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吧 关注:1,003,019贴子:19,846,176
  • 13回复贴,共1

蜂采蜜,我采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蜂蜜,是昆虫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水份蒸发,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 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种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1千克的蜂蜜含有2940卡的热量。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1楼2011-08-17 09:06回复



    2楼2011-08-17 09:07
    回复
      2025-11-15 22:20: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楼2011-08-17 09:07
      回复
        普通功效
        1、蜂蜜能改善血液的成份,促进心脑和血管功能,因此经常服用对于心血管病人很有好处   2.蜂蜜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能促使肝细胞再生,对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食用蜂蜜能迅速补充体力,消除疲劳,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4.蜂蜜还有杀菌的作用,经常食用蜂蜜,不仅对牙齿无妨碍,还能在口腔内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5.蜂蜜能治疗中度的皮肤伤害,特别是烫伤,将蜂蜜当做皮肤伤口敷料时,细菌无法生长   6.失眠的人在每天睡觉前口服1汤匙蜂蜜(加入1杯温开水内),可以帮助尽快进入梦乡   7.蜂蜜还可以润肠通便(只要是天然成熟的真正蜂蜜都有润肠通便的效果);


        4楼2011-08-17 09:08
        回复



          5楼2011-08-17 09:09
          回复
            各类蜂蜜的不同功效  冬 蜜:调理肠胃,养气润肺。   桂花蜜:消肿止血,润喉通肠。   龙眼蜜:补脑益智,增强记忆。   柑桔蜜:生津止渴,润肺开胃。   山花蜜:养肝,治便秘。   桉树蜜:抗菌消毒,预防流行性感冒,治疗喉咙发炎。


            6楼2011-08-17 09:09
            回复



              7楼2011-08-17 09:09
              回复



                8楼2011-08-17 09:10
                回复
                  2025-11-15 22:14: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0楼2011-08-17 09:11
                  回复



                    12楼2011-08-17 09:12
                    回复
                      美容作用
                      直接涂抹:把蜂蜜涂抹于皮肤外表,蜂蜜中的葡萄糖、果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直接作用于表皮和真皮,为细胞提供养分,促使它们分裂、生长。通常涂抹的方法是:将蜂蜜加2~3倍水稀释后,每日涂敷面部,并适当地进行按摩。也可用纱布浸渍蜂蜜后,轻轻擦脸,擦到脸部有微热感为止,然后用清水洗净。   蜂蜜橄榄油面膜:取蜂蜜100克和橄榄油50克混合,加热到40℃,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用时将混合膏涂到纱布上,覆盖于面部,20分钟后揭去洗净,每周2-3次。此面膜能防止皮肤衰老、消除皱纹、润肤祛斑,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   蜂蜜洗浴美容法:可用蜂蜜500克,鲜菊花100克(干品25克),先将菊花加水煎煮,二沸后去渣取汁,与蜂蜜一同加入到洗澡水中,浸泡全身约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每3~5日沐浴1次,可使皮肤光洁细腻,并有美容、香身的作用。


