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明吧 关注:4,387贴子:239,894

隋唐时期的大家族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些关陇世家、山东士族、吴姓侨姓等大豪门们,是不是更多地进行内部通婚,而非跨区域通婚?
也就是山东五姓七家多是内部通婚,关陇贵族亦然,吴姓侨姓也是;是这样的吧?
另外这种士家大族的子女教育是怎样的?西欧蔚为成风的养子、侍从、女伴在中国貌似是没有的吧?也就是说东方的世家豪门很少和其他家的小孩一起长大,是这样没错吧?
@美丽日出



1楼2011-09-18 13:50回复
    可以这样说


    IP属地:四川2楼2011-09-18 13:5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那么那时候的豪门子嗣岂不是生活很无趣
      不同地域的望族家教方式应该不一样的吧?


      3楼2011-09-18 13:56
      回复
        拿高宗时宰相薛元超来说吧
        薛元超晚年自称一生中有三大遗憾:不以进士擢第,没能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薛元超其实参与过编修《晋书》的工作,不过那时他职位比较低,可能分到的任务不多而已。
        从中可见五姓女有多拽啊,要被薛大人当成人生三大憾事之一
        


        IP属地:四川4楼2011-09-18 13:59
        回复
          裴寂、裴炎、裴度是不是一个家族的


          5楼2011-09-18 14:09
          回复
            话说当年武后的头牌爱犬中书令李义府曾以宰相之名义给他的儿子向山东崔氏求亲结果被无情的拒绝了
            结果李大人化悲痛为力量在高宗面前建议不许高门士族内部连姻


            IP属地:四川6楼2011-09-18 14:12
            回复
              我只知裴炎和裴行俭是同族“洗马裴”氏家族


              IP属地:四川7楼2011-09-18 14:14
              回复
                “洗马裴”是指神马


                8楼2011-09-18 14:1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裴炎与裴行俭应该算是本家亲戚,同样都是绛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县)。同样是属于名门望族,“洗马裴”就是其家族名称。


                  IP属地:四川9楼2011-09-18 14:17
                  回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b3a95010004fe.html
                    裴寂和裴度是一个家族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b3a95010004fh.html
                    洗马裴出自粹子暅,暅生慬,自河西归桑梓,居解县洗马川,号洗马裴。


                    10楼2011-09-18 14:21
                    回复
                      关东魏、齐旧姓,虽皆沦替,犹相矜尚,自为婚姻。义府为子求婚不得,乃奏陇西李等七家,不得相与为婚。(旧唐书李义府传)
                      义府的愤怒


                      IP属地:四川11楼2011-09-18 14:24
                      回复
                        唐朝的建立,使整个中国又重新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唐朝初年,出于稳定局势、巩固统治的需要,中原的高门旧族采取了笼络和优待的政策,使他们的势力、名声均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一部分高门大族因此自我膨胀起来,企图与新建的唐王朝分庭抗礼,重新恢复昔日的辉煌。于是唐朝廷由拉拢转为打压。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诏令高士廉为首编撰一部全国望族谱系。数年之后新谱编成,进呈御览。唐太宗看见谱中沿袭以前的排序,居然将朝中臣子崔民干所属的清河崔氏列为第一李姓皇族位列第三,唐太宗心里头那个气哦勃然大怒命令重新编撰。重修的《贞观氏族志》才不得不承认皇帝的权威,把李姓皇族列为第一,皇后长孙家族列第二,崔氏第三。唐太宗这才同意将新版氏族志颁行全国。
                        尽管如此,唐朝初年中原的高门大族在婚姻、交往等方面仍然沿袭魏晋时的做法,极力维护自己的尊贵地位。唐高宗时代,自持品位最尊贵的太原王姓、范阳卢姓、清河和博陵两个地方的崔姓,陇西和赵郡二地的李姓等七姓抱成一团,耻与他姓为婚,只在自己这七姓内谈婚论嫁,也不屑与其他姓氏的士人交往。当时位居宰相的李义府向崔氏求婚,竞因门第不够而遭到拒绝。李义府建议唐高宗下诏禁止这七姓内部自相姻娶。以迫使他们与外姓通婚。公元659年,高宗又下令另编了一部200卷的《姓氏录》,作为新的流行范本。在这部《姓氏录》中,再一次对高门大族的排序进行调整,将皇后武氏的家族也列入天下第一等家族
                        


                        IP属地:四川12楼2011-09-18 14:34
                        回复
                          到了唐末"天街踏尽公卿骨。"战乱中衰败的缙绅家族,往往被迫出卖表明贵族身份的"告敕",以维持生存。后唐庄宗时,有一次对应考儒生的告敕进行调查,发现在1200多名考生中,涂改告敕的竟高达十分之九;唐明宗时,鸿胪卿柳赝将两件祖宗的告敕文书私自出卖,查出后差点被判死刑(见纳日碧力戈《姓名论》)。这种状况,动摇了门阀制度的整个基础。在一次次的严重打击下,中国历史上所特有的、持续达数百年之久的门阀姓氏制度才失去了最后的希望,被真正送下了历史舞台。
                          


                          IP属地:四川13楼2011-09-18 14:38
                          回复

                            不过五姓七家后来还是经常内部偷偷结婚


                            14楼2011-09-18 14:5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没办法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IP属地:四川15楼2011-09-18 14: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