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吧 关注:238,238贴子:4,715,941
  • 1回复贴,共1

【一可怜男孩因病而无法实现的梦想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徐阳需要用胳膊撑着凳子才能坐下 本报记者 孙晶磊 摄
19年了,从儿子出生时起,徐国平就一直努力干活,梦想有一天儿子像正常孩子那样生活。可是每次去医院,都是失望而归。
“你儿子的病能治!”2011年,终于传来了好消息。眼看着多年的梦想就要实现,可又被5万余元的费用难住了。
自责的父亲
“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特别对不住儿子,他出生时就是残疾,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和妻子离丵婚后,这么多年我一直带着他四处打工,可只能维持生活费和学费,没有钱给他做手术……”8月7日,43岁的徐国平给本报打来电话,语气低落,一直在自责。
徐国平的儿子徐阳今年19岁,在公主岭读高中,学习成绩非常好。好不容易找到了能做手术的医院,可他实在凑不齐治疗费,没有办法只好求助本报。
乐观的儿子
记者在公主岭市徐国平家中看到,这是一处低矮的平房,炕上、柜上放的都是书,除了一台17英寸的电视,电器就只有一个电饭锅。
徐阳走路一扭一扭很明显,普通的下蹲也做不了。“最害怕的是上下楼梯,必须得扶着。”19岁的徐阳身高1.72米,但体重只有50公斤。说起自己的不便,他的语气很平静,没有任何抱怨。
“他天生乐观,虽然从小总被嘲笑,可没受什么影响,成绩总是排班级前几名。”徐国平说,徐阳5岁时,他和妻子离了婚,这么多年爷儿俩相依为命。儿子上高一时,他特意搬到学校附近,每月花150元钱租房陪读。
“从小到大,我最渴望能像同学那样打篮球!”徐阳大声说,眼神中充满了渴望。
再不治会越来越重
徐国平从儿子很小的时候就领他去过大医院。刚生下来不久那次,医生说孩子太小,不能做手术;儿子10岁时,医生仔细检查后说,现在的技术不行,脊柱比较严重不能碰。
徐国平本以为一辈子儿子就要这样生活了,但今年他从本报看到了一则新闻,有个类似的病例,在中日联谊医院治好了。
他马上带着徐阳来到这家医院。“能治,手术吧!”医生明确地说。多年的梦想即将成真,父子俩很兴奋,可一算费用,俩人都蔫了:手术费就两万元,其他至少还需要5万。懂事的儿子没有怨言,反倒安慰他,让他心里更内疚。
徐国平同时打好几份零工。他每天3时30分起床,做环卫临时工,白天给物业、饭店打扫卫生,“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孩子花1000多,手术费终于攒出来了,可还是不够。”徐国平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医生说,徐阳的病如果再不治,将来会越来越重。而现在治疗的话,至少会恢复90%。
“他现在上高二,还在放假,可以说是最好的一次机会了!”徐国平想用一处老房作抵押贷款治病,但因为收入低而被银行拒绝了。徐国平说,好不容易手术费凑出来了,还差5万元的治疗费,他希望有人帮帮他,“钱我一定会还的,只要给我时间。”
本报记者 闫硕



1楼2011-08-08 09:21回复
    2011年08月08日 08:48 新文化报
    http://www.jlsina.com/news/siping/2011-8-8/31376.shtml


    2楼2011-08-08 09: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