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5日漏签0天
百家讲坛吧 关注:156,908贴子:2,614,294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44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百家讲坛吧
>0< 加载中...

回复:【百家争鸣】吴思涵原创之《以现代视角解读儒法之争》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真吴思涵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包(大笑):好的标准是师生、家长,都“知诗书,懂礼乐”,这才是治世的境界,人活着才有意义,卫鞅他们学校层次太低。一切以校领导的利益为出发点,把师生、家长当着挣钱的工具,何其悲哉!
申(不卑不亢):你的证据在哪?
包(微笑):证据就在卫鞅自己写的论文集:《商君书》,一本教校长如何榨取师生、家长“剩余价值”的教科书。其中就有他教校长如何多收学生家长的粮税,如何让学生卖命学习,如何让家长辛苦种地。可谓铁证如山!看你还如何狡辩!
申(冷笑):你有没有想过其它学校的学费会更高?
包(大笑):不可能,最近我们学区的考古已基本查明,卫鞅的学校所收的学费曾经高达学生家长种地收入的一半,多么恐怖的比率,其它学校的学费不可能有这么高。
申(异常冷静):可据我了解,当时其它众多学校,许多家长无地可种,只能给其他有钱的学生家长做“苦工”,他们的孩子要么不上学,就算上学,也没有学籍,是借读的,没有户口,不能参加高考
包(吃惊):怎么可能?但他们学校有地家长和教职工地位有多高你知道吗?这最少说明其它学校代表较多人的利益,而卫鞅的学校只代表校长一人的利益。
申(不卑不亢):好吧,我就来说说其他学校有地位的学生家长和老师每天都在忙些什么,这些家长每天不用干活,只玩“六艺”,种地的脏活、累活全让无地的家长去做,除管饭以外,基本没工资,有时候还打骂种地的家长,甚至用他们殡葬。这些穷家长根本就没钱送子女上学,而有地人家的孩子上学基本不用交钱,考大学也没有穷孩子跟他竞争,活的多舒服。他们当然有能力、有时间,“知诗书,懂礼乐。”
再分析他们的老师在做什么,老师地位高,校领导不敢管,工资待遇也不差,他们在课堂上特意把很多内容不讲,回家干私活,带家教挣钱。你想这种情况下,他们学校的教学质量能高吗?学校会有竞争力吗?
包(吃惊,情绪激动):你。。。胡。。。说。。。



  • 真吴思涵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申(不卑不亢)在卫老师去秦这所学校以前,秦也是这个样子的。学校的管理非常混乱,卫老师到秦之后取消部分股东的特权,把权力集中到校长和常务副校长手上;严禁老师干私活,带家教;有些家长地多的,要收回一部分,再指导师生、家长开垦荒地,把这些地分配或承包给无地的家长;同时让所有孩子都能参加高考,平等竞争。
包(吃惊,情绪激动):别别编瞎话了,快快说学费,昂贵的学费,看看卫鞅这个小人帮校长榨取了多少“剩余价值”,挣了多少黑心钱。
这时,评委中的“李模范”起身说:“有领导来检查,我要去陪领导了。多么难得的辩论,不能继续欣赏真是太遗憾了,下午我还会再来的。”说完李模范离开了会场。
辩论双方喝口水后,顾不着休息,辩论马上又开始了。
申(不卑不亢):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秦的学费在最高时,所收的学费大概占家长种地收入的一半,但卫老师当时的学费应该比这要低一此,有篇文章叫《谏逐客书》能说明这一点。
包(冷笑):学费高就对了,有些事能瞎编,有些事不能瞎编。
申(不卑不亢):但我们可能没有注意到,校委会领导,包括校长的孩子都要凭真本事挣奖学金的。不能“白吃” 那个“剩余价值”。而“质量守恒定律”你听说过吧?
包(哈哈大笑):“质量守恒定律”我当然知道,但我更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你又要“天马行空”瞎编了?
申(不卑不亢):这么多“剩余价值”哪去了?从考古发现来看,不可以腐烂坏掉了,因为他们保管粮食的技术很高。答案只有一个:用来奖励“表现好”的领导、老师、学生、家长了。这是物质奖励,还有众多的精神奖励。正是这种奖励制度让秦的领导、老师、学生、家长办事都非常认真,教学质量、同地区的竞争力迅速提高。所以,粮食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由贡献小的人的家里,转入贡献大的人的家里,在被吃掉之前,总质量不变。
包(吃惊,商量20秒):又瞎编,大家都知道,那些“剩余价值”用在对外兼并、拓展业务上而已。
申(不卑不亢):不光用在对外兼并、拓展业务上,由现在的资料来看,在秦的学校,不同贡献的人,拿的工资、甚至是伙食待遇也是不同的。
包(冷笑):等级制度而已,太不公平了,你们还好意思说孟老师他们主张等级制?



