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吧 关注:33,985贴子:291,770
  • 9回复贴,共1

唐诗我裁·6.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我的想法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诗意,一个是诗的结构。
  关于诗意。
  先说主题。古人多有以此诗为征怨之作的,最典型的就是前面说李颀的《古意》时提到的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哀从军之多艰,冀克敌以何年?”的“愤激之辞”。而今人皆认为这首诗表现的是报国豪情。应该说,诗的前三句确实能看出从军之苦,而全诗的思乡之意也是比较明显的。但我还是认同“报国豪情”说。理解诗的主题的关键在最后一句。与李颀的那首诗相反,这首诗用的是“不”而不是“不能”,更不是“未能”。前一个“不”是假设的条件,后一个“不”是主人公的主观意愿,合起来是一句掷地有声的誓言。有了这一句,前三句所描写的种种孤寂、艰苦顿时全翻成了反衬。
  再说说具体诗句。几个选本中对第二句的解释很不相同:《唐诗精品》认为,玉门关是祖国的西大门,孤城不失,玉门关自会安然无恙,战士身在边城,心系祖国西大门,表现了对国家的自觉的责任感。而《唐诗鉴赏辞典》认为,孤城在玉门关外,关内是家乡、亲人所在,战士身在关外,眼望玉关,表现的是思乡思亲之情。我觉得《鉴赏辞典》的解释比较合理,《精品》的解释有些牵强了。
  关于诗的结构。
  这首诗也有人认为是三一结构:前三句写征戍之苦;最后一句写战士不畏艰苦,与前三句形成转折。我觉得这个说法也不是很准确。我觉得这首诗在意象上与第一首一样,也是句句连承带转;但情绪上与第一首不同,不是层层递进,而是与意象一样句句承转的。
  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句是纯粹的景物描写,而且这些景物并不是固定与边塞相联系的景物;不仅没有人,景物也是完全跟人没有关系的自然景物。而这些景物的情绪色彩是相当阴郁压抑的。
  第二句的景物就是人造的景物了,而且是边塞的典型景物,而且在景物描写中插入了人的活动,在意象上与前一句就是连承带转。而从情绪上来说,这一句表现的是思乡之情,仍然是属于愁绪这个范畴的,这是承;但这句的景象却要比前一句开阔明朗,“遥望”这个动作在忧思之中又似乎有一种期待、一种希望、一种慰藉,这是转。
  第三句在意象上与第二句一样是半景半人,但景物又进一步从驻地推进到真正的战场,战士的行动也从平时的活动转为真正的战斗行动,从静的动作转为动的动作。而这一句所表现的情绪则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尽管句中高度概括了战斗的艰苦磨难,但却不给人以哀怨悲诉的感觉,而是透露出一种昂扬坚定的情绪。
  第四句切入战士内心,直接叙述他们的信念,完全脱离了景物描写;而情绪更完全摆脱了愁绪的范畴,达到激昂豪迈的顶点。


IP属地:辽宁1楼2011-09-28 22:19回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么多年来一直深深喜欢这句话


    3楼2011-09-28 22:43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IP属地:江苏4楼2011-09-29 20:32
      收起回复
        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5楼2011-09-30 20:17
        回复
          卢纶的边塞诗也不错,很有盛唐气象,塞下曲四首(即“和张仆射塞下曲”)
          其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其四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6楼2011-09-30 20:23
          回复
            卢纶的塞下曲其五和六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7楼2011-09-30 20:29
            回复
              如果说诗歌鉴赏是嚼饭与人,你这篇东西怕是把甘蔗渣嚼了又嚼再与人了吧?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1-10-01 1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