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吧 关注:224,400贴子:6,692,553
  • 2回复贴,共1

【水浒】深入分析田虎、王庆、方腊三寇的实力比较

收藏回复


一、先说一下方腊
1、江南多河流,山川地势险要
首先,先小谈一下方腊比起田、王二寇所占据了非常有优势的地利,就像梁山有水泊一样,可想王庆,特别是田虎所在的河北,完全没有有利的地势,全是空旷的平原。方腊有多处险峻作后盾,(比如淹死的,在山谷险峻处中伏死的,以至更出奇的被毒蛇咬死的)以至于才能设计出这么多的陷阱让梁山好汉惨死。
2、连征一国两寇,在体力上,心理上以至纪律性出现了问题
其次,梁山连打了两大寇虽然要立功劳,但在体力上已经有些支持不住了。可以看到,征方腊后,病死的将就有10余员,特别是主要作战的天星主力就死了5员之多。这里可以看出,连续的持久作战已经让这些好汉们疲惫不堪,所以此会出现征后劳累过度以至病死人数几乎达到全部人数的5分之一。而征方腊时,在小部队作战方面,已经呈现出有组织无纪律性的团队了。董平、张清的死(不听将领) 鲍旭的死(酒后大醉作战)。已经完全的体现出了长期作战使将士们出现心理浮躁,以至于有组织无纪律的危险作战。不光是他们三个,梁山还有不少人是因为这种情况丧命的。
3、缺兵少将的低士气作战
然后,说一下征方腊时缺兵少将的关系。其他人且不说,只说作用较大的公孙一清、安道全二人。首先、公孙胜的厉害看过水浒的都知道。他的法术在战场上能发挥奇兵的作用。所谓无所不能,无所不克。下面来看一下宋江在对田虎、王庆时公孙胜的作用。
(1)对抗田虎,乔道清法术厉害,连擒鲁智深、武松等数人,宋江险些被擒(这一战是宋江平寇中最狼狈的一战)樊瑞亦不能抵挡,只有公孙一清可擒此人。换句话来说,如果宋江打田虎时没有公孙胜在,宋江必会失败!
(2)对抗王庆,先是寇威毒火厉害,烧死卞祥,卢俊义亦险些被害(这一战是卢俊义平寇中最狼狈的一战),而后乔道清下水治服了寇威。乔道清是被公孙胜擒来的,且攻方腊时也同样缺少此人。其二,金剑先生李助,借动法术,卢俊义亦不能抵挡。也是公孙胜降伏的。可以说如果宋江打王庆时也没有公孙胜在,宋江同样也必会失败!
而在打方腊时公孙胜不在,可以说方腊捡了个大便宜。如果有此人,我想将会轻松很多。
其次是安道全,徐宁中毒箭后宋江的一句话就体现出了安道全在的好处。不光是徐宁一人,比如丁得孙也有可能有安道全在可以治好蛇毒,以及那梁山病死的10人。如果前面作战时也没有安道全,且不说张清是不是在打大辽时就已经被射死,途中病伤致死的人也未尝不会出现。
而在打方腊时安道全同样不在,可以说方腊又捡了个大便宜。如果有此人,我想可能会少死伤很多人。
然后,再说一下征王庆时的生力军,乔道清、孙安等人。都是田虎军中最优秀的几员猛将,与其像兄所说是技不如王庆的部下,到不如说他们是替梁山的人死。其中乔道清破寇威,孙安斩杜X,卞祥斩酆泰。都是田虎部将发挥极大作用的地方,征方腊时,同样没有他们的帮助。
最后,要说一下人员的缺阵已经影响到了主帅的心情,以致全军时期的低落。乃至宋江几次的闷闷不乐,这也是征方腊时出征不利的客观原因之一。
4、对抗俘虏的不同导致下场
最后,简短说一下三寇对待俘虏的不同。郝斯文的死大家都清楚,是被擒后碎剐而死,死法让人不禁胆寒。而田虎,王庆就没擒过梁山将领么?不然,擒得更多,但结果却都活着。征田虎时乔道清一人擒得梁山多少猛将?如果像方腊一样杀掉?后果不堪设想…王庆部下也曾擒获萧让等人,只不过也没有立即杀死。攻田虎时乔道清的一句话:田虎这里生擒将领比杀死将领赏赐的多。就证明了这个道理。换句话来说,如果田、王二寇对待俘虏也像方腊那样果决,恐怕这108将早就要先忘好几个了,那里轮得到方腊来杀。包括张顺的残死,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攻田虎、王庆时没有死人,不代表他们没有能力杀人。