2025-08-15 01:10: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真吴思涵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申(吃惊,商量20秒):现在你我是老师,我们的工资跟保洁工的工资一样高吗?卫老师的等级制和孟老师的等级制是两码事。
包(冷笑):有什么不一样?
申(不卑不亢):机会是否均等。一个是“出身时”的等级制度,贵族世世代代是贵族,穷人世世代代是穷人,这是孟老师他们所推崇的;一个是工作能力、贡献、待遇上的等级制,能力强的,贡献大的待遇高,这是卫老师所推崇的。谁的主张好坏,一眼就能看出来。
包(吃惊,商量20秒):你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你们说得最好听的就是“校长的儿子犯法与普通学生同罪”。
申(吃惊):卫老师的确做到这一点了啊?
包(冷笑):可替校长的儿子受过的是他的老师。
申(严肃,商量20秒):对这件事,我查了最权威的校志、日志,发现按上面的记载,校长的儿子当时还没有出生或刚出生不到一岁,所以,这里面的问题是很复杂的。
包(冷笑):又瞎编,我查看时,为何没发现这个问题?
申(冷笑):因为你每天在忙着“崇拜自己”,哪有心思注意这些?
包(脸红):胡说,我很低调,我崇拜孟老师他们倒是不假。
对了,既使这样,也不能因校长儿子出错而罚老师啊?



  • 真吴思涵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申(一本正经):是的,你的理由好像很充分,但别忘了,那个老师就是校长的兄弟,他可能是因卫老师削弱老师的权力而心生不满,让校长刚出生或 不到一岁的儿子犯错,特意让卫老师为难的。
包老师很吃惊,商量20秒,没答案,请求暂停10分钟。台下议论纷纷。10分钟后,
包(微笑):校长的兄弟都处罚那么重,可见其他人犯错误时的处罚有多重了。
申(稍气愤):你在胡说什么?卫老师的制度是全校“一法”、“一罚”、“一赏”。
怎么可能对权贵搞特殊呢?我原以为卫老师的处罚会非常严格,但最近的考古表明,卫老师的校规非常完善、合理,处罚手段主要是“罚钱、交班费”、“罚买运动服”、“罚砌围墙”、“罚打扫卫生”、“罚盖房子”等,很少有送去坐牢的。
包(冷笑):卫鞅在他的教学论文集《商君书》中都说“赏一罚九”、“求过不求善”,你却为他瞎编,真是可笑之极。
商量20秒,没结果,暂停10分钟,台下起哄。
申(不卑不亢):“赏一罚九”、“求过不求善”,不要理解为“老板与工人的劳资关系”,而应理解为商君对“公共性事务的管理”,比如学生搞教室、宿舍卫生,在管理时,除教育外,当然最好以罚为主了,搞卫生搞得好是应该的,不需要多说什么,搞得不好倒要处罚,你不是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吗?如果奖励多,得向学生收多少班费呢?学生和家长的负担会更重的。
现在的法律,全是处罚的,没有奖励的,可谓“赏零罚十”。补偿金只是赔款而已,就算你见义勇为而死,也只能通过基金会的形式“艰难地”得到些抚恤金。
还有,当时其他学校的有能力的老师、穷学生和他的家长有很多都“转学”到卫老师的学校,就是因为卫老师的学校教学质量高,考大学机会均等,收入较高,生活较富裕。
包(冷笑):看看他们招的老师,有才无德,不破产才怪,卫鞅造的孽。



