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我曾在这家公司工作。让我来告诉你一些事,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这个生意人打开抽屉,拿出一张印着一些资料的纸。
他把这张纸递给记者,并对记者说:“我曾经胜过其他150 名同事,而跃居为每月高营业额的业务代表之一。”在这张记录该公司每月前十名的业务代表名单上,的确可以看到他的名字。
这并不是个很了不起的记录,除非你有心利用这个小插曲来制造一点气氛,否则这实在只是一个信手拈来的话题。然而努力研究这个例子的背后,这却是一个人的宝贵际遇。
让我们慢慢来挖掘它,看看这件事的背后到底蕴藏着什么玄机。七年前他只是个小角色,混杂在150 名同事之间,当时他很羡慕别人与日俱增的业绩,一次又一次接受公司的奖赏,以及愈来愈受公司的器重。
因此他决定利用30 天的时间,发奋冲刺。其中有两个星期正好碰上他们的黄金月份,他知道一生之中可能就是这一次机会,可以使他出人头地。最后两个星期,他拼命鞭策自己绝对不落人后,所以他夜以继日的工作,争取每一块钱的生意。
在最后一天,他终于突破纪录,成为新纪录的保持者。他终于一举成名,他迫不及待的将这个消息告诉他的太太。
当天晚上,他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骄傲和喜悦,他对太太说:“我终于办到了,我得了第一名,我们出去好好庆祝一下。”她兴奋地拥抱他,说:“这真是太好了,我真为你感到骄傲。”第二天到办公室时,他立刻成为众人关注的中心,就像足球队中达阵得分的中卫,也像圣经故事中,打死巨人的牧羊人大卫。
公司的创业纪录中将他的名字列入首位,地方报纸也以他的名字做为标题!一个失败者、一个多年来总是跑在最后的小伙子,终于突破困境,赢得胜利,成为冠军!这样的锋头持续不久,下个月又有新的纪录保持者出现。这些光荣的日子过去了,留下的只是一张纸,但是他却始终保存着。报纸上抢眼的标题、数小时灿烂的记忆及一张泛黄的复印名单纪录,七年来仍一直保留在他抽屉的最上层。
在一生中每个人都有最风光的时候。
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候如梦似幻,却又和每月的分期付款、苹果派、国歌、网球鞋、圣诞树及买一辆车,都一样的真实。
这些都属于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你们所犯的错误,是低估了人类生活中追求认同的重要性,只当它是生活中的插曲。
这类插曲到处流传,人们渴望认同,渴望成为重要人物。人类渴求被接受与被感激的心态,然而这就够了吗?不够,人类的需求还要更多。他们期望突出、受注目、受重视,也就是人类进一步更希望锦上添花,受到表彰。
人类渴望得到特别关注的心态,从小时候就开始了。“妈妈,看看我堆的沙堡。”在海滩上嬉戏的小孩,对母亲大叫着。
一张攒动于报纸后的小脸,腿上拖着东西的小鬼,捧着一束鲜花,脸上漾着迷人的微笑,这些动作无不是单纯的在对你说:“注意我”。
小孩子表现出令父母头痛的“顽皮”,这种行为的潜在目的,也只是为了达到受注意的目的,即使他上了学校,这种心态也不会改变的。如果小孩子在课堂上受到注目,这会强烈地刺激他们学习。
颁发“乖宝宝”金牌,满腔热情地做老师办公室信息的传达人,享有特权,名字表扬在黑板上,几句称赞的话,以及其他很多认同孩子的方法,都可以使他们觉得自己的重要性,这对他们的鼓励非常大。
忽略孩子、甚至拒绝他们,这会导致他们敌对、愤世的态度,这也是所有行为问题的症结。事情就是这么单纯。被拒绝是一种痛苦,被认同则是令人开心、喜悦的。
这几乎是生活中永远不变的事实。
疗养院是一些人度过残生的地方,当你经过时,不妨从容的停下来对每个人一一微笑、点头或聊上几句。出现在你眼前的将是一张张堆满笑容的脸,一双双等待被紧握的手,以及几句脱口而出的请求:“不要走,留下来和我聊聊,请关心我!注意我!”你从来无法确定别人渴求关注的程度。你所知道的是这种需要确实存在,而且程度可能超过你所想象的。安安是报纸知心专栏的记者,有一天她接到一封信,提出渴望关注的需求:亲爱的安姐:我的一位朋友去年十二月自杀了,另一个朋友在过去十四个月中,也尝试自杀过三次不成,几年前我自己也有过结束生命的念头。
