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吧 关注:9,388,412贴子:247,337,945

回复:理智分析地爆天星的特性已经两次地爆天星之间的差别,非战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等的好累的…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1-09-06 09:57
回复
    然后我们来说说551话的地爆:形成初期刚才也提到了,大小和前者没太大区别。但是区别就在于这次鸣人和比和U选择的不是攻击长门本身,而是将攻击力放在地爆上,所以在战术上他们没有错过破解地爆的最佳时间,但是三者的招术也能很好的作为参照推算出地爆的大小
    首先是这张三人同时(也不能算同时,或许有时间差)施放自己最强的攻击招术的图,八尾和尾兽炮的炮弹因为距离关系所以我只能大概推测其大小不会很大,而U的八尺玉的大小也因为已经飞出一定距离很难判定,但是螺旋手里剑就可以和鸣人做一个很好的对比,因为可以以鸣人每次使用的螺旋手里剑做为参考,大小就不说了


    18楼2011-09-06 09:59
    回复
      2025-11-20 14:14: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LZ发快点把这些黑吹盖过好不好。看着都烦。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1-09-06 10:02
      回复
        培恩有毛速度,还没有卡卡西快还吹有速度?你地爆速度快的直接秒本体秒天道去,蓄力那么久不是找死?


        来自掌上百度21楼2011-09-06 10:02
        回复

          抱歉因为网络问题稍微晚了一点,现在说说三者的招术与地爆接近时的一张图
          图中可以看出,其实他们三者之间的大小相差并不大,或者说几乎差不多。大尺玉因为刻画出旋转的样子所以显得很大,但是不转的情况下估计和螺旋手里剑相当,而尾兽炮也是如此,只是尾兽炮不是扁的,是一个球,体积上自然比其他两个要大一些,但是重点是此图中的地爆,既然三者的大小可以用螺旋手里剑做为对比对象,那么就我个人推测,此时的地爆的表面距离核心也不过50-80米,因为鸣人的螺旋手里剑很明显不像对战佩恩六道时的那个可以扩大,在发招的时候也没有表示出发出来的螺旋手里剑有变大的样子,所以给予这样的判定,此时攻击地爆天星应该是最为有效,也是最为明智的作战了。


          22楼2011-09-06 10:07
          回复
            占个座。。求个粉


            23楼2011-09-06 10:09
            回复
              坐等评论


              来自掌上百度24楼2011-09-06 10:13
              回复
                就以上两个地爆所用的图表示出来的情况我得出个人的结论,地爆在形成初期破坏最为明智,因为此时形成的球体所提供的保护核心的厚度并不是很大,威力足够的忍术都能将其破坏掉,但是如果已形成鸣人被吸前的最后一张图的地爆的话,恐怕就算是鸣人和比还有U也很难对付了,因为面对厚度超过100米以上的地爆,要炸开它,恐怕也很难办到,说得远一点的:10万顿级核弹埋下地面以下100米也只把地面炸出个98米的洞,何况三者的威力还不足以和核弹媲美,因此得出结论:地爆一旦形成足够规模,除非施术者自己解除掉,否则插翅也难飞。


                25楼2011-09-06 10:13
                回复
                  2025-11-20 14:08: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最后来一张题外话的内容:
                  这张图是鸣人以接近九尾的模式在地爆天星上的图,很多人都说鸣人九尾化逃出了地爆天星,要知道,逃的意思是指完全的脱离出来,不再受束缚,但是这张图明显的可以看出,鸣人并没有成功的逃出地爆,只是因为九尾化的体积比六尾化的时候大了很多,才冲破了地爆的表面,但是图中不难看出,九尾化的一半身体还在地爆里面,因此不能算是逃脱了地爆天星,只能说是因为体积变大,而前半身超出了被吸后岩石加厚的厚度(推测被吸后掩盖的岩石厚度大概在30-40米)因此尾兽化后逃脱地爆一说很难成立。


                  26楼2011-09-06 10:22
                  回复
                    说的好。


                    来自手机贴吧27楼2011-09-06 1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