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下客吧 关注:10贴子:1,558
  • 8回复贴,共1

吧主若有时间,可否传授些诗词方面的基础知识,和韵律规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我连诗与词的区别还没搞清楚呢!
诗有诗韵,词有词律是吧?
我只会凑合编个低俗的顺口溜!没有任何基础,就平时没事翻翻唐诗宋词的小册子!
直到遇见你,才深知自己是多么肤浅。
望不吝赐教!


1楼2006-08-04 14:27回复
    不客气,其实入门很简单,要写得好就要靠天赋了呵呵
    有现代社会,尤喜欢具有诗风词韵的女人呵呵


    2楼2006-08-05 09:43
    回复
      2025-08-22 07:25: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词 的 特 点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它的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都是由音乐的要求而规定的。词和诗在形式上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如《菩萨蛮》、《水调歌头》、《沁园春》等,称为词调。词调表明这首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并不就是题目。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2)一首词大都分为数片,以分两片的为最多。一片即是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每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 

        (3)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都有它一定的格式。诗基本上是偶句押韵的,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 

        (4)句式长短不一。诗也有长短句,但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还不允许有长短句。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 

        (5)字声配合严密。词的字声组织变化很多,有些词调还须分辨四声和阴阳。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以求协律和好听。 

      二、选择词调 

      词是按照乐谱填作的,所以,作词先要选择词调。《词源》卷下附杨守斋(缵)《作词五要》,说作词之要有五:

      “第一要择腔。腔不韵则勿作,如《塞翁吟》之衰飒,《帝台春》之不顺,《隔浦莲》之寄煞,《斗百花》之无味是也。”每个腔调都表现一定的声情。

      作词择调,主要就是选择声情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相切合的腔调,使声词相从,取得声情与文情一致。这样的词才可仿到声文并茂。——这是填词择调必须首先注意的。否则望文生义,就会出现形式与内容乖离的毛病,甚至南辕北辙,闹出笑话。

      例如,《贺新郎》,是表达慷慨激昂的思想感情的。与“燕尔新婚”风马牛不相及。如果一见“新郎”二字,就当作庆贺新婚的词调,加以滥用也就错了。又如《寿楼春》,也不能因为其中有一个“寿”字,就认为是用以祝寿的词调,实际上恰恰相反,它的腔调是悲哀的。南宋词人史达祖,曾用以填制哀悼之词。 

        如何作到文情与声情一致呢? 

        词是合乐文学,而宋词的歌法久已失传,所有词调都无法按原谱歌唱,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辨别词调的声情。可以根据当时的记载和现存的作品,最好是根据当时知音识曲的词人的作品和这个词调最初的作品,加以分析、体认词调所表达的情绪究竟是悲是喜,是宛转缠绵还是激昂慷慨;可以从作品句度的长短,语调的疾徐、轻重,叶韵的疏密和匀称与否等等,多方面推求它们的声情与词式之间的复杂关系。例如《六州歌头》,从调名知道大抵来自唐代的西北边地(六州是伊州、凉州、石州、甘州、渭州、氐州),当是高亢雄健的,适于表达慷慨悲壮的声情。宋人关于此调的记载如程大昌《演繁露》卷十六说:“《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传其声为吊古词,如‘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刘仲方词《咏项羽庙》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者是也,音调悲壮。”贺铸的《六川歌头》也是较早的作品,全首三十九句,其中二十二句为三言,最长也不过五言。三十四句押韵,又以东、董、冻平上去三声同叶。字句短,韵位密,字声洪亮。作者就是以这种繁音促节、亢爽激昂之声写自己豪纵奔放的壮怀侠气,文情与声情完全一致。我们从歌词内容、句度、语调、叶韵等方面,完全可以肯定它是个“音调悲壮”的曲调。后来张孝祥、刘过、汪元量诸人填作此调,或吊古代兴亡之迹,或抒自己忠愤填鹰之情,音调都是慷慨悲凉的。与《六州歌头》相近的,还有《满江红》、《念奴娇》等调,都适宜于写豪放的感情。所以每一个词调都表达一定的情绪。宋人作词不少是按照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择调的,我们现在读他们的词,也应体会他们所用的词调的声情和他们作品的文情之间的关系。

