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x98208吧 关注:4贴子:525

古代的医生 V(喻嘉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


1楼2011-09-25 14:32回复



    3楼2011-09-25 21:21
    回复
      2025-08-30 16:58: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实际喻嘉言是一位非常难写的医家,历史上留下的有关记载本来就不多,可恰恰就是这些不多的资料,相互之间又充满了矛盾,我经常面对着这些信息陷入茫然之中,为了给大家剥出历史的真相,我必须反复地寻找这些资料背后的内容,但是工作极其艰巨。也就是说,从现有的资料看,喻嘉言的一生充满了谜团。
      比如,喻嘉言一直在考科举,在四十五岁的时候才成为副榜贡生,在京城混了三年,也就是在四十八岁的时候回家行医了,从资料上来看,他从回家行医不久就是一个绝顶的高手了,那么,大家的脑子里一定出现了一个大谜团:这位兄弟别不是天生的吧?怎么横着蹦出来就是一个名医了?也没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学医的?是怎么学医的?
        恰恰在这个时候,历史资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诡异的说法,说他“少遇异人授以秘方,兼擅黄白之术”,除此之外,我目前没有见到任何其它记载。也就是说,他小的时候碰到了一位神秘的高人,传授给他医术,而且还有内修的道家功夫。
        这是一个武侠小说式的传奇故事,好比是一个小孩子,在街上走,碰到一个乞丐:“小朋友,我这里有书你要不要?”
        小朋友一看,是《如来神掌》,好哇!于是就买了,修炼之下终于成为绝顶高手,最后把蛤蟆功都给打败了。
        通常面对这种说法我都会嗤之以鼻的,因为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传说太多了,比如扁鹊遇到长桑君,中国人比较喜欢那种笨小孩遇到奇人传授,然后一朝成为高手的故事模式,因此操笔的文人们也愿意不遗余力地编写这样的传说。


      4楼2011-09-25 21:21
      回复
        但是对这个记载,我却相信事情大抵是这样的,因为在后来喻嘉言曾经提到过:先师在交给我医术的时候让我发誓,一定要用医术来普救众生,不可沽名钓誉。
          这个记录为我们提供了“异人”的一些线索。可见,所谓的“异人”,就是一位隐居在民间的医生,但是显然这位医生很特别。
          第一,他没有把自己的名字留下来,估计可能连喻嘉言都不知道这个人的真正姓名,否则以喻嘉言日后巨大的影响,彪炳一下老师的功绩是很容易的;
          第二,这位老师医德高尚,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教育喻嘉言以救人为务,竟然用发誓的手段来告诉喻嘉言医德的重要性,这跟现在的学生一进医学院校的大门要先诵读《医学生誓言》有一比,只不过这位高人用了一种近乎恐吓的手段,他说如果学了医术而不去普救众生,那么老天会报复你的,会让你天打雷劈,还要断子绝孙(估计当时喻嘉言同学一定被吓哭了)。
        我们现在真的没有办法知道这位老师的背景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历史人物都被掩埋在时间的黄沙之下,永远的消失了,但是我们却可以确定,曾经有这么一位老师,指引喻嘉言走上了医学的道路,并且告诉他,普救众生是最重要的,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实践它。
          让我们来感谢这位不知名的老师吧!
        但是,“异人授以秘方”,“秘方”?我们的好奇心又被激起来,这位高手到底授予喻嘉言什么“秘方”呢?多么神奇啊!这个秘方的线索还能找到吗?


