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8毛门
前些日子,有媒体记者报道了这么一件事儿,“8毛钱治好了要用十万块做手术的病”,大概就是一名婴幼儿患者得了肠道系统疾病(怀疑先天性巨结肠),深圳市儿童医院医生心黑,把要给幼儿患者开刀做手术,“手术费10万”,结果患者家长把孩子转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保守治疗”,然后用“八毛钱”的开塞露石蜡油通便,然后患者就“痊愈”了,然后家长要“讨说法”索赔10万块钱,然后记者同志赶紧趁着这泡屎热着粪力炒作,然后医生再次顺利成为“白狼”。
对于胡诌这篇新闻的混帐记者,我想告诉你两件事儿:
第一件事儿,你这开塞露还可以说得再便宜点儿,儿童医院只要5毛8,谢谢。
第二件事儿,你瞎掰六九,死了变狗。这句话的书面表达意思是:新闻报道要尽量反映事实真相,尽量保持中立客观,对于那些包含专业性较强的内容的报道,最起码的底线是不要不懂装懂,不要诽谤捏造。
事实上,患者本身并未痊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保守治疗”,先用开塞露石蜡油这类药物通便,在进行观察。此中心的医生表示:“对新生儿巨结肠的诊断应当很谨慎,他当时未能确定就是巨结肠,所以先行保守治疗,继续观察以确定病情。但八毛钱的开塞露只是暂时控制了症状,目前还不能说患儿已治愈”。 深圳市儿童医院和广州市儿童医院都没有排除先天性巨结肠,而要确诊是否是先天性巨结肠必须要进行取活检。“但是,由于家属拒绝,最后没有确诊”。
另外再说10万手术费怎么来的,医院说造瘘手术是2万元左右,但患者父亲楞跟记者说是10万,他后来解释说:造瘘手术是2万,但以后的闭瘘术又要2万,另外护理医药等加起来应该有10万。讹人。
现在,这位已经用8毛钱的药“治愈”的患者,又住进了医院,且病情恶化。
我想,莫非这位记者同志认为,拉出屎来就说明先天性巨结肠治好了?巨结肠是啥玩意儿你知道不?你看不懂journal article还看不懂百度?还是你本身就想搞出一篇大新闻?就算你没得巨结肠,放屁的时候也得小心点儿,别一不留神从菊花蹦出屎来。
但这篇胡诌的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继续发酵。一个患儿的家长听说“8毛钱的开塞露比10万块钱的手术更能治好病”后,拒绝为他自己的孩子做手术,回家“保守治疗”,结果,现在穿孔了:
患者的主治医描述:“ ‘深儿医院’11日凌晨收治一腹胀5天的患儿,8号曾在出生后第3天因腹胀3天请深儿医会诊后,建议转院治疗,但家长受‘8毛钱事件’影响,9号带患儿回家,10日下午出现腹胀加重并发热,入院后行立位片示:消化道穿孔。家长第一句话:我要保守,自行回家观察。911凌晨2点,已经腹胀如球,拍片消化道穿孔后来,孩子的母亲哭泣,祈求医生救救自己的孩子,孩子的父亲及部分家人依然对所谓“保守治疗"报以幻想,犹豫不决!可怜的孩子连哭泣的声音都已非常微弱!术前,家长纠结的1个小时的时间里,深儿医手术室延后其他急诊手术,苦苦等待家长作出拯救孩子的决定,要不是孩子妈妈的一再坚持,很有可能贻误最后的战机。可直至今天,媒体还没有给公众以科学公正的评判。”
事件二:医跑跑
起先,对于这个事件的报道与公众解读的大意是:手术室着火了,6名冷血白狼丢下病人全身而退了,全麻病人不幸死了,然后以6名白狼为代表的医护人员被唾沫淹没了。
而后续跟进报道所挖掘出的事实是:“手术室内共六名医护人员,手术后期,另一名护士发现隔壁2号手术室空气净化器起火,即取灭火器扑救,无果,赶到2楼用座机报告医院总机室。同时火势蔓延至1号手术室,另一名麻醉医生离开 1号手术室呼救并告知同事用手机报警,因烟雾很大无法返回手术室。两名手术医生继续缝合伤口,后因照明断电,烟雾浓重,在查明呼吸机工作正常(一般呼吸机 停电后可自主工作半小时左右)而手术床在停电状态下无法搬动的情况下,只得撤离现场寻求救援。如紧急搬离病人,去除呼吸机,采用简易 呼吸器,即“捏皮球”方式辅助病人呼吸,手术室大量有毒气体势必进入病人体内,会导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