何人所题,老僧说:“几年前有位客人游览至此,我也是在这儿招待他用茶。喝过茶后,他连连夸茶香,便提笔在墙上写下了这首诗,没留姓名就走了。后来到这儿游览的许多人,都试图弄明白这首诗的含义,终究未成。今幸大人到此,终解此谜。”说罢,即命人将谜底写在了诗旁。
扬州西北部的蜀岗上,坐落着著名的大明寺。此寺因建于南朝刘宋大明年间而得名。大明寺有山有水,十分幽静。唐朝时,著名高僧鉴真曾在此居住。唐天宝十二年,鉴真应日僧的邀请,东渡日本传授戒法,名声大振。以后,凡到扬州的人,都要到大明寺游赏。
据说,唐朝大臣令狐绹出镇淮南。一天,他游大明寺,走到西廊,发现墙壁上有题字:
一人堂堂,二曜同光。
泉深尺一,点去冰旁。
二人相连,不去一边。
三梁四柱,烈火烘然。
除却双钩,两日不全。
游人都围上来观看,但都不明白此诗是什么意思,令狐绹虽然看出这是一首诗谜,却也解不出来。
后来,大明寺老僧请令狐绹一班人喝茶。这茶是用大明寺的泉水沏的,喝起来醇香无比沁人心脾。令狐绹此时福至心灵,豁然开朗,悟出墙上诗谜的谜底是:大明寺水天下无比。他给大家解释说:“‘一人’合起来是个‘大’字;‘二曜’为日月,合起来是个‘明’字;‘尺一’是十一寸,‘十一寸’合起来是‘寺’字;‘点去冰旁’是‘水’字;‘二人相连’合成‘天’字;‘不去一边’即‘不’字去掉一撇,是‘下’字;三梁四柱而烈火烘然正好成个‘无(无)’;两个‘日’字除去双钩成了‘比’字。连起来不正是‘大明寺水天下无比’吗?”
老僧和众游人都赞成令狐绹的解释。令狐绹问老僧此诗是何人所题,老僧说:“几年前有位客人游览至此,我也是在这儿招待他用茶。喝过茶后,他连连夸茶香,便提笔在墙上写下了这首诗,没留姓名就走了。后来到这儿游览的许多人,都试图弄明白这首诗的含义,终究未成。今幸大人到此,终解此谜。”说罢,即命人将谜底写在了诗旁。


1楼2011-09-30 22:34回复
    今天专门找了两篇文章,主角都是大中朝的宰相,令狐绹、白敏中。


    2楼2011-09-30 22:37
    回复
      2025-08-24 10:53: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呵呵,还好这个诗谜被令狐绹解开了,如果解不出来是不是也要像自家的客厅一样把大明寺的大门锁起来……


      3楼2011-10-01 03:00
      回复
        这句话好深奥,令狐绹把自家客厅锁起来是怎么个故事呀?


        IP属地:福建4楼2011-10-02 21:56
        回复
          呵呵,问题在我,没有讲得明白一些。故事大体是说令狐绹位居高官之后李商隐去拜访他,或许是因为礼数上有所怠慢吧,李商隐很不痛快,于是在令狐绹的客厅墙壁上题诗讽刺他,令狐绹恼怒归恼怒却没有把壁上的诗抹掉,因为诗中有“楚”字,盖因其父令狐楚避父名讳也,只好把客厅的门紧锁起来不敢让人看到壁上的诗……


          5楼2011-10-03 00:20
          回复
            李商隐诗文另说,政治上是个弱智,历史上骚人墨客的通病。傍令狐绹这根大腿就傍错了,又一头扎进党争的漩涡,注定不得志一辈子。


            6楼2011-10-03 12: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