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读过余光中的乡愁,感人哪。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写诗,都喜欢读诗,可这一首,每个人都能读懂她。那浓浓的乡情,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里都流淌过,不过是由老余替咱们说了出来。
从前呢,是小农经济,不出意外,一辈子也就在那生你养你的小圈子里混了。能跑出百里之外,就算是见过世面了。走南闯北的嘛,那是本事儿的象征。至于千里赶考,万里经商,跋山涉水地到印度取经,哇塞,不是凡人了呀。前途险恶呀,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宾馆不健全,就更增加了旅途的困难。因而,一提起远行,就跟生离死别似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那一卷书也没多少字,那万里路可真是得拿自己的双脚去丈量的。大老粗们只能是自己憋闷着,死扛呗,文人墨客就不同了,整出来许多的羁旅之作。
近现代呢,市场经济了,社会发达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就大了,出来跑江湖的人也多了。往大了说,是要实现理想,远大的抱负,说得实际点呢,也就是为了混口食儿吃吃。物以稀为贵嘛,什么多了也就不值钱了。你也出门,我也逃难的,再说那路途艰难,就不新鲜了。那就比着对儿地思乡吧,乡愁就这么来了。
为了想家而发愁,那是因为家乡好吗?也不尽然,真要是像那歌里唱的《谁不说俺家乡好》,就老老实实地在家忍着,在家享受,偷偷摸摸地乐去呗,你还出来干嘛呢?背井离乡的,真是为了体验生活呀?所以说,那诗里说的,歌里唱的那些个好,可能、应该、也许是真的。但是,那不好的,让你无法忍受的地方,你没说,或者是不想说。两害相权取其轻嘛,权衡的结果就是,你已经出来了,离家出走了。
如此一来呢,乡愁是要诉的,家是要回的,可这仅仅是探亲访友那样的回。然后,再回来,回到那个外乡去。当然,叶落归根的情况还是有的,不过,一定得等那叶子落了,或者是马上就要落的时候,再去归那个根哪。那个外乡,也成了你某种意义上的家乡了。乡愁是个梦,梦醒了,也就没了,只存在于每个人的记忆之中。
2011年9月29日,于镇江。
附: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从前呢,是小农经济,不出意外,一辈子也就在那生你养你的小圈子里混了。能跑出百里之外,就算是见过世面了。走南闯北的嘛,那是本事儿的象征。至于千里赶考,万里经商,跋山涉水地到印度取经,哇塞,不是凡人了呀。前途险恶呀,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宾馆不健全,就更增加了旅途的困难。因而,一提起远行,就跟生离死别似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那一卷书也没多少字,那万里路可真是得拿自己的双脚去丈量的。大老粗们只能是自己憋闷着,死扛呗,文人墨客就不同了,整出来许多的羁旅之作。
近现代呢,市场经济了,社会发达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就大了,出来跑江湖的人也多了。往大了说,是要实现理想,远大的抱负,说得实际点呢,也就是为了混口食儿吃吃。物以稀为贵嘛,什么多了也就不值钱了。你也出门,我也逃难的,再说那路途艰难,就不新鲜了。那就比着对儿地思乡吧,乡愁就这么来了。
为了想家而发愁,那是因为家乡好吗?也不尽然,真要是像那歌里唱的《谁不说俺家乡好》,就老老实实地在家忍着,在家享受,偷偷摸摸地乐去呗,你还出来干嘛呢?背井离乡的,真是为了体验生活呀?所以说,那诗里说的,歌里唱的那些个好,可能、应该、也许是真的。但是,那不好的,让你无法忍受的地方,你没说,或者是不想说。两害相权取其轻嘛,权衡的结果就是,你已经出来了,离家出走了。
如此一来呢,乡愁是要诉的,家是要回的,可这仅仅是探亲访友那样的回。然后,再回来,回到那个外乡去。当然,叶落归根的情况还是有的,不过,一定得等那叶子落了,或者是马上就要落的时候,再去归那个根哪。那个外乡,也成了你某种意义上的家乡了。乡愁是个梦,梦醒了,也就没了,只存在于每个人的记忆之中。
2011年9月29日,于镇江。
附: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