1楼2011-09-20 13:50回复

    2、许多将员病倒无法战斗大都是因为水土不服,可以从书中看出,梁山军的大多数好汉都是生在长在北方的人,这跟曹操南下江东,被周愉用火计打败后,大多数又感染上瘟疫的例子是一样的。士兵出现不听从命令就擅自行动的方面撇开不说,说一下士兵为何浮躁。士兵之所以出现心理浮躁,是因为在前面因为死掉的兄弟太多了,对他们造成的打击很大。
    3、全军的低士气战斗。这个无可厚非是伤亡惨重主要原因,这个后面再说。在这里想纠正荀若雪一下,你说田虎的人是在替梁山的人死,这个我不同意,田虎的人除个别外都比梁山王庆的人弱,说一下唐斌被縻胜所杀,这个我认为如果是梁山的八彪骑之一护驾,都能够全身而退。而且田虎的人在整个围剿王庆的过程之中只是起到辅助的功能,纵观全书,只有唯一少少的几次田虎的人单独带兵。
    4、对待俘虏的态度。我认为方腊对待俘虏的态度是这样的:不管你说什么,抓到后第一时间杀掉。而田、王二寇对待俘虏的态度是这样的:先礼后兵,抓到你后,先用种种诱惑引诱你,如果你不接受诱惑,再将你杀掉。为什么得出田、王二寇的对待俘虏的态度是这样子呢,引用的是乔道清抓到武松、老鲁等将领后,和縻胜抓到萧让、金大坚等人后,是先用各种诱惑引诱他们投降,先不杀掉他们。至于他们知道梁山将领不愿投降后为什么不马上杀掉他们的缘故,我想是因为来不及或是心有不甘吧。
    说了那么多,只是因为对荀若雪你的观点有些不同见解。能证明方腊有天子气的证据不只他在水中看见他自己身着龙袍一个,还有蒲文英等有识之士名知这是伪朝,但还是将自己的心血给捐进去了。
    最后,像荀若雪所说的高人们劝他们停手未必是指方腊军很强,而是指他们征战过多,听该休息一下。我有一个证据能证明罗真人和老鲁师傅等他们真正的忧虑:伪朝官蒲文英曾说过“南房将星,皆是无光,宋江等将星,尚有一半明朗者”,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来,如果要征方腊,梁山军会有一半以上的将领会死去。恐怕罗真人和老鲁师傅就是看出这点,才不让宋江的将征方腊。
    马灵若是只砸了几十人,那是不重要;可他砸烂了数万人的军阵,那就非同小可了。且看辽国十一星二十八宿将,除了兀颜统军外,剩下的未必有八彪水平(水星主将曲律出清被朱仝活捉),可当他们结成浑天阵时,五虎八彪齐上阵都得三次失败。这说明严明的万人军阵比一个武松那样的猛将有价值得多。即使卢俊义也不过能杀散千余辽兵;武松能抵过万人结成的六花阵?所以马灵破万人阵绝对比包乙道杀一两个人有效率。
    而且注意,乔道青、马灵也是积极求战,主动向非法术系进攻的。所以光凭这两人,足以奠定田虎在三寇中的首席地位。
    再说将领武艺。石宝的武功水平我已经说了,刀法五虎中下游,全靠暗器杀一流猛将。所以还是五虎水平。邓元觉、王寅也是五虎级。
    田虎部下,孙安与卢俊义前后各战50合,虽然卢有收降之意,略有放水,但孙也是有超五虎水平的,与阿里奇一样,介于卢俊义与五虎之间;
    卞祥先与花荣史进三十合不分胜负,后秒杀醴泰,超五虎的实力是肯定的,被卢俊义捉是因为已经兵败,他和卢之间未必有过公平单挑,类似于史文恭逃跑时慌不择路被卢一招放倒。琼英用暗器击败林冲,按你的观点,也是机智型。
    王庆部下,数得出的五虎级就有纪山军五虎、糜胜、醴泰;杜坣的不稳定是在被夹攻的情况下才体现的。公平单挑时他就是卢俊义水平。若让邓元觉、厉天润分别与杜坣公平单挑,邓、厉天未必能走三十合。
    最后说将帅的智谋。石宝使暗器、躲门角根本就是小聪明,用现在的话叫单兵战术技巧,这种小聪明当排长还凑合,当四大元帅就远远不够了,即使在单挑时占点小便宜,也终将输掉整个战争。
    将帅做的首先是排兵布阵。吴用、朱武能部九宫八卦阵,朱武还善破阵;辽国有兀颜布浑天阵,人间无人能破;王庆部下有六花阵(忘了是不是李助布的);连呼延灼都能弄个连环马阵。用以上阵势与敌正面相合,再寻找敌方漏洞以奇制胜,如糜胜曾两次绕道攻击宋军后方和粮草队,杜坣在己方腹地受威胁时增援西京,威胁宋朝核心地区。如果不是宿太尉在朝廷力争维持既定策略,如果不是有田虎降军帮助,宋江估计只能回师汴京镇守,杜坣的围魏救赵的计谋就成功了。这才是元帅应有的大智慧。
    再看方腊,有什么主动的战略出击?空有40万对6万的兵力优势以及天时地利,却只会严防死守,基本是宋江分兵打哪里,方腊就调兵救哪里,战略上完全是被动地被宋军牵着走。石宝先守杭州,再守乌龙岭,在战略上从头到尾都是被动防守的缩头龟,与糜胜、杜坣根本没得比。这里的出击,不是打开城门冲出去与鲁智深李逵的精锐部队杀个痛快,也不是占徐宁郝斯文巡逻分队的便宜,而是避实击虚,主动攻击由张招讨镇守的后方,必要时甚至可以收复苏州、闰州,断掉宋军粮草,把整幅地图搞得犬牙交错,再凭借兵力、地利优势将宋、卢两军隔离包围。但石宝没做,整个方腊统帅部没做,还是被动地救援正在被宋军进攻的城池。
    综上,我认为后期四强中实力为:田虎(超级法师)>辽国(浑天军阵)>王庆(战略计谋)>方腊(地利优势)
    如不计法术,则:辽国>王庆>田虎>方腊
    


    3楼2011-09-20 13:50
    回复
      2025-09-03 02:44: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个最后结论我也赞成,方腊其实三个当中实力最弱的!


      4楼2011-09-21 12: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