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吧 关注:1,681,958贴子:40,736,044
  • 4回复贴,共1

【洛阳牡丹】洛阳牡丹路在何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牡丹因洛阳而倾城,洛阳因牡丹而倾国
洛阳牡丹起源相当古老,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野生牡丹的故乡。据科学家推断,牡丹的起源时代可以追溯到古生代石炭纪,距今几千万年甚至1亿年以上。至今,洛阳周边山区仍然有矮牡丹(亦称稷山牡丹)、紫斑牡丹、杨山牡丹等野生牡丹种的分布。
东晋,洛阳牡丹观赏栽培肇始。隋代,皇家园林西苑种植有从易州引进的牡丹。唐代,洛阳牡丹栽培兴盛,花色开始丰富,花师倍出,栽培技术提高,有了“花王”和“国色天香”的定评。宋代,洛阳牡丹因品种丰富、栽培技术高、文化品位高、影响深远而“为天下第一”,奠定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历史地位,出现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其后洛阳牡丹广泛传播。元、明代及清代,牡丹栽培中心向东向北向南转移,但洛阳牡丹仍影响深远,全国出现多个“小洛阳”,清修《洛阳县志》记载牡丹品种169个。清末至解放前,战乱使洛阳牡丹步入低潮,品种佚失,栽培面积和从业人员锐减。
新中国成立后,洛阳牡丹得到恢复和发展。解放初期,洛阳牡丹仅有105个品种,面积仅数百亩,目前已发展到1200多品种2万亩。值得注意的是:洛阳牡丹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两次发展高潮,一是1991年,二是2000年,政策推动是主要原因,但在2004年前后牡丹产业陷入发展低谷,在艰难发展中徘徊。