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西安的汉服活动华商报也曾报道过~~~~可是,今天无意中看到这样的帖子,令我感到深深的无奈和感慨~~~
现将此贴贴出~~~~~~不知BBS上的斑竹是否同意,见谅了~~~~~
喜忧参半——西安的首次汉服报道
一大早就在qq新闻上看到报道,大概算是西安的首次吧?不过报道的内容差点让我晕倒,郁闷——搞不明白,全国媒体都正视汉服的说法,包括国务院新闻办网站中国网、新华网等都有诸多深刻、正面的报道,而西安媒体竟然如此闭塞落后地赫然打着着“古装”“复古”云云……万事开头难,我相信拥有雄厚文化历史根基的长安风貌会让西安的汉服复兴活动后来居上。不管怎么说,还是为西安的汉服先行者们叫声好...
回复:
也有客观原因,西安已经形成了浓厚的文化仿古的传统,汉唐也是挂在嘴边的词汇.看到这些,"仿古"是人们的第一反应.人们可能认为唯一不同的只是普通人也开始仿古了.
恐怕与一般人的想象恰恰相反,西安其实是汉服运动最难的一个地方.满大街仿古的东西,汉服出现缺少视觉冲击力.出现了也会被理解为仿古.
汉服运动要在习惯了仿古的人们心里建立新的意识,反而更难. 仿古已经形成安逸的习惯,虚幻的光彩暖洋洋的,让他建立一种汉民族的意识,排斥更大.
汉服运动是画一幅画,其它地方是白纸,西安是一张被污染的纸.改变一种已经变异的文化,往往比在一片废墟上重建更难.
政府已经画出了"皇城复兴"的诱人蓝图,已经足够满足西安人的荣誉和光荣.在阳光明媚祥和的西安城里,谁又愿意被挑起民族沉痛的记忆?
不过说回来,只有感受到痛苦,才能让西安人真正明白,长安为什么伟大,汉与唐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时代.
不是盖几个仿古的建筑就能明白的.那只是模仿伟大的表皮.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染满了伟大和屈辱的华夏衣冠,能不能真正唤醒曾经伟大的长安? 仿古的建筑没做到的,衣冠能做到吗.
感觉只有在相对开放的城市,缺乏自身定位的全球化焦虑才会比较强。
果然是西安而不是长安
有个弯现在很多的人难以转过来,外国人的古装就是他们的传统服装(比如日韩),而中国人的古装就是古装,不是传统服装,典型的历史隔断症
昔日之长安是外向包容的,今日之西安是内向保守的。
现将此贴贴出~~~~~~不知BBS上的斑竹是否同意,见谅了~~~~~
喜忧参半——西安的首次汉服报道
一大早就在qq新闻上看到报道,大概算是西安的首次吧?不过报道的内容差点让我晕倒,郁闷——搞不明白,全国媒体都正视汉服的说法,包括国务院新闻办网站中国网、新华网等都有诸多深刻、正面的报道,而西安媒体竟然如此闭塞落后地赫然打着着“古装”“复古”云云……万事开头难,我相信拥有雄厚文化历史根基的长安风貌会让西安的汉服复兴活动后来居上。不管怎么说,还是为西安的汉服先行者们叫声好...
回复:
也有客观原因,西安已经形成了浓厚的文化仿古的传统,汉唐也是挂在嘴边的词汇.看到这些,"仿古"是人们的第一反应.人们可能认为唯一不同的只是普通人也开始仿古了.
恐怕与一般人的想象恰恰相反,西安其实是汉服运动最难的一个地方.满大街仿古的东西,汉服出现缺少视觉冲击力.出现了也会被理解为仿古.
汉服运动要在习惯了仿古的人们心里建立新的意识,反而更难. 仿古已经形成安逸的习惯,虚幻的光彩暖洋洋的,让他建立一种汉民族的意识,排斥更大.
汉服运动是画一幅画,其它地方是白纸,西安是一张被污染的纸.改变一种已经变异的文化,往往比在一片废墟上重建更难.
政府已经画出了"皇城复兴"的诱人蓝图,已经足够满足西安人的荣誉和光荣.在阳光明媚祥和的西安城里,谁又愿意被挑起民族沉痛的记忆?
不过说回来,只有感受到痛苦,才能让西安人真正明白,长安为什么伟大,汉与唐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时代.
不是盖几个仿古的建筑就能明白的.那只是模仿伟大的表皮.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染满了伟大和屈辱的华夏衣冠,能不能真正唤醒曾经伟大的长安? 仿古的建筑没做到的,衣冠能做到吗.
感觉只有在相对开放的城市,缺乏自身定位的全球化焦虑才会比较强。
果然是西安而不是长安
有个弯现在很多的人难以转过来,外国人的古装就是他们的传统服装(比如日韩),而中国人的古装就是古装,不是传统服装,典型的历史隔断症
昔日之长安是外向包容的,今日之西安是内向保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