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洋和黄菲菲吧 关注:6贴子:446
  • 3回复贴,共1

一个主题农庄的“龙头效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逶迤如丝的上墅乡罗董线,将罗村、施阮、龙王、董岭四个秀丽山村串成一挂闪亮的项链,在这条项链上,一颗锃亮的明珠正闪耀出夺目的光彩。龙竹山庄,一家开业不到两个月的主题农庄立即吸引了山里山外艳羡的目光,昨日,山庄红火的经营势头勾起记者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闲置校舍变身“清凉农庄”
  头枕青山,脚踏碧水,四合院式的格局,透着古色古香的装饰。优雅兀立于施阮村口的龙竹山庄已看不出当初闲置校舍的模样。
  “7月28日开业以来,团队客、自驾客一拨接一拨,60间客房、14个包厢几乎天天爆满。”庄主李湘荣一脸的乐呵。
  记者却纳闷。安吉主题农庄多的是,环境好的也不止一家,凭什么你龙竹山庄刚开张就如此火爆?来自上海的一位老太太给记者掀开了答案“面纱”的一角。
  “李老板,你太偏心,为啥别人吃完有机环保的农家蔬菜还可以新鲜打包带回家,却让我空手回去?”上海老年养生团队的袁巧珍老太太一脸的不高兴。李湘荣只好连忙赔笑道歉:人多菜少,下次一定先给您老打包。
  8月份,这支数十人的老年养生团队,白天在广德太极洞做有氧运动,晚上雷打不动要回到龙竹山庄吃农家菜,住山里屋。施阮村是有名的“清凉山村”,夏天气温比城里至少低五六度,晚上根本不用开空调。吃得环保、住得爽快,一心追求养生的都市老年客庆幸在这里找对了“地”、找到了“家”,一住就是大半个月。


1楼2011-09-21 16:07回复
    农庄“胃口”大 土鸡土猪不够“吃”
      “我们这里吃的东西就讲究一个土字。” 李湘荣说,山庄的“胃口”大得很,每天至少要消化掉二三十只土鸡、成百上千斤新鲜农家蔬菜。这些“土菜”一部分由山庄开辟的“农耕园”供应,大部分则来自周边农家,山庄的“大胃口”重新调动了村民养鸡种菜的热情。除了稚嫩孩童,如今在施阮的田间村头已难觅闲人。
      在山庄门口的农耕园里,57岁的章亚明老汉正在垅间为绿油油的青菜、萝卜拔草除虫。老章原来在乡农机厂里做电焊工、机修工,今年应聘到山庄,带着五六个老菜农打理农耕园,负责后勤供应,不仅活儿轻松,每个月还可拿三四千元的工资。
      “我家里还种了两亩番薯,用来喂猪。”老章透露说。
      “你还养猪?”“是的,我家里养了20多头土猪,都跟山庄签了订单的。养上三五个月,至少可以净赚三万块。”
      虽然山庄刚开张不久,但年夜饭却已预定了100多桌,其中有一大半要吃“杀猪饭”。这么多的土猪哪里去找?好在李湘荣早有准备,山庄开业前,他就以免费提供猪仔的方式,发动村里30多户农户养了300多头土猪,并且承诺每年以高于市场价一元钱的价格收购,但前提是必须以土办法养,不能喂配方饲料。虽然条件“苛刻”,但村民都偷着乐:如此养猪划得来。


    2楼2011-09-21 16:08
    回复
      2025-08-24 05:34: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龙头”摆一摆 全村老少动起来
        当然李湘荣也在乐。只要保证客人吃得土,不愁农庄不红火!而农庄火了,不仅自己有得赚,还能带动村民一起富。李湘荣说,山庄52位员工,包括服务员和后勤人员,几乎全是施阮本村农民,一年发放工资就要一两百万。山庄营销经理田勤理向记者透露,自己原本在上海浦东机场上班,因为生孩子回到家,没想到被山庄的前景和待遇吸引,就一心留在家门口当“白领”了。
        “一家火不是真的火。”这不,看到山庄这般红火,杨长福等一批村民偷偷学师,纷纷装修空余房间,增设床位,准备开农家乐。“我们计划成立协会,统一标准对外经营。”村支书李苗松告诉记者。
        “乡村经营在项目选择上只有与广大村民的增收致富结合起来,才有群众基础和发展的生命力。”上墅乡党委副书记凌逸刚说,施阮村就是要借力龙竹山庄的龙头效应,盘活更多的闲置资产,与罗董线上的董岭、龙王等“邻居”联动,打造休闲养生的“天目慢谷”,为都市客编织高品质慢生活。


      3楼2011-09-21 17:47
      回复



        5楼2011-09-22 13: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