        辨别词调声情的方法,约有下列几种: 

        (1)根据前人记载分析:唐宋人书中凡言及词调声情,大致都可信。如宋毛开《樵隐笔录》说:“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这也可见《兰陵王慢》末段的声情。可惜这类记载,在唐宋人故籍中比较少见。 

        (2)根据唐宋词作品辩别:这可依《历代诗馀》(清康熙时沈辰垣等所编的一部词的总集,将唐宋以来的词依调分编)诸书,于一调之下许多词中,分析总括它的内容情感,若有十之七、八相同的,即大约可以断定此调是某类声情。如《满江红》、《贺新郎》就可用这种方法断为豪放激越一类。虽有例外,大致相差不远。 

        (3)根据凋中字句声韵体味:有些词情不易分析,或者有些作品感情错综复杂,可按照字句的声韵,进行揣度:大体上,用韵的位置疏密均匀的,声情必然较为和平宽舒;用韵过疏过密的,声情不是迟缓,便是急促;多用三、五、七言句法相间的,声情较舒畅;多用六字、六字句排偶的,声情则较稳重;字声平仄相间均匀的,情感必安祥;多作拗句的,情感必郁劲。 

        (4)根据作家流派和所处时代分辨:如豪放派词人,作词多飘逸豪放;婉约派则清婉绚丽。—以豪放派代表,著称于词坛的辛弃疾,现存的总共226首作中,就有《水调歌头》三十五首、《满江红》三十二首,《贺新郎》二十二首、《念奴娇》十九首,这些适宜于表达慷慨悲壮、豪放雄浑激情的词,即占到他全部词作的百分之五十二以上。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变化,对词人的词风亦有较大的影响.如,被称之为“婉约宗主”的李清照的词,南渡前后,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调:前期多写闺情相思,反映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明快妍丽;后期则更多的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感慨悲凉的情感等。


      IP属地:江苏4楼2006-08-05 10:36
      回复
        选几个常用词谱:
        如梦令·春景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
        ⊙●⊙○⊙▲
        燕尾剪波绿皱。
        ⊙●⊙○⊙▲
        指冷玉笙寒,
        ⊙●●○○
        吹彻小梅春透。
        ⊙●⊙○⊙▲
        依旧,
        ○▲
        依旧, (叠句)
        ○▲
        人与绿杨俱瘦。
        ⊙●⊙○⊙▲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
        ⊙●○○
        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
        ⊙●⊙○○●▲
        天涯何处无芳草。
        ⊙○⊙●○○▲

        墙里秋千墙外道,
        ⊙●⊙○○●▲
        墙外行人,
        ⊙●○○
        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悄,
        ⊙●⊙○○●▲
        多情却被无情恼。
        ⊙○⊙●○○▲

        水调歌头·中秋 苏轼

        明月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偏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菩萨蛮·闺情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
        寒山一带伤心碧。
        ⊙○⊙●○○▲
        暝色入高楼,
        ⊙●⊙○△
        有人楼上愁。
        ⊙○○●△

        玉阶空伫立,
        ⊙○○●▲
        宿鸟归飞急。
        ⊙●⊙○▲
        何处是归程,
        ⊙●●○△
        长亭更短亭。
        ⊙○⊙●△

        鹊桥仙·七夕 秦观

        纤云弄巧,
        ⊙○⊙●
        飞星传恨,
        ⊙○⊙●
        银汉迢迢暗度。
        ⊙●⊙○⊙▲
        金风玉露一相逢,
        ⊙○⊙●●○○
        便胜却、
        ●⊙●
        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
        ⊙○⊙●
        佳期如梦,
        ⊙○⊙●
        忍顾鹊桥归路。
        ⊙●⊙○⊙▲
        两情若是久长时,
        ⊙○⊙●●○○
        又岂在、
        ●⊙●
        朝朝暮暮。
        ○○⊙▲


        长相思·别情 白居易

        汴水流,
        ●⊙△
        泗水流,
        ●⊙△
        流到瓜州古渡头,
        ⊙●○○⊙●△
        吴山点点愁。
        ⊙○⊙●△

        思悠悠,
        ●○△
        恨悠悠,
        ●○△
        恨到归时方始休,
        ⊙●○○⊙●△
        月明人倚楼。
        ●○○●△