他把这张纸递给记者,并对记者说:“我曾经胜过其他150 名同事,而跃居为每月高营业额的业务代表之一。”在这张记录该公司每月前十名的业务代表名单上,的确可以看到他的名字。
这并不是个很了不起的记录,除非你有心利用这个小插曲来制造一点气氛,否则这实在只是一个信手拈来的话题。然而努力研究这个例子的背后,这却是一个人的宝贵际遇。
让我们慢慢来挖掘它,看看这件事的背后到底蕴藏着什么玄机。七年前他只是个小角色,混杂在150 名同事之间,当时他很羡慕别人与日俱增的业绩,一次又一次接受公司的奖赏,以及愈来愈受公司的器重。
因此他决定利用30 天的时间,发奋冲刺。其中有两个星期正好碰上他们的黄金月份,他知道一生之中可能就是这一次机会,可以使他出人头地。最后两个星期,他拼命鞭策自己绝对不落人后,所以他夜以继日的工作,争取每一块钱的生意。
在最后一天,他终于突破纪录,成为新纪录的保持者。他终于一举成名,他迫不及待的将这个消息告诉他的太太。
当天晚上,他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骄傲和喜悦,他对太太说:“我终于办到了,我得了第一名,我们出去好好庆祝一下。”她兴奋地拥抱他,说:“这真是太好了,我真为你感到骄傲。”第二天到办公室时,他立刻成为众人关注的中心,就像足球队中达阵得分的中卫,也像圣经故事中,打死巨人的牧羊人大卫。
公司的创业纪录中将他的名字列入首位,地方报纸也以他的名字做为标题!一个失败者、一个多年来总是跑在最后的小伙子,终于突破困境,赢得胜利,成为冠军!这样的锋头持续不久,下个月又有新的纪录保持者出现。这些光荣的日子过去了,留下的只是一张纸,但是他却始终保存着。报纸上抢眼的标题、数小时灿烂的记忆及一张泛黄的复印名单纪录,七年来仍一直保留在他抽屉的最上层。
在一生中每个人都有最风光的时候。
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候如梦似幻,却又和每月的分期付款、苹果派、国歌、网球鞋、圣诞树及买一辆车,都一样的真实。
这些都属于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你们所犯的错误,是低估了人类生活中追求认同的重要性,只当它是生活中的插曲。
这类插曲到处流传,人们渴望认同,渴望成为重要人物。人类渴求被接受与被感激的心态,然而这就够了吗?不够,人类的需求还要更多。他们期望突出、受注目、受重视,也就是人类进一步更希望锦上添花,受到表彰。
人类渴望得到特别关注的心态,从小时候就开始了。“妈妈,看看我堆的沙堡。”在海滩上嬉戏的小孩,对母亲大叫着。
一张攒动于报纸后的小脸,腿上拖着东西的小鬼,捧着一束鲜花,脸上漾着迷人的微笑,这些动作无不是单纯的在对你说:“注意我”。
小孩子表现出令父母头痛的“顽皮”,这种行为的潜在目的,也只是为了达到受注意的目的,即使他上了学校,这种心态也不会改变的。如果小孩子在课堂上受到注目,这会强烈地刺激他们学习。
颁发“乖宝宝”金牌,满腔热情地做老师办公室信息的传达人,享有特权,名字表扬在黑板上,几句称赞的话,以及其他很多认同孩子的方法,都可以使他们觉得自己的重要性,这对他们的鼓励非常大。
忽略孩子、甚至拒绝他们,这会导致他们敌对、愤世的态度,这也是所有行为问题的症结。事情就是这么单纯。被拒绝是一种痛苦,被认同则是令人开心、喜悦的。
这几乎是生活中永远不变的事实。
疗养院是一些人度过残生的地方,当你经过时,不妨从容的停下来对每个人一一微笑、点头或聊上几句。出现在你眼前的将是一张张堆满笑容的脸,一双双等待被紧握的手,以及几句脱口而出的请求:“不要走,留下来和我聊聊,请关心我!注意我!”你从来无法确定别人渴求关注的程度。你所知道的是这种需要确实存在,而且程度可能超过你所想象的。安安是报纸知心专栏的记者,有一天她接到一封信,提出渴望关注的需求:亲爱的安姐:我的一位朋友去年十二月自杀了,另一个朋友在过去十四个月中,也尝试自杀过三次不成,几年前我自己也有过结束生命的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