  • 真吴思涵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申(不卑不亢):的确有一两个管理者人品不行,但其所占的比率远远低于其他的学校。最后也是这一两个管理者和新任的青年校长“胡整”,才让学校破产的。但这时卫老师早已去世多年,所以秦这个学校的破产跟他没有太大的关系。再说,那几个品德不行的管理者,不是卫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孟老师学派教出来的。
包(气愤):你胡说什么?我们不承认他是孟老师学派的,我们学派怎么可能出这样的人,他们明显是以卫鞅为榜样的。
申(微笑):他们在“功业上”以卫老师为榜样,但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上不知以谁为榜样?说他们模仿失败比较合适。
包(冷笑):反正秦最后破产了。
申(不卑不亢)其实这些学校先相互并购,最后所有的老私立学校都破产了。这些学校的破产该谁负责?如:曾经有所叫“姜齐”的学校,在他的常务副校长“管仲”的管理下,教学质量很好,曾成功举行过“九次”大的“教研活动”。让其他学校的校长羡慕不已,纷纷效仿。但谁曾想到,最后该校竟被他们学校“带家教”的老师收购了,改校名为“田齐”。现在你说,这跟管仲老师有关吗?管老师是姜齐兴旺的功臣,还是姜齐破产的罪臣?
包(冷笑):管仲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卫鞅“不仁不义”、“刻薄寡恩”、“作法自毙” “身败名裂”、 “家破人亡”、“秦人不怜”。
申(愤怒):住口,卫老师“务实创新”、“公平公正”、“功垂千古”、“虽死犹生”、“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
此时,台上两班人马大吵起来,台下乱作一团。
评委们见此等情形,把扩音器声音调大,让大家安静下来,并提出,我们现在有许多学生转学到“欧洲”、“美国”学区的,据说这两个学区不错,想必辩论双方也有所了解,建议你们对比这两个学区再来辩论,可能会有新的突破。今天早晨的辩论到此结束,中午休息三个小时,下午再辩论。



  • 真吴思涵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包(脸经):好吧,你能说,那现在我让你见识一下,我们孟老师的教学理念和主张多么具有生命力,也多么适合现在的学区内外情况。现在的欧洲校区,美国校区,他们都特别重视文化建设,道德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实行仁政,强调和谐,现在我们学区的很多人都转到他们那里去上学或谋求发展了。你那过时的暴政理论该扔进垃圾堆了。
申(不卑不亢):你说的这些学区,我也很了解,他们就是当年对我们烧、杀、抢、掠,还让我们为他们报销军费和路费开支的流氓的后代。后来我们才了解到,当年的流氓是多么的强大和凶残,他们把原奥洲、美洲学区的人都那个了,并霸占印度学区几百年。我现在想起来都“后怕”,要是当年那些流氓全“集中”到我们这里来,情况会是怎样啊?他们为何不来呢?估计是我们这个学区“特大”,人口特多,难以吞并有关,这还是卫老师所在的秦学校统一整个学区的功劳。
再后来,流氓之间进行了火拼,死伤无数。在火拼的同时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最后他们意识到,要获得财富,第一靠科技,第二靠经济合作,第三靠矿产,第四才是耕种的土地。现在他们的确学好一点了,一般只为矿产才出去抢劫,所以打架的事情相对少一些。他们之所以现在发展得好一些,和我们卫老师当年管理方法有很大的相似性:依法治校、强调监督、鼓励竞争、重视科技、提高家长收入,这才是他们发展的根本,这些关键方面都具备了,你所说的文化、道德、人文关怀等自然就有了。


