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弹道导弹末端突防靠的是10马赫以上的超高速,诱饵弹头和真弹头混装以及通过光学或雷达制导末端变轨(丧失一定的高速性),并且弹头有针对再入大气层高温和核爆EMP的加固,以此来对抗末端拦截弹的动能杀伤以及核杀伤。现有弹道导弹的定位精度最高在圆周误差20至50米,并且仅限单弹头中程弹道导弹以下,只能针对有限机动能力的战略目标。远程弹道导弹以上普遍圆周误差在100至200米左右,对目标的毁伤主要靠热核爆炸的大范围杀伤,只能针对固定战略目标。弹道导弹攻击航母,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由于航母是高机动目标,可能活动海域极大,侦查/监视卫星由于传输延迟很难即时精确定位,空基对海探测受环境干扰很多,潜艇跟踪引导由于隐蔽要求也很难做到即时,分导阶段的误差太大,加上航母进行紧急规避,弹头再入后即使变轨也很难击中目标。远程以上弹道导弹的弹头本身制导系统以及制造工艺都是极度复杂,并且要考虑再入大气层的极端条件和弹体最大运载重量的限制,不可能在弹头上再加装一套动力系统。设计成鱼雷弹头等于牺牲了最重要的高速性,也变相提高成本。再说航母编队的三层反潜体系对付非饱和攻击的鱼雷还是游刃有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