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仁医院耳鼻喉科负责人称,“从治疗方案看,徐文无任何问题,且术前协议相关风险清楚标明,其家属也签字。患者未遵医嘱,这不是医生和医院该承担的责任”

北京同仁医院。
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文9月15日被患者王宝洺砍成重伤,血案引发业界震动。据财新记者了解,血案导火索乃是王宝洺认为徐文为其进行的喉癌手术不成功。
2011年9月18日,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一位负责人打破沉默,向财新记者解释此起医疗纠纷始末,其中详细介绍了5年前这台手术的有关细节。
当天同仁医院网站也挂出一则声明,简要叙述了王宝洺在医院治疗的经过。
血案发生后,王宝洺的博客被发现,八篇博文以王宝洺口吻叙述了五年前在同仁医院治疗喉癌经过,矛头直指当时主治医师徐文。
王的博文称,徐文先是对王承诺只用小手术即可根治,但最终却进行了“破坏性的手术”,未将病变完全切除,导致癌细胞扩散。“徐文将小手术进行了一半,把完整的肿瘤撕裂,切下一部分,又将剩余部分取下四块“活检”将其完整性损坏得支离破碎。”
对此,上述同仁医院耳鼻喉科负责人愤然表示:“从治疗方案看,徐文无任何问题,且术前协议相关风险清楚标明,其家属也签字。但患者未遵医嘱,这不是医生和医院该承担的责任。”
同仁医院网站消息显示,王宝洺主因“持续声音嘶哑4到5个月”,于2006年8月30日首次到同仁医院就诊,诊断为“右声带肿物(恶性待除外)”。2006年9月26日,患者在院门诊手术室行“活检术”,病理结果显示为“鳞状细胞癌”。2006年10月12日,患者首次入院准备接受手术治疗。
据上述耳鼻喉科负责人进一步介绍,王宝洺的症状被确诊为声门型喉癌T2型病变,属喉癌早期。确诊后,徐文确定了治疗方案,即通过 “CO2激光嗓音显微外科手术”以激光在显微镜下切除病变组织。医院网站声明也解释称:患者以其职业需要为由,要求保留发声功能,医生在充分考虑患者要求的情况下同病人进行了充分沟通,告知了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在知情同意签字后,于2006年10月19日行“全麻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右声带扩大切除术”。
CO2是激光的一种,相较其它手术有以下优势:手术迅速,并发症低,患者痛苦少,更为重要的是患者术后仍可发音。“属于微创手术,不流血,患者几天就可出院。”上述耳鼻喉科负责人表示,该技术是业内公认治疗早期声门癌的首选,而同仁医院的应用在国内属于领先地位。
但是,该手术并非没有风险。对于王宝洺所指的“破坏性”活检一说,该负责人解释,一般来说,手术过程中病变会一目了然,但也有无法判定的情况,比如病变本身不明显的,有可能无法判断病变组织的边缘,也就存在首次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病变的可能。对此,“会在病变上下两端取两块‘切缘’,再进行病理化验。”他说,“切缘”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检验,确定手术部位是否还存在癌细胞,是否需要进一步手术。
医院网站确认,王宝洺术后送检了3部分标本:其一为右声带肿物大体标本;其二为病变前联合切缘;其三右声带外切缘。
上述耳鼻喉科负责人强调,首次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病变的情况比例极少,但还是发生在了王宝洺身上。但他也强调,这一风险此前已按惯例明确告知患者,并有患者方面的签字确认。他透露,两块拿去化验的切缘,有一块呈阳性(即存在癌细胞)。对于此种情况,徐文提出了两种相应的治疗方案供王选择,即进行放疗或再次手术切除病变。同时,同仁医院要求王宝洺数月后返院复查。不过,同仁医院并没有放疗服务,如选择放疗则需转院。但王宝洺当时拒绝了徐文提供的进行放疗或再次手术这两种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