  • 真吴思涵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包(生气):虽主持人还没有宣布要结束这次辩论,但我不想再辩论下去了,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我的总结词如下: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行仁义,重文化,讲人文,是世界大势,可偏偏在这大好时机,有人倒行逆施,鼓吹暴政,人性本来向善,就是被卫鞅这些人“躲在背后”、“教唆”坏的。我们学区不管是原来的,还是现在的不良现像,都是卫鞅这些小人的做法造成的。要是天不生孟老师学派这几位圣人,华夏之夜会何其漫长。所以我们要继续继承和发扬孟老师几位圣人的做法,彻底抛弃卫鞅这等人的险恶行径。最后,让我们一起努力开创知诗书、懂礼乐、促和谐的美好时代。
申(不卑不亢):既然包老师不敢再辩论,我也只好做如下总结:知诗书、懂礼乐、促和谐的美好时代不是喊出来的,他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好的制度做保障。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有人非常幼稚,把治世之功归于人性本善和他们学派的说教之功,而将乱世之害归于卫老师这样的实干家。那么请问,如果你们家玻璃被小孩用弹弓打碎了,这是小孩天生顽劣,还是卫老师教唆的?还有据说包老师所在的“成教学校”,学生考试基本没有不作弊的,请问这也是卫老师教唆的吗?如果是的话,只能说明卫老师不是人,而是万年老妖;而有些人在“台前”几十年了,竟然不能改变这种不良现像,则只能说明这些人都是废物。
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只有依法治校,加强监督,鼓励竞争,才能疏导人性,才能定名分、止纷争,才能增强个人的生存能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我们不是不重视教育,而是反对一味的说教,主张合理的引导和管理,这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教育,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整天不做实事,只会背四书五经,玩六艺,写些无病呻吟的文章。却对像卫老师这样做实事的人“彻底否定”,我们学区出现这么多不好的现像,就是因为师生家长为博取好名声,不敢做实事,一味的“追求虚名”,导致华夏多年以来“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说的,说的不如捣蛋的”。



  • 真吴思涵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该刘全能评委总结了,突然他的手机响了,“什么?李模范老师去世了,不可能,不是说只是喝醉了吗?他不能喝,为何喝了那么多酒?领导太不像话了,什么叫酒量就是能量,酒风就是作风,不喝就是不尊敬领导?唉!生命如此脆弱,这样一个好人,就这么走了。好吧,我一定负责把他身后的事情处理好的。”
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极大的悲痛中,所有的人都在骂逼李老师喝酒的领导不是人,是垃圾。刘全能平静心情后,对大家说:“李模范老师因。。。因。。。。。公。。。殉职,全场先默哀三分钟。”三分钟后,包老师说有话要讲。
包(激动,流着泪水):逼李模范喝酒的那几领导太可恶了,我号召大家起来声讨他们,让他们遗臭万年;而我们要同情弱者,不能让好人吃亏,我会代表大家去看望李模范老师的家人,建议学区拔较多的抚恤金,以蔚李老师在天之灵。
申(悲痛):我会向李老师的家人建议,起诉逼李老师喝酒的几个领导,我来具体负责这个案子,但是李老师的死不能确定为“因公殉职”,只能定为“意外死亡”,造成这个意外的是不合理的劝酒,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学区是很普遍的。李老师的确无愧于“模范”这个称号,但如果他的死定为“因公殉职”,则后患无穷,等于我们承认、鼓励这种劝酒的不正之风。
包(激动,流着泪水):“意外死亡?”,那不是说明李老师这样的好人就白死了?只有少量补偿金,连抚恤金也没有?更可怕的是名声也会变坏,这对他和他的家人公平吗?
申(无奈、叹气):对李老师本人和他家庭的确不公平,但这没办法,只有靠在法庭上给李老师要个说法了。
刘全能:包老师和申老师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会负责把大家的意见向领导反应的,今天的辩论会到此结束!
全体人员都心情沉重的离开了辩论会场。


2025-08-15 01:04: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真吴思涵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三篇发完,下面是第四篇.


  • 真吴思涵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儒法之争的根源:人性之争
有关人性的“本善”、“本恶”,古今中外已争论了几千年,“人的本性”的含义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指人“最初的、本来的”未经“雕刻”的意识,这种说法我们今天已没有必要深入研究和讨论了,因为人的意识不经“雕刻”的话,基本就没有“深层次”意识,跟一般动物区别不大,无所谓我们通常所说的善恶。二是指人“处事时” “内心深处”的“潜意识”,这是我们今天研究和分析的重点。那么,人“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是善,还是恶呢?这两种不同的观点,看似互相对立、矛盾,但其实是相互联系、统一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的。
一.我们常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没有人从小立志要做坏蛋”、“没有学生从小立志要通过作弊考上大学”,这些思想和意识是向善的,是人在没有困难、险阻时,没有利益冲突时,此时的“人性本善”。应该所有的人,在他的内心深处,都有这种向善的意识,如果按儒家的说法,具体指人都有追求“仁”、“义”、“礼”、“ 智”、“ 信”、“功”、“名”等的想法和愿望。


