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吧 关注:4,215贴子:52,171

回复:刘续红楼之我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调包计”扭曲事实!


21楼2011-09-06 14:46
回复
    谁说是沉湖了,沉湖只是人家一个猜想,总比扭曲人物性格,搞个调包计把黛玉逼死强,更何况红楼梦讲究草灰蛇线,那调包计有伏笔吗?


    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11-09-06 22:39
    收起回复
      2025-08-30 15:55: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zzfhqsm1990 :根据曹公《终身误》判词:
      都道是金玉良缘,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
      叹人间,
      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平。
      调包计和沉湖肯定都不可能是曹公的原意。但毕竟调包计得到二百多年来多数读者肯定,连刘心武先生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24楼2011-09-07 08:41
      收起回复
        你搞错了吧,说“焚稿断痴情”被认可还差不多,调包计就免了吧!至少我也是个读者,我就不肯定,我看你也太人云亦云了吧,别人说什么好,你就赞成?调包计至少不会符合贾母和王熙凤的性格的


        来自手机贴吧25楼2011-09-07 21:09
        收起回复
          哦?我敢说大多数读者都不会赞成贾母和凤姐把黛玉害死的,首先,贾母是黛玉在贾府的唯一靠山,贾母死后,黛玉便失去依靠,以至于婚姻无人做主,加上疾病缠身,泪尽而亡。凤姐一心为了自己能够掌握贾府大权,更是不可能讲大权让给能干的宝钗,更何况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王夫人更是支持宝钗和宝玉能够掌权。
          宁外,如果贾母一心只是想着调包计,那么在前八十回,那张道士提亲,她就不会当着薛姨妈和王夫人的面说宝玉命中不敢早娶了,前八十回的种种伏笔都足以说明贾母是向着黛玉的,毕竟黛玉是她的外孙女,那薛宝钗和贾母有血缘关系吗???
          


          27楼2011-09-07 22:08
          收起回复
            紫鹃曾经还对黛玉说,大致意思是:趁老太太还在,把自己的心事了结,说明老太太是黛玉唯一的靠山,一个外祖母怎么忍心用调包计逼死林黛玉?太没人性了吧,如果真的如此,我倒觉得老太太比王夫人更可怕了。


            28楼2011-09-07 22:12
            回复
              我的怎么是人云亦云了,我说得那些是书中很明显的,具有说服力,而不是无意义的猜想,我说的是明摆的,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出来而已,大多数人都可以认可的东西,你却说不被认可,而是调包计被认可,那你说出理由啊


              来自手机贴吧31楼2011-09-08 07:04
              回复
                我当然也不会赞成刘心武的沉湖说,我知道你说调包计不符合,我不认可的是你说调包计被大多数读者所认可,王文娟的戏剧红楼重在艺术,而非情节,当然,我觉得87版处理的就不错,它采用了焚稿断痴情,而不是调包计。你的观点是什么我不了解,我驳的是你的话,如果你认为这样发言驳你不合理,那么我也认为不需要讨论了


                来自手机贴吧33楼2011-09-08 08:35
                收起回复
                  2025-08-30 15:49: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高鹗续《红楼梦》后四十回,尽管用“调包计”、黛玉焚稿、宝玉哭灵这样的艺术手段,使宝玉、黛玉爱情悲剧达到了让人撕心裂肺的高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同时又扭曲了曹公笔下宝玉不齿仕途经济、视功名利禄为粪土的艺术形象。他居然让从不喜欢读八股文的宝玉两番入久违的私塾,认真读起八股文来,甚至给侄女讲《列女传》;居然让一贯厌恶科举考试的宝玉终于与侄儿贾兰一起进入考场,中了举人才出家,出家途中还居然找到严父贾政乘坐的客船,跪下与一向隔膜的父亲告别;居然让宝钗怀上孕,给贾氏家族留下后代而“兰桂齐芳”----这显然是己经变了味的贾宝玉。然而,非常遗憾,刘心武先生续的《红楼梦》后二十八回,也同样歪曲了曹公在前八十回里辛辛苦苦塑造出来的贾宝玉这个艺术形象。刘心武先生在《八十回后的贾宝玉》一文中写道:


                  35楼2011-09-13 09:34
                  回复
                    “曹公笔下的宝玉‘五毒不识’,他不懂什么叫害人……”(见:今晚报《八十回后的贾宝玉》,2011年4月16日)----曹公笔下的宝玉果然‘五毒不识’吗?我只请刘心武先生仔细看看曹公原著第九回和第七十八回。第九回顽童闹学堂,说的就是一邦小孩在学堂打架闹事,宝玉的小厮被人打了,宝玉硬是不依不侥,让打的人作楫磕头才算完。可见宝玉从小就跟所有小孩子一样,顽皮而不可欺,并不是不懂什么叫害人。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诔,宝玉用炽烈的情感、生动的比喻、形象的叙述,盛赞睛雯的纯洁、精明和美丽,用“剖悍妇之心”等言词激愤痛斥和责骂那些制造睛雯惨死的当权者和奴才,可见宝玉是爱与恨非常分明的,谁说“他不懂什么叫害人”?而刘心武先生却硬要闭着眼睛把曹公笔下的宝玉歪曲成为一个“不懂什么叫害人”的人,说:


