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武夷山专电 《鹿鼎记》拍摄第八天,在武夷山最著名的景点一线天前,几百游客挤在一起争相目睹新“韦小宝”———帅哥黄晓明的风采。但他们很少有机会看到,因为从早上8点到中午1点,黄晓明中间没有休息过,只在开拍前上了个厕所,还被N多少女围住索要签名,他只得老实说:“我要上厕所,很急。”然后冲影迷尴尬一笑。
上午的戏拍到了一点半,黄晓明摘下有点小的帽子,脱了衣服,刚要吃饭,又有等候多时的影迷冲上来尖叫着要合影。坐下来时,他已经累得不想说话了,摸了摸头,他让记者看,头皮都晒坏了。
导演赵箭说:“剧组的人都很累,但黄晓明更累。他是顶着舆论的压力演韦小宝的,很不容易。”
“张纪中给我的片酬已经很够意思了”
找黄晓明演杨过的时候,就有人质疑张纪中用人不当:让一个演了“大汉天子”的“皇帝”去演亦正亦邪的杨过,他能演吗?黄晓明老实说,张纪中那时用他,心里是没多少底的。《神雕》开拍,成年杨过出场,智斗大武小武,戏弄武当派的道士,调戏陆无双,那张嘴巴全是痞气,有点二流子的感觉,剧组的工作人员开玩笑说:“你把杨过演成韦小宝了,张导也不用辛苦为《鹿鼎记》选角了,直接找你演小宝不就成啦。”
“张导真正心里有底的时候,反而是定下来让我演韦小宝。”黄晓明说,张纪中从来没有怀疑过他演韦小宝的实力,倒是他自己,一开始的时候总是在犹豫。“是片酬问题吗?听说张导给你的片酬很低?”记者问。正在吃饭的黄晓明哈哈大笑:“演张纪中的戏,你就别想拿高片酬。《神雕》的时候是非常低,但这次,张主任已经很够意思了。”“听说你每集拿两万是吗?”记者再问,黄晓明不愿意再接话了:“具体数字不好透露给你,但真的不是片酬的问题。你知道,一开始外面好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害怕演不来这种滑稽的角色。”
“逗人笑比逗人哭难”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也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具突破意义的:小说的主人公,不再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而是不学无术的市井小混混韦小宝。历来演小宝的演员,都是能和喜剧挂上钩的。早期的梁朝伟,逗人笑的本领不比星爷差;陈小春历来就是以痞著称的;再到张卫健,也是不折不扣的喜剧之王;而星爷的电影版,则为韦小宝这一角色树立了里程碑,想比肩,难,想超越,则难上加难。
有人说,这个时候黄晓明再演“韦小宝”,太不明智。“还没开拍的时候,连剧组的工作人员都在质疑。”黄晓明显然很担心,并且到现在还在担心。“但光担心是没有用的。我知道外界不同的声音很多,但是我来了我演了,反对的声音却渐渐消失了。”
和双儿站在一起的韦小宝,戴上了小墨镜和扇子。“原著里的小宝是没有这些设备的,全是我自己加的,我的脸有点正,戴上墨镜会增加邪气。”他还给自己设计了两个动作:见到美女时用舌头舔嘴;想鬼主意时用拇指和食指架个八字形撑在嘴下面,再把眉头皱起来。
“逗人笑比逗人哭难。悲剧和正剧任何人都可以演,但喜剧,是真的要有天赋的。可我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个非常正经的人,不喜欢打无聊的哈哈,有时候很严肃,我跟韦小宝甚至没有相像的地方,演他,完全是为了磨练演技。”黄晓明说。旁边的助理听了忙补充:“他啊,前几天差点中暑,整个头被硬生生晒掉了一层皮。”“听说他前几天受伤了?”“受伤那还不是常事儿,他真累得不行了。”
练好口语,为进好莱坞做准备
跟在黄晓明身边的有个英国小帅哥,很害羞,一有人找他说话他就站到太阳地儿去,这样就可以躲开大家的问长问短了。这是黄晓明从首都师范大学请来的外教,专门教他英语,只要晓明一下戏,就用英语和小帅哥交流。“好像很少有明星拍戏时还把外教带身边的?”记者问。“有啊,章子怡就是这样啊。”黄晓明答得很快。
“哈,已经拿章子怡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啦,难道你也接了好莱坞的戏?”有人小声嘀咕。黄晓明不太愿意透露,只说拍完这部戏再说。但是他对去好莱坞演戏很有兴趣。“我想到那儿演些能弘扬中国民族精神的戏,我还有个心愿,就是把中国变成东方好莱坞。虽然许多前辈到了那儿又折了回来,说那不适合中国人呆,但对于我们这些没试过的,总想先试试再看,你说是吧。”黄晓明显得很自信。