                      13楼2011-08-17 09:12
                      回复



                        14楼2011-08-17 09:13
                        回复
                          临床应用
                          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曾观察20例,治疗后15例壁龛消失,3例进步(平均为32天);18例疼痛完全消失,2例减轻,疼痛消失时间最短6天,平均为22.2天。国外资料报道治疗数百例的痊愈率为82%。。用法:每日用新鲜蜂蜜100g,早、中、晚饭前分服的,至第10日后,每日增至150~200g。或用蜂蜜60ml,0、5%普鲁卡因40ml,混合为1次量,日服3次。
                          治疗烧伤  用蜂蜜涂布烧伤创面,能减少渗出液,减轻疼痛,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从而缩短治愈时间。用法:一般 Ⅰ、Ⅱ度中小面积烧伤,创面经清洁处理后,用棉球蘸蜂蜜均匀涂布(不宜大厚或太薄),早期每日2~3次或4~5次,待形成胶痂后改为每日1~2次。采用暴露疗法。如痂下积有脓液,可将胶痂揭去,清创后再行涂布,创面可重新结成胶痂,迅速愈合。对已感染的或面积较大的皿度烧伤则用蜂蜜纱布敷于创面,外用无菌棉垫包扎。冬天不便使用暴露疗法者,亦可采用此法。蜂蜜中也可加入2%普鲁卡因溶液,配成2:1混合液使用, 以减轻涂药开始时给创面带来的疼痛。有主张在蜂蜜涂布后,创面上再撒布一薄层石膏粉,以增强疗效。据85例观察,1、2度烧伤一般涂布蜂蜜2~3天后,创面便形成透明胶痂6~10天胶痂自行脱落,新生上皮完全生长。晚期入院已有明显感染看,2~3天后创面亦能形成胶痂,并可见痂下上皮细胞生长。采用蜂蜜纱布包扎疗法者,一般经过6~9天肉芽生长良好,2~3周后即可痊愈。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感染,已感染之创面,涂蜜后脓性分泌物亦逐渐减少。但使用本法时仍应尽力创造无菌条件。对胶痂下的感染情况要留意观察,及时处理。夜关节处的胶痂易于破裂,要注意保护。同时,本疗法仅限于创面处理,其它如止痛、抗感染、补充液体及控制休克等,均需按常规配合进行。
                          治疗溃疡与外伤  年久不愈的慢性溃疡,可试用10%蜜汁洗涤疮口,然后用纯蜜浸渍的纱布条敷于创面,敷料包扎,间日换药1次。曾试治两例下肢溃疡,l周后即有肉芽新生,约2个月即愈。另试治1例梅毒性溃疡,结果无效。皮肤与肌肉的外伤,可用10%蜜汁洗涤伤口,然后涂蜜包扎,能防止感染,获得一期愈合。
                          治疗角膜溃疡及睑缘炎  用蜂蜜制成5%滴眼液滴眼,治疗角膜溃疡29例,治愈22例,进步4例,无效3例。一般在用药 l、2天后,溃疡即由进行性转为静止,基底清洁,透明度增加,浸润边缘消失。奏效的原因可能是增强机体防御能力,或影响病变部位的新陈代谢。用蜂蜜外涂,每日3次,治疗脸缘炎76例,中均3.5天治愈。
                          治疗鼻炎和鼻窦炎  对慢性鼻炎采用40%蜂蜜行离子透入法治疗,每日1次,电流强度 1~5毫安,时间15-20分钟,14次为一疗程。如需行第二疗程时,休息 1个月后再继续进行。50例患者经 14~24次治疗后,11例痊愈,18例好转,11例减轻,10例无效。对上颌窦炎,经穿刺灌洗后注入20%或40%蜂蜜2ml,每周2次。观察29例,治愈20例。发病时间愈短,疗效愈好。鼻窦灌洗出的分泌物属于粘液性者效果最佳,粘液脓性者效果最差。又有用蜂蜜涂于鼻腔患处(涂蜜前先洗净鼻腔的结痂及分泌物), 早晚各1次,治疗萎缩性鼻炎5例,经8~29天后,鼻部痛痒及前额疼痛均消失,鼻腔无分泌物及结痂。4例嗅觉完全恢复,1例好转。除2例鼻粘膜尚有萎缩现象外,余均恢复正常。
                          


                          15楼2011-08-17 09:14
                          回复
                            适用人群
                            1、适宜老人、小孩、便秘患者、高血压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食用   2.不适宜糖尿病患者、脾虚泻泄及湿阻中焦的脘腹胀满、苔厚腻者食用。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不宜人群
                            1、未满一岁的婴儿不宜吃蜂蜜:蜂蜜在酿造、运输与储存过程中,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婴儿由于抵抗力弱,食入肉毒杆菌后,则会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因而易引起肉毒杆菌性食物中毒。食用蜂蜜中毒的婴儿会出现迟缓性瘫痪,哭声微弱,吸奶无力,呼吸困难。小于6个月的婴儿更容易感染此病。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但医生还是建议: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蜂蜜及其制品。另外,父母在购买蜂蜜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商店购买,不要自行去蜂场购蜜,因为有时蜜蜂采集了有毒植物的花粉,所酿之蜜就含有毒素,人吃了是会中毒的。
                            


                            16楼2011-08-17 09: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