  • 真吴思涵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二.我们常说:“世界熙熙,皆为利来,世界攘攘,皆为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无利不起早”,这说明,当碰到困难、险阻时,当有利益冲突时,人性却是向恶的,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按商君的说法,人性具体表现为人会“趋六淫"”,“六淫”指 耳、鼻、口、目、身、心的享受之欲;“避四难”,“四难”指辛苦耕种、战场拼死、上交粮税、揭发告奸(人都想做老好人,不得罪人)。


  • 真吴思涵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三.必须指出的是,人性本善、本恶情况会比动物复杂得多,因为此时,既要看利益冲突是“普通利益”冲突,还是“根本利益”冲突,还要看个人所处的体制环境、所受的教育及信仰如何,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1.从小受到自私自立的教育或有特殊经历的人,他还是有向善的意识的,但这种意识极为淡薄,当碰到困难,有利益冲突时,哪怕只是普通利益冲突,只要没有体制约束,他的人性之恶就会暴露无遗,他总会趋利避害。这就是所谓的小人,当然,这样的人在世上是很少的。
2.从小受到引人向善的教育的普通人,他肯定也是有向善的意识的,如果碰到一般小困难,或碰到普通利益冲突时,既使没有体制约束,他也会坚守向善的阵地,克服小困难,放弃普通利益。
但如果碰到大困难,碰到重大利益、直至根本利益冲突时,如果没有体制约束,他就会放弃向善的阵地,而趋利避害,当然,他事后也会内疚的,会通过其它的某个途径“像征性”的补偿的,以求内心的安慰,这样的人所占的比率最大。
3.由于各种经历、教育的原因,有些人,有着崇高理想,并为理想而奋斗终身,他的内心毫无疑问也是向善的,很多时候,当他们碰到困难,甚至是要献出生命时,他们会经过思想斗争,克服人性之恶,坚持自己的精神理想,而“同时”放弃普通利益、根本物质利益,甚至是献出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这种有崇高理想的君子,所占的比率也是极小的。但正是这种占比率小的君子或小人,引领着时代和社会向好的或不好的方向发展。


  • 真吴思涵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4.可见,如果用数学递减原理排“人性本善、本恶”的具体关系的话,应该是这样的:
君子向善意识>根本利益>普通人的向善意识>普通利益>小人的向善意识
5.根本利益一般指生命、土地、房产、教育权力等,当然,根本利益和普通利益没有绝对的界线;君子和普通人也没有绝对的界线。


  • 真吴思涵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五.小胜凭智,大胜靠德,长胜依制,这才是对人性善恶最好的掌控方式。
1.通过技术教育,提高生产力,增强普通劳动者的生存能力,这是儒家所欠缺的,他们只热衷于当公务员和搞文艺创作;
2.许多人认为,秦国不重视道德教育,其实商君在这方面做得更好,是“以法生德”,
《商君书。开塞》中说“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故王者刑用于将过,则大邪不生;赏施于告奸,则细过不失。治民能使大邪不生,细过不失,则国治。国治必强。一国行之,境内独治。二国行之,兵则少寝。天下行之,至德复立。此吾以杀刑之反于德,而义合于暴也。
《商君书。画策》中也说“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子孝;少长有礼;男女有别;非其义也,饿不苟食,死不苟生。此乃有法之常也。”所以秦国才会“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3.通过文学、艺术修养教育,抚平人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商君的做法略显不足。
4.对于“个人”,德、智都很重要,但对于“集体”,体制是最重要的,一定不要奢望所有的人变为君子;但一定要相信,如果体制不好,不能定名分、止纷争,不能惩恶扬善,不能防微杜渐的话,部分君子也可能会变成普通人、甚至是小人,余下的极少数真君子会过得凄凄惨惨(如岳飞、海瑞),商君在这方面的做法要远高于儒家。


2025-08-15 00:58: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真吴思涵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一系列,目前就写了这么多.
还有几篇在构思中.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44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百家讲坛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