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吧 关注:512,250贴子:12,826,944

幼儿园家长会心得总结(请认为我是为爱做广告的继续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秋才得闲,把家长会的心得梳理一下,与各位年轻爸妈们共勉,文笔不好,大家见谅。 1、“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它的含义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进行幼儿教育时,家长往往因孩子未按自己意愿行为做事等而迁怒孩子,这个时候,就要好好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看自己有没有做好表率,有没有耐心的与孩子交流。孩子见了生人害羞得往我身后躲,还不主动问人。那我们是否在平时有给孩子做好榜样主动问人么?我们给孩子创造与陌生人接触的环境了么?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需要家长为其创造初期良好的条件和氛围。我边听边在本子上记下:每周带儿子去同事家做客一次,见到熟人要用孩子能理解的标准问候语:早晨好/晚上好~~~~~ 2、“我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我首先争取在生活中成为这样的人。” 罗兰女士一直在重复这句话,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家长们有几个能做到呢?令我不爽的一件事情之一是我喊儿子很多声了,但是他仍然我行我素,不答应不响应,让我很恼火!但是仔细想一下,有时候孩子在仰着脑袋追着我们喊的时候,或是让我们去看他刚刚完工的积木时,我们是不是第一时间答应和屁颠跑去响应呢?我埋怨儿子吃饭注意力不集中,但是检讨一下,我们自己吃饭的时候还不是听电视里面的新闻,桌上讨论天下家国事,吃着饭又去做别的~~~~ 罗兰女士说可以把这句话书于墙上时刻自省,我打算试试~~


IP属地:陕西1楼2011-09-12 11:49回复
    中秋才得闲,把家长会的心得梳理一下,与各位年轻爸妈们共勉,文笔不好,大家见谅。
    1、“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它的含义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在进行幼儿教育时,家长往往因孩子未按自己意愿行为做事等而迁怒孩子,这个时候,就要好好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看自己有没有做好表率,有没有耐心的与孩子交流。孩子见了生人害羞得往我身后躲,还不主动问人。那我们是否在平时有给孩子做好榜样主动问人么?我们给孩子创造与陌生人接触的环境了么?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需要家长为其创造初期良好的条件和氛围。我边听边在本子上记下:每周带儿子去同事家做客一次,见到熟人要用孩子能理解的标准问候语:早晨好/晚上好~~~~~
    2、“我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我首先争取在生活中成为这样的人。”
    罗兰女士一直在重复这句话,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家长们有几个能做到呢?令我不爽的一件事情之一是我喊儿子很多声了,但是他仍然我行我素,不答应不响应,让我很恼火!但是仔细想一下,有时候孩子在仰着脑袋追着我们喊的时候,或是让我们去看他刚刚完工的积木时,我们是不是第一时间答应和屁颠跑去响应呢?
    我埋怨儿子吃饭注意力不集中,但是检讨一下,我们自己吃饭的时候还不是听电视里面的新闻,桌上讨论天下家国事,吃着饭又去做别的~~~~ 罗兰女士说可以把这句话书于墙上时刻自省,我打算试试~~


    IP属地:陕西2楼2011-09-12 11:52
    回复
      2025-08-15 05:54: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家长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一个心态平和阳光向上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肯定是积极和向上的。反之,一个时时抱怨、言语粗俗、夫妻间吵架打骂的家庭,对于孩子,能有好影响么?切记,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表情状态。男人嘛,苦留在心里,将笑脸留给孩子和妻子!


      IP属地:陕西3楼2011-09-12 11:57
      回复
        4、关注孩子对你的需要孩子容易暴躁发怒,多半是因为内心觉得孤独造成的,小孩的心理通常很细腻,很敏感,总是希望吸引大人的注意,需要大人的陪伴,寻求安全感。多陪陪,耐心的对他。睡前讲故事,抱他,做按摩和抚触。让他感受到呵护和爱。他就不会那么烦躁不安了。所以,当孩子在努力哭闹、大叫、把玩具摔了一地、故意做坏事的时候,我们先不要发怒生气,要自省一下我们有没有对他进行关注。


        IP属地:陕西4楼2011-09-12 11:59
        回复
          看的我心里酸酸的。我儿子今年刚上幼儿园,马上成为男子汉了,以后依赖妈妈的地方越来越少了。等我老了的时候,我的儿子还会和今天一样需要我吗?


          6楼2011-09-12 12:24
          回复
            上面一点漏了罗兰女士总结的一个公式:
            注意力=结果
            !!!!!!!