        5楼2011-09-25 21:26
        回复
          让我来给大家试试吧,下面是喻嘉言同学的整个成长轨迹:这位老师在教授喻嘉言医学的同时,喻嘉言同学随着年龄的长大,还要读举子业,走科举的道路,考上了贡生,然后到了京城,被晾在一旁三年,接着扛铺盖卷儿回到江西行医,行医十年后写下记录自己看病过程的《寓意草》。
            这样大家看明白了吧,就是如果这位高人传授给了喻嘉言什么秘方,一定会在喻嘉言的诊病过程中出现的,也一定会在《寓意草》这本书里得到记载的,因为除此之外喻嘉言一直都在攻读圣贤书了,所以,让我们来到《寓意草》这本书中来寻找线索吧。
            在将《寓意草》全部读过以后,相信大家就明白了,书中记载了许多喻嘉言治病的医案,在每个医案后面的论述中,引用最多的就是《黄帝内经》的内容,还有《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内容,至于用方,还用过宋朝钱乙医生的泻白散,在论述单腹胀治法的时候,还引用了一段我们熟悉的内容,喻嘉言说:在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中,许叔微说自己小时候“夜坐写文,左向偏几,是以饮食多坠左边……暑月止右边有汗,左边绝无……”最后他自己制作了苍术丸,给治好了,怎么样?熟悉吧,我们在许叔微的故事里面见到过,原来喻嘉言也读到这些内容了!
            这下真相大白了,哪有什么异人传授的“秘方”啊,原来都是中医的经典著作,如果非要说秘方,也就有几个人家许叔微给公布出来的所谓“秘方”,但是从宋朝到明朝,专利保护期早就过了(打许叔微那会儿就给公示了)。
            所以这回搞清楚了,这些所谓的“异人传授秘方”说,都是些不懂医学的文人给编造的,大家都宁愿把这个事情搞得玄秘一些,但是搞得现在一些搞医史文献的人还在跟着说:喻嘉言少年遇到异人传授给他秘方,这就犯错误了,对待一个医家要严肃认真,不能往神秘了搞,像我这样才是正确的态度。


          6楼2011-09-25 22:01
          回复
            还有的医史工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不靠谱的说法,说喻嘉言是从北京回到江西以后,看到仕途无望,才愤而学医的,这显然就更玄了,因为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要从头学医,然后治病,授徒,最后还要写出一本水平很高的书,这不能说是不可能的,但实在是有些难度,况且喻嘉言自己在《寓意草》的序言里说得很清楚:“昌(他自己)于此道无他长,但自少至老,耳目所及之病……”这充分说明他从早年就开始研究医学了,并不是中年以后才开始的。
            好了,介绍够了喻嘉言同志的学习情况,该介绍他的工作经历了,让我们来看看喻嘉言到底是何方神圣,让后世交口称赞的吧。
              先给各位提个醒,我们这位喻嘉言同志诊病比较有性格,大家不要被他吓到了。
            好了,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诊病的吧。


            7楼2011-09-25 22:02
            回复
              这天,有位姓黄的同志,晚上过夫妻性生活的时候劳累了一些(犯房劳),然后马上又患了伤寒(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外感病),但是这位同志很有趣,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一个说法,说患了外感不用管它,到了六七天的时候自己就好了(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这么认为)。
                结果是,过了十多天了,不但没好,反而忽然神昏了,浑身颤栗,手脚冷得像冰一样。
                这下家里人才慌了,赶快请医生吧!
                先请来一位老医生,这位诊完了脉,说:“现在四肢厥逆,这是夹色伤寒啊(过去认为房劳后患的伤寒,通常认为会致命),现在需要赶快用大热之药回阳救逆!”
                于是开了干姜、附子等温热之药。
                这个时候,不知道哪位,把我们的喻嘉言同志也给请来了。
                当喻嘉言诊完脉的时候,这温阳之药可就熬好了。
                喻嘉言吓坏了,说:“且慢,这个药可不能喝啊,这药用错了!”
                那位老医生当时就不高兴了,用错了?你懂个什么?
                患者的家属也奇怪:为什么用错了?
                喻嘉言:“这个时候不能补啊,要泻!”
                这下患者家属也不高兴了:这手脚都凉了,还要泻?您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尤其是黄同志的媳妇,更恼火:我老公需要补,难道我还不知道吗?!
                于是坚持要服药,药已经端到患者的嘴边。
                喻嘉言急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可是自己说话患者家属又不听,怎么办呢?
                情急之下,喻嘉言想出一个令人苦笑不得的办法。


