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跟那些初来东莞闯荡的人不一样,最初的我来到东莞是没有任何梦想的,疑惑的是命运的巨轮轰隆隆前行时卷起路边懵懂的尘埃!]
转眼间我已经在东莞已经呆了10年。对于这十年,有太多的想说,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愕然发现这个“呆”字足以描述我这十年的境遇:只是活了一张“口”其他的都象“木“,任岁月留下的痕迹如老树皮般纵横,凭添十圈的年轮却又长不出葱翠绿叶。呆着又如何,谁不是呆着,总要说点什么,证明自己存在罢了。
十年之工作
每个人到东莞的第一件事情:找工作。工作是伟大的,工作是光荣的。我见过人才市场每天几万的人流量。我见过那些大热天还西装格覆的大学生,我见过人群中满头大汗执着的眼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崇高理想”,这些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可能在想:几天没吃饭了,要是今天能找到工作,那明天就能在公司食堂里吃个饱了。他们可能在想:老住在朋友那里也不是办法,朋友明显不高兴了,要是今天这份工作能成,晚上就般到员工宿舍去。他们可能在想:弟弟下个月要交学费了,要还找不到工作,怎么向父母交代。
我还见过:大年三十,合家团聚的时候,东莞的某厂的两百多名十七八岁的女孩还在流水线上挥汗如雨,不知道是谁努力压抑的抽泣,顿时引起哭声一片。身处其景,悲从中来,这,也是工作。
于是我对工作有了最初的理解:一种让自己卑微活着的方式。
当然那些年薪百万,高跟靴踏在高档写字楼的地面啪啪做响,坐着商务车穿梭世界各大城市,谈判桌上口若悬河,这也是工作。只不过当他们穿上名牌西装的时候还记不记得”四个现代化“是什么?当他们昂起高贵的头颅走进西餐厅的时候还记不记得小学时写下作文”“我的理想”。当他们把次品卖给客户的时候还记不记得从幼儿园起老师就教我们“做人要诚实”。
于是,我对工作有了第二种理解:一种合理抢劫金钱财富的方法。
打工十年,没有发现工作的伟大,所以我不喜欢工作。但是又不得不卑微的活着,甚至幻想有一天能飞上枝头变凤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角度俯视众生。那么我只能用一种别人不能理解的方式,坚持至今。
十年之身体的寄居地
“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字眼,“家”里有爸爸,有妈妈,“家”里有香香的饭菜。换下来的脏衣服扔在“家”里他会神奇的变干净。无论多晚归,“家”里都有亮着的灯光。惹到祸后到“家”里关起门,谁也不敢追来。
“家”常常上我怀念,此时却不敢说出来,怕少了那份温馨的美好。思索良久,用了“寄居地”而且是身体的。
“东莞是我家”,每每在街头看到这句话,总是淡淡一笑,想来,写这标语的人的人搞不好真是个本地人,他爸当年光脚丫子在海边溜达的时候遇见了他妈,改革开放后他就成了高傲的深圳人。不然,怎么可能写出这么“神奇”的标语。
我们只是一群过客,躯壳在这坐城市里游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就算有一天成为主人,心中的“家”仍然在哪个遥远的方向。不记得搬过多少次,从长安到厚街,从石龙到莞城,从小房子到大房子,每次搬走总得扔掉一大堆东西,也仍掉一大堆记忆,安定下来又买来一些新东西,建立起新的记忆。折腾累了,就开始想家了。
、 哦, 原来家对于我们这些游子来说,家是用来想的,想家的温暖,想家的甜蜜。想家里的妈妈,想家里的玻璃球。想来想去,就洗去了一身的疲乏,想来想去,又有了新的力量。想完了,就走出寄居地,继续寻找下一个方向。
转眼间我已经在东莞已经呆了10年。对于这十年,有太多的想说,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愕然发现这个“呆”字足以描述我这十年的境遇:只是活了一张“口”其他的都象“木“,任岁月留下的痕迹如老树皮般纵横,凭添十圈的年轮却又长不出葱翠绿叶。呆着又如何,谁不是呆着,总要说点什么,证明自己存在罢了。
十年之工作
每个人到东莞的第一件事情:找工作。工作是伟大的,工作是光荣的。我见过人才市场每天几万的人流量。我见过那些大热天还西装格覆的大学生,我见过人群中满头大汗执着的眼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崇高理想”,这些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可能在想:几天没吃饭了,要是今天能找到工作,那明天就能在公司食堂里吃个饱了。他们可能在想:老住在朋友那里也不是办法,朋友明显不高兴了,要是今天这份工作能成,晚上就般到员工宿舍去。他们可能在想:弟弟下个月要交学费了,要还找不到工作,怎么向父母交代。
我还见过:大年三十,合家团聚的时候,东莞的某厂的两百多名十七八岁的女孩还在流水线上挥汗如雨,不知道是谁努力压抑的抽泣,顿时引起哭声一片。身处其景,悲从中来,这,也是工作。
于是我对工作有了最初的理解:一种让自己卑微活着的方式。
当然那些年薪百万,高跟靴踏在高档写字楼的地面啪啪做响,坐着商务车穿梭世界各大城市,谈判桌上口若悬河,这也是工作。只不过当他们穿上名牌西装的时候还记不记得”四个现代化“是什么?当他们昂起高贵的头颅走进西餐厅的时候还记不记得小学时写下作文”“我的理想”。当他们把次品卖给客户的时候还记不记得从幼儿园起老师就教我们“做人要诚实”。
于是,我对工作有了第二种理解:一种合理抢劫金钱财富的方法。
打工十年,没有发现工作的伟大,所以我不喜欢工作。但是又不得不卑微的活着,甚至幻想有一天能飞上枝头变凤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角度俯视众生。那么我只能用一种别人不能理解的方式,坚持至今。
十年之身体的寄居地
“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字眼,“家”里有爸爸,有妈妈,“家”里有香香的饭菜。换下来的脏衣服扔在“家”里他会神奇的变干净。无论多晚归,“家”里都有亮着的灯光。惹到祸后到“家”里关起门,谁也不敢追来。
“家”常常上我怀念,此时却不敢说出来,怕少了那份温馨的美好。思索良久,用了“寄居地”而且是身体的。
“东莞是我家”,每每在街头看到这句话,总是淡淡一笑,想来,写这标语的人的人搞不好真是个本地人,他爸当年光脚丫子在海边溜达的时候遇见了他妈,改革开放后他就成了高傲的深圳人。不然,怎么可能写出这么“神奇”的标语。
我们只是一群过客,躯壳在这坐城市里游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就算有一天成为主人,心中的“家”仍然在哪个遥远的方向。不记得搬过多少次,从长安到厚街,从石龙到莞城,从小房子到大房子,每次搬走总得扔掉一大堆东西,也仍掉一大堆记忆,安定下来又买来一些新东西,建立起新的记忆。折腾累了,就开始想家了。
、 哦, 原来家对于我们这些游子来说,家是用来想的,想家的温暖,想家的甜蜜。想家里的妈妈,想家里的玻璃球。想来想去,就洗去了一身的疲乏,想来想去,又有了新的力量。想完了,就走出寄居地,继续寻找下一个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