            IP属地:陕西8楼2011-09-12 12:29
            回复
              7、家庭成员,各司其职
              现在的中国家庭,孩子已经不是“小皇帝”级别的了,全家都在围着孩子转。祖辈、父辈、孩子,要各自精彩尽责演绎自己的家庭角色,不能没大没小!这点我自己理解,但是写不好,就不多写了,大家自己理解,你懂的!


              IP属地:陕西9楼2011-09-12 12:59
              回复
                8、注重幼儿学前教育
                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扔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小学扔给了小饭桌,中学的时候因为还在的习惯和学习就开始着急了。错错错,亡羊补牢,毕竟已晚矣。
                罗兰女士做了很好的一个比喻:种子的优劣和根系的发达程度决定了大树的发展。
                每个人好比一棵大树,6岁之前孩子好比处在播种和根系发展过程;
                7~12岁,是长树干树枝的过程;
                12~18岁,是长树冠的过程;
                由此,在孩子最需要你进行关爱和教育的幼儿时期,我们要投入绝对的热情和精力,去精心呵护。要知道,在孩子10多岁后,已经有自己的主见,家长对其的影响已经很有限了,尤其到了青春期后,不和你对着干就不错了。
                所以,不要舍本逐末!


                IP属地:陕西10楼2011-09-12 13:09
                回复
                  2025-08-15 05:48: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9、倡导国学经典
                  国学,尤其是儒家经典,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
                  改革开放后30年教育成果如何呢?近年来,不断曝光的“三聚氰胺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毒生姜”、“毒豆芽”等食品安全事件触目惊心,这些事情无一不是高智商人才的始作,由此有问,我们究竟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才出来?在德与才之间我们应该如何取舍?
                  罗兰女士用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对弟子规(贯穿幼儿园教育始终,每个孩子必须背会)中的前几句进行了详细解读:
                  “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
                  看看,在学习文化知识之前,我们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啊!这里我就不一一再说了也说不好。
                  


                  IP属地:陕西11楼2011-09-12 13:24
                  回复
                    10、不能用物质互动代替情感互动
                    现在的孩子,很幸福啊,吃得好玩得好,但是他们就幸福了?家长认为给小孩子创造良好优越的物质生活环境,就是对孩子好。但是大家发现没有?孩子没啥爱吃的东西了,因为什么都能轻易吃到,没有了迫切感;孩子没有喜欢的玩具了,新鲜劲过去之后,看也不看。过多的给予,孩子认为很轻易得到,而不去珍惜,长久以往~~~~~~~~~~~~~~~~~~~~~~~~


                    IP属地:陕西12楼2011-09-12 13:32
                    回复
                      11、对孩子的要求
                      在以下三个方面能保证的前提下,可以放手让孩子去玩去动去认识这个世界:
                      不做伤害自己的事情
                      不做伤害、影响打扰他人的事情
                      不破坏环境


                      IP属地:陕西13楼2011-09-12 13:40
                      回复


                        14楼2011-09-13 08:19
                        回复
                          12、一些孩子(3岁左右)上幼儿园就开始生病
                          一些孩子,包括我的小宝,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个星期马上生病,结果他的第一学期也就如此告终了。和很多朋友同事交流后,发现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几乎一半强。究其原因,孩子刚开始上学由于不太适应而哭闹,再加上孩子心情不好,引起呼吸道、扁桃体发炎,严重点就肺炎,一般都要发烧。
                          对策:1、送园前,给孩子做好思想工作。不能把幼儿园描绘成一个恐怖的地方。相反,要和孩子说说幼儿园有好玩的、老师怎么好、有同学陪他玩等。
                          2、前一周关注孩子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3、准备一些药物,这个我不专业不做推荐,增强孩子抵抗能力。还有要多喝水,白开水!
                          4、杜绝孩子吃手指的毛病,病从口入!
                          5、孩子刚送去后,多和老师沟通,相互配合,使宝贝度过这个断奶节点。
                          6、回家少问孩子在园的情况,几乎开始都不愿提及。


                          IP属地:陕西15楼2011-09-13 16:08
                          回复
                            我们都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之如我们对自己父母的需求的改变一样。孩子大了,终究要有自己的天地的,在我们对他(她)尽力培养的前提下,放手让他(她)去飞就是了。至于他(她)是否会想我们,是否会孝敬我们,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自己教育的成果。


                            IP属地:陕西16楼2011-09-13 16:12
                            回复
                              2025-08-15 05:42: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看过之后,很有帮助,谢谢楼主。以后请多写,我会关注的。


                              18楼2011-09-29 16: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