总是在外面拍戏,黄晓明也到了该谈恋爱的时候了,问他在韦小宝的七个老婆中选一个他会选谁时,他为难了:“双儿太温顺,方怡有心机,阿珂又太孤傲……嗨,要是她们的所有优点结合在一起就完美啦。”听到有人笑他贪心,他赶紧补充道:“如果非要选一个,我这个人还是喜欢温柔体贴一点的,就双儿和沐剑萍吧,她俩更合适。”
上午的戏拍到了一点半,黄晓明摘下有点小的帽子,脱了衣服,刚要吃饭,又有等候多时的影迷冲上来尖叫着要合影。坐下来时,他已经累得不想说话了,摸了摸头,他让记者看,头皮都晒坏了。
导演赵箭说:“剧组的人都很累,但黄晓明更累。他是顶着舆论的压力演韦小宝的,很不容易。”
“张纪中给我的片酬已经很够意思了”
找黄晓明演杨过的时候,就有人质疑张纪中用人不当:让一个演了“大汉天子”的“皇帝”去演亦正亦邪的杨过,他能演吗?黄晓明老实说,张纪中那时用他,心里是没多少底的。《神雕》开拍,成年杨过出场,智斗大武小武,戏弄武当派的道士,调戏陆无双,那张嘴巴全是痞气,有点二流子的感觉,剧组的工作人员开玩笑说:“你把杨过演成韦小宝了,张导也不用辛苦为《鹿鼎记》选角了,直接找你演小宝不就成啦。”
“张导真正心里有底的时候,反而是定下来让我演韦小宝。”黄晓明说,张纪中从来没有怀疑过他演韦小宝的实力,倒是他自己,一开始的时候总是在犹豫。“是片酬问题吗?听说张导给你的片酬很低?”记者问。正在吃饭的黄晓明哈哈大笑:“演张纪中的戏,你就别想拿高片酬。《神雕》的时候是非常低,但这次,张主任已经很够意思了。”“听说你每集拿两万是吗?”记者再问,黄晓明不愿意再接话了:“具体数字不好透露给你,但真的不是片酬的问题。你知道,一开始外面好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害怕演不来这种滑稽的角色。”
“逗人笑比逗人哭难”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也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具突破意义的:小说的主人公,不再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而是不学无术的市井小混混韦小宝。历来演小宝的演员,都是能和喜剧挂上钩的。早期的梁朝伟,逗人笑的本领不比星爷差;陈小春历来就是以痞著称的;再到张卫健,也是不折不扣的喜剧之王;而星爷的电影版,则为韦小宝这一角色树立了里程碑,想比肩,难,想超越,则难上加难。
有人说,这个时候黄晓明再演“韦小宝”,太不明智。“还没开拍的时候,连剧组的工作人员都在质疑。”黄晓明显然很担心,并且到现在还在担心。“但光担心是没有用的。我知道外界不同的声音很多,但是我来了我演了,反对的声音却渐渐消失了。”
和双儿站在一起的韦小宝,戴上了小墨镜和扇子。“原著里的小宝是没有这些设备的,全是我自己加的,我的脸有点正,戴上墨镜会增加邪气。”他还给自己设计了两个动作:见到美女时用舌头舔嘴;想鬼主意时用拇指和食指架个八字形撑在嘴下面,再把眉头皱起来。
“逗人笑比逗人哭难。悲剧和正剧任何人都可以演,但喜剧,是真的要有天赋的。可我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个非常正经的人,不喜欢打无聊的哈哈,有时候很严肃,我跟韦小宝甚至没有相像的地方,演他,完全是为了磨练演技。”黄晓明说。旁边的助理听了忙补充:“他啊,前几天差点中暑,整个头被硬生生晒掉了一层皮。”“听说他前几天受伤了?”“受伤那还不是常事儿,他真累得不行了。”
练好口语,为进好莱坞做准备
跟在黄晓明身边的有个英国小帅哥,很害羞,一有人找他说话他就站到太阳地儿去,这样就可以躲开大家的问长问短了。这是黄晓明从首都师范大学请来的外教,专门教他英语,只要晓明一下戏,就用英语和小帅哥交流。“好像很少有明星拍戏时还把外教带身边的?”记者问。“有啊,章子怡就是这样啊。”黄晓明答得很快。
“哈,已经拿章子怡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啦,难道你也接了好莱坞的戏?”有人小声嘀咕。黄晓明不太愿意透露,只说拍完这部戏再说。但是他对去好莱坞演戏很有兴趣。“我想到那儿演些能弘扬中国民族精神的戏,我还有个心愿,就是把中国变成东方好莱坞。虽然许多前辈到了那儿又折了回来,说那不适合中国人呆,但对于我们这些没试过的,总想先试试再看,你说是吧。”黄晓明显得很自信。
总是在外面拍戏,黄晓明也到了该谈恋爱的时候了,问他在韦小宝的七个老婆中选一个他会选谁时,他为难了:“双儿太温顺,方怡有心机,阿珂又太孤傲……嗨,要是她们的所有优点结合在一起就完美啦。”听到有人笑他贪心,他赶紧补充道:“如果非要选一个,我这个人还是喜欢温柔体贴一点的,就双儿和沐剑萍吧,她俩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