        摊破浣溪沙·秋恨 李景 (南唐中主)

        菡萏香销翠叶残,
        ⊙●○○●●△
        西风愁起绿波间。
        ⊙○⊙●●○△
        还与韶光共憔悴,
        ⊙●⊙○○●●
        不堪看。
        ●○△

        细雨梦回鸡塞远,
        ⊙●⊙○○●●
        小楼吹彻玉笙寒。
        ⊙○⊙●●○△
        多少泪珠何限恨,
        ⊙●⊙○○●●
        倚阑干。
        ●○△

        忆江南·怀旧 李煜 (南唐后主)

        多少恨,
        ○⊙●
        昨夜梦魂中。
        ⊙●●○△
        还似旧时游上苑,
        ⊙●⊙○○●●
        车如流水马如龙,
        ⊙○⊙●●○△
        花月正春风。
        ⊙●●○△

        捣练子·秋闺 李煜 (南唐后主)

        深院静,
        ○●●
        小庭空,
        ●○△
        断续寒砧断续风。
        ⊙●○○⊙●△
        无奈夜长人不寐,
        ⊙●⊙○○●●
        数声和月到帘栊。
        ●○⊙●●○△

        浪淘沙·怀旧 李煜 (南唐后主)

        帘外雨潺潺,
        ⊙●●○△
        春意阑珊。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
        ⊙●⊙○○●●
        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
        ⊙●●○△
        无限江山。
        ⊙●○△
        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间。
        ⊙●○△

        虞美人·感旧 李煜 (南唐后主)

        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 (换平韵)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 (换仄韵)
        ⊙○⊙●○○▲
        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 (换平韵)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西江月·佳人 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
        ⊙●⊙○⊙●
        铅华淡淡妆成。
        ⊙○⊙●○△
        红烟翠雾罩轻盈,
        ⊙○⊙●●○△
        飞絮游丝无定。
        ⊙●⊙○⊙▲ (叶仄韵)

        相见争如不见,
        ⊙●⊙○⊙●
        有情还似无情。
        ⊙○⊙●○△ (叶平韵)
        笙歌散后酒微醒,
        ⊙○⊙●●○△
        深院月明人静。
        ⊙●⊙○⊙▲ (叶仄韵)

        雨淋铃·秋别 柳永

        寒蝉凄切,
        ○○○▲
        对长亭晚,
        ●○○●
        骤雨初歇。
        ●⊙○▲
        都门帐饮无绪,
        ○○●●○●
        方留恋处,
        ○○●●
        兰舟催发。
        ○○○▲
        执手相看,
        ●●○○
        泪眼竟无语凝噎。
        ●●●○●○▲
        念去去、
        ●●●
        千里烟波,
        ○●○○
        暮霭沉沉楚天阔。
        ●●○○●○▲

        多情自古伤离别,
        ○○●●○○▲
        更那堪、
        ●○○
        冷落清秋节。
        ●●○○▲
        今宵酒醒何处,
        ○○●●○●
        杨柳岸、
        ○●●
        晓风残月。
        ●○○▲
        此去经年,
        ●●○○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便纵有、
        ●●●
        千种风流,
        ○●○○
        更与何人说。
        ●●○○▲

        卜算子·别意 苏轼

        水是眼波横,
        ⊙●●○○
        山是眉峰聚。
        ⊙●○○▲
        欲问行人去那边,
        ⊙●○○●●○
        眉眼盈盈处。
        ⊙●○○▲

        才始送春归,
        ⊙●●○○
        又送君归去。
        ⊙●○○▲
        若到江南赶上春,
        ⊙●○○●●○
        千万和春住。
        ⊙●○○▲

        建议大家可以找《白香词谱》看看


        IP属地:江苏6楼2006-08-05 10:46
        回复
          我先把你这的慢慢消化消化吧!
          词谱……恩!直观多了!
          我得细细看来


          7楼2006-08-05 12:42
          回复
            先看三楼和六楼的就可以将就着写诗填词了呵


            IP属地:江苏8楼2006-08-05 16:25
            回复
              那我先从认真读,开始吧


              9楼2006-08-05 17:06
              回复
                名剑历害


                11楼2006-08-08 12: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