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评论说藤条不擅长构思情节,说她坑多不填,说她过于注重人物的塑造……藤条的文看了有三四年了,几乎都养成了习惯= =,有时候文荒还会再复习一遍,除了还在连载的狐魅天下、佛罪、灵猫侦探、夜行等等还在追以外,其他的基本都看了个遍,总有那么多人讲这讲那,叽叽喳喳,看着未免替藤条抱屈。其实藤条构思情节的功底如何在狐魅天下和香初上舞这两本书里都可以找到足够的证明;至于说她挖坑不填那也太过苛刻,去百度里搜搜看,就会知道藤条是多么勤奋;再说人物形象,看过藤条的文,从最初的锁檀经到最近连载的佛罪,从秦倦、柳折眉、圣香、容隐、聿修、六音、玉崔嵬、唐俪辞、李莲花、柳眼、桑菟之、沈旃檀……太多太多,每一个人都好像拥有鲜活的生命一样,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象。此外,甚至有人将月大和藤条作比较,因为都有各自的武侠作品,所以又扯到金庸、古龙,实在是……太轻率的言论。用语言评价沧月和藤萍,总怕词不达意或者言过其实,所以……就只是看文吧。认为好看就看,认为不好看就放下,不过这么简单而已。但我相信,这两位都是真心喜爱文字的人。写文本身就是一件孤独的事,她们乐在其中,而我们不过都是看客。如同了解一个人一样,或许十年、二十年……时间再长,仍然也无法捉摸得透(因为没有人比她自己更了解自己)。既然如此,为何要执念于比较或者评价。用心地阅读,融入文字所创造的世界,体会文字的魅力,或者因此受启发、也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就是对作者最好的肯定吧。至于金庸、古龙,这是两个更加不敢随便置评的名字。藤条所坚持的“侠情”在她的每一本书里几乎都有所体现,可能有一些现代文如《极端优雅的少年》、《迷迭》、《伸缩自如的爱》等等或许受时代背景所限,无法看出端倪,但从里面的人物形象看还是能够找到一些至情至性的影子。正如她自己所说:“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武侠言情就要像武侠,而现代言情就要像现代,而现代言情故事要写得很有深度,就必须贴近生活、越真实越好。越真实的东西越能带来沧桑感,有许多幻想和冲突,而这些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加上我喜欢武侠,所以我更喜欢写武侠言情。如果说要写,我想我会写恐怖言情故事,而不是社会言情故事,我更喜欢那些激动人心的、全新的幻想。”
藤条,坚持你的侠情,不会错。
(写在某只空间里的顺便转过来,某只太懒了,其实应该再写长点的
~~若有看过的地方不要奇怪= =。)
藤条,坚持你的侠情,不会错。
(写在某只空间里的顺便转过来,某只太懒了,其实应该再写长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