              8楼2011-09-25 22:03
              回复
                从此,历史上最可爱的医生诞生了。
                  喻嘉言一把拉过那位老医生。
                  老医生很不服:“干嘛?要动手?”
                  喻嘉言:“动手干嘛,不动手,但是,这个药一旦进入患者的口中,患者会有或生或死的变化(出生入死),实在是关系重大。”
                  老医生:“那又怎么样?”
                  喻嘉言眼睛一瞪:“怎么样?这样,我和你各立一个生死状(吾与丈各立担承),如果谁用药错了,人要是死了,要根据生死状来承担责任(倘至用药差误,责有所归)!”
                  这下屋子里的人全傻了,没见过这样的医生,好家伙,平生头一回!于是全都看着这二位,连患者都睁大了眼睛。
                  老医生尴尬地说:“我,我治疗伤寒三十多年了,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生死状!(吾治伤寒三十余年,不知甚么承担)”
                  喻嘉言笑了:“您别怕,立一个吧,反正患者死了您也一起死。”
                  老医生腿都抖了:“我不立!”
                  喻嘉言:“立吧,您不是挺自信的吗?”
                  老医生已经开始准备跑路了:“说不立就不立!”
                  于是喻嘉言对患者家属说:“他不敢立这个生死状,那我敢立,拿纸笔来!”
                  患者家属知道遇见高人了,忙拦着:“别立了,我们听您的还不行吗?”
                  于是,喻嘉言就开了泻下的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伤寒论》中的方子,只有大黄、炙甘草、芒硝三味药,为和胃泻下之方),份量是五钱,煎成以后先喝了半碗,过了一会儿,又喝了半碗。
                  然后,就觉着这个患者的手脚开始暖和了,人的神智也开始清醒。


                9楼2011-09-25 22:06
                回复
                  2025-08-30 16:52: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位老医生一看,人家诊断得对啊,于是就告辞:“佩服,在下告辞。”
                    喻嘉言一把拉住人家:“别走啊,学着点儿。”
                    于是老医生又硬着头皮站在那儿看。
                    把这副药都服用完以后,患者的情况突然有发生了变化,开始浑身壮热(这实际是邪气有外透之机)。
                    大家又有些慌乱,都看着喻嘉言。
                    喻嘉言却笑了:“没问题,这就是要好了。”
                    于是又开了大柴胡汤(大柴胡汤,《伤寒论》中的方子,用来治疗少阳、阳明合病之证),结果是只服用了一副,患者的病就痊愈了。
                  这个时期喻嘉言已经收了徒弟了,回到家里,徒弟忙疑惑地问他:“老师,这明明是个夹色伤寒嘛,手脚都冷了,为什么您用泻下药却能够好呢?”
                    喻嘉言急了:“谁教你这世界上有个夹色伤寒的?我教过你吗?”
                    学生低头:“我自己看书看的(估计看的是非法小报)。”
                    喻嘉言:“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夹色伤寒、阴证伤寒(那时候也管房劳后伤寒叫阴证伤寒,说治疗需要补阳),房劳以后患了伤寒,只不过比普通伤寒稍微重一点而且(其势不过比常较重),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可是这些庸医用这个词吓唬人,然后用温热之药,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
                    下面,喻嘉言论述了近一千字,为了节省版面,我就不给大家重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书店买本《寓意草》自己欣赏一下。


                  10楼2011-09-25 22:07
                  回复
                    最后,喻嘉言同志做了总结,他说:“所以中医诊断学很重要,当你看到患者都脸上发暗,舌苔焦黑了(面黧舌黑),身上干枯得像柴火似的(身如枯柴),此时中医诊断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这已经是一团邪火在体内燃烧着呢,阴液都快没了,还补什么阳(则阴以先尽,何阳可回耶)?所以这个时候要出去邪热,保存人体的津液,这样机体自己才能恢复生机啊,机体恢复生机,它自己就会把病邪往外排了。”
                      看来高手就是高手啊,不过,这才只是个开始,后面更加惊心动魄的治疗过程多着呢。


                    11楼2011-10-09 20:46
                    回复
                      看来只有掌握最新的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啊!
                        所以现在各位去看中医,医生都是一边手搭在您的脉上,一边告诉您:“伸舌头,让我看一下。”
                        但是记住,去瞧中医前,千万别喝橘子水或者咖啡什么的,否则一伸舌头那颜色能把大夫吓着,回头判断错了您自己遭罪。
                      各位一定看出来了,这位喻嘉言是一个侠肝义胆、古道热肠之人,为了患者,他能够置自己的利益于不顾,所以经常会做出一些大家无法想像的非常之举,这些行为甭说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会让大家晕菜的。