                    36楼2011-09-14 14:54
                    收起回复

                      “我在续书里安排了宝玉离家遇到强盗的情节,他不懂何为抢劫,主动把银子交给抢劫者;后来贾府败落,宝玉与贾环软禁在一起,环欺侮他,他却以德报怨;及至入了监狱,同狱有个杀人犯,刑讯后浑身血迹,他小心翼地给那‘不情’者止血,同监的要喂那人凉水,他知失血过多猛饮凉水会导致死亡,加以阻止。”“我延续了前八十回里宝玉、宝钗之间在相互爱慕时难免因价值观不同产生口角的写法,写到他与宝钗从对‘和光同尘’的理解上展开的辩驳,我把他第一次出家的原因释解为宝钗瞒着他为他谋得了国子监生员资格,又逼他去国子监就范,实在是忍无可忍,才弃家前往五台山;最后他己‘王孙瘦损骨嶙峋’,在雪天里与北静王相遇,后来引发出他对湘云就‘世法平等’的阐释……”(见:今晚报《八十回后的贾宝玉》,2011年4月16日)----算了吧,刘心武先生!根本不用去全部看你那续书便己经知道,你歪曲曹公笔下的宝玉形象,简直比高鹗有过之而无不及,真的是败坏了读者对曹公笔下宝玉形象的欣赏!


                      37楼2011-09-18 08:25
                      回复
                        转:
                        knm8377525: 什么商家炒作,你看过脂砚斋批语没有?商家的炒作能那么了解贾宝玉的具体情况吗?还炒作?不要拿现在的词语来说古代的社会,那时候曹雪芹的红楼梦由于文字狱、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等文化禁锢备受打击,哪有普遍流行?只是一些人传抄而已。 2011-9-19 00:12 回复
                        dzl4063: 请你先睁大慧眼看清楚再发言,商家炒作及脂砚斋其人四种说法,都是红学界一些人的说法,本人只不过引出来质疑,难道伱也看不懂?听你口气,你一定看了脂砚斋批语,我看了一点,不感兴趣,我只把曹公红楼梦当作一部经典小说来读,对自传说持否定态度,因而也不会去拜读脂砚斋批语。 2011-9-19 06:51 回复


                        38楼2011-09-19 07:00
                        回复

                          说刘心武续书败坏了读者对曹公笔下宝玉形象的欣赏,我也是有根据的。
                          刘心武是打着“旨在复原曹雪芹原意”的旗号来续写《红楼梦》的,但“曹雪芹原意”是什么?他并没有吃透。他说:“有的读者评家希望在我的续书里看到宝玉、黛玉的爱情故事,结果发现黛玉在第八十六回就沉湖仙遁了,大失所望。”(见:今晚报《哪里来的小吉祥儿》,2011年4月15日)---- 一部《红楼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中心,展示我国封建社会以贾府为代表的豪门家族的兴衰史。宝黛爱情经历了反复试探 、送帕定情、生离死别三个阶段,曹雪芹前八十回完成了前二个阶段,从曹雪芹《终身误》判词来看,宝黛爱情发展到第三阶段生离死别,虽肯定不会是高鹗后四十回续那样的,但一定是很悲戚凄惨的,刘心武却在第八十六回就让黛玉沉湖仙遁了,而宝玉对黛玉死去竟然丝毫不伤心,没有一点曹雪芹原著的悲情美,这怎么不让读者大失所望?


                          39楼2011-09-21 10:35
                          回复
                            “我关于黛玉结局的笔墨确实存在不足,但是必须跟大家交代明白,就是从曹雪芹的八十回《红楼梦》文本来看,第一,不能认为《红楼梦》是一部爱情小说。”(见:今晚报《哪里来的小吉祥儿》,2011年4月15日)----《红楼梦》是不是一部爱情小说,这个应该由曹雪芹说了算。曹雪芹在《红楼梦》首回就让“石头”跟“空空道人”说石头的故事即《石头记》,“空空道人”听了,认为是“大旨谈情”,“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经曹雪芹十载披阅而成的《红楼梦》,怎么在刘心武来看就不能认为是一部“大旨谈情”的小说?(待续)


                            40楼2011-09-23 15:37
                            回复
                              2025-08-30 15:43: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至于色,佛认为“色(物质现象)即是空(性空),空即是色。”警幻仙姑说:“好色即淫,知情更淫,是以巫山之会,云雨之欢,皆由既悦其色、复恋其情所致也。”“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刻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警幻称贾宝玉“乃天下今古第一淫人也。”可见,以“天下今古第一淫人” 贾宝玉为中心人物的《红楼梦》,虽大抵是部爱情小说,却重在写贾宝玉的痴情即“意淫”,难道不是这样吗?当然,红楼“谈情”,与历来才子佳人等书“终不能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同,“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定偷盟之可比。”


                              41楼2011-10-26 22: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