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济南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陕西宁陕县推行15年免费教育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如潮好评,同时提出了一个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即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宁陕尚且能实行15年免费教育,其他地区为何不能实行?
宁陕模式能否复制,正如网友所说,并不取决于各地的财力,而是诚心和决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委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把幼儿园和高中都纳入义务教育,每年的财政支出要多出500多亿,如果按照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教育投入占GDP比例的4%来算的话,将幼儿园和高中纳入义务教育,完全不成问题。(1月21日深圳特区报)
问题是4%的比例总是达不到。就以绍兴市来说,2009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只有1·78%,与浙江省平均值2·6%,相差0·82个百分点;2010年达到1·84%,比上年只提高0·06个百分点,与浙江全省平均值相差0·84个百分点,与国家4%的目标相差很大。(第10期《绍兴教育》)如浙江这样的发达省份,09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2010年提高了一点点),绍兴市甚至连2%的占比都达不到,可贫困县宁陕却能将财政收入的40%投入教育,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宁陕模式能否复制真的并不取决于财力,而是下面这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