                      13楼2011-10-09 20:54
                      回复
                        比如,又有一位叫刘泰来的兄弟病了,这位才三十二岁,长得白白胖胖的,很像个富裕的小资。
                          他是怎么得的病呢?原来此人夏天在出大汗的时候,喜欢冲冷水澡,觉得特爽,还在风口那里睡觉,这样,体质就下降了,结果在秋天的时候被传染了疟疾,于是请了医生,医生到的确有两下子,在发作了三五次后,用药就把疟疾给止住了(用药截住),止住可是止住了,但这位患者又出现了新的症状,开始感觉胸腹胀得不得了(胀满日增),还没到半个月,再看这位,已经是肚子胀得老大,胸部也鼓鼓的,喘气特急,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大小便全都没了。
                          这可要了命了,您想想,这大小便被堵住了它能好受得了吗?这位刘泰来兄弟此刻那是饮食不入,坐也没法儿坐,站也没法儿站,仰面躺着都不行,只能趴着,这病可就到了危急的关头。
                          怎么办啊?还是那句老话,请医生吧!
                          于是就请了我们的喻嘉言同志去了。


                        14楼2011-10-09 20:56
                        回复
                          喻嘉言到患者家一看,已经有一个医生在那里,人家正在诊病呢,而且这家人对那个医生特重视。
                            那位医生是怎么判断的呢?他问:“大小便不通,服用过泻下的药了吗?”
                            患者家属:“服用过了,没有效果。”
                            “噢,原来这样。”那位医生点点头,然后很肯定地判断:“那是药力不够,应该加大药量,现在一副药用大黄二两,一次服下!”
                            那位刘泰来兄弟正憋得难受呢,一听用大黄二两,高兴坏了:“大哥,快点儿熬药吧,我都快憋死了!”(可速煎之)
                            家人一听,就有那种腿快的,立刻拿了钱,跑出去抓药去了。
                            这边喻嘉言刚诊完脉,一听就晕了,心想现在的医生怎么都胆子这么大?这不胡来吗?看清病情了吗?就大黄二两?!
                            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可就说话了。
                            要说这位喻嘉言同志真是位猛人,我们实在是没办法。您说话嘴上搂着点儿火啊,别总是看见庸医就冲人家开炮,人家庸医也是人不是?庸医也要混饭吃啊!
                            我们这么想,喻嘉言同志却不管这个,只见他一把拉过那个医生:“来,我问你两个问题。”


                          15楼2011-10-09 20:58
                          回复
                            医生还挺乐呢:“问什么啊,说吧,我能告诉的都告诉你。”
                              喻嘉言:“第一个,这个病叫什么名字?第二,你为什么这么有勇气,敢放开胆子杀人?”(此病何名,而敢放胆杀人)
                              得,您瞧有这么说话的吗?要是我在边上我立刻装作不认识喻嘉言同志——免得挨板砖。
                              此时那位医生也是气的嘴唇直哆嗦,话也说不利落了,硬着头皮说:“我怎么不知道这是什么病?我怎么不知道?这是伤寒肠结,用了泻下药不通,需要加大量,只有用大泻一法,什,什么叫放胆杀人(何谓放胆)?我,我要告你诽谤!我,我要告!”一边说,一边还跳,虽然没有喻嘉言个子高。
                              喻嘉言针锋相对地回答:“伤寒?世界上有不发热的伤寒吗?”
                              那个医生突然停止了跳动,张口结舌:“啊?”一下矮了半截。


                            16楼2011-10-09 20:59
                            回复
                              2025-08-30 16:46: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喻嘉言:“伤寒发热,会导致体内津液丧失,才会大便干燥,那才可以使用下法,这个病完全是腹中之气散乱不收,是太阴脾经之虚,才会胀成这样,一虚一实,正是相反,这个时候如果使用猛药大黄,把脾胃之气给伤了,如不胀死,也会腹破!”
                                然后,又瞪大眼睛对那个医生说了句能把人气得上吊的话:“你为什么不能留下人家一条性命,而必须要杀死人家才感到痛快呢?”(曷不留此一命,必欲杀之为快耶)
                                我实在是很佩服那位医生的定力,他居然没有被气得疯掉,要是换成我,早找板砖去了,好在人家是读书人,修养不错,还说出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做为回应。
                                这句话是这样的“吾见不到,姑已之。”这话就不给大家翻译了,因为估计那位老兄脑袋已经气昏了,自己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
                                然后,他发现自己脆弱的神经已经完全被摧毁了,于是一溜烟儿跑出了屋子,对正在趴在门缝、窗户缝偷看的诸位患者家属说:“这个人看的书多,嘴也溜,我说不过他,我走了!”(此人书多口溜,不能与争也)
                                然后狼狈地跑掉了。
                                喻嘉言微微一笑,一抬头,却突然发现患者的家属都怒目看着自己。


                              17楼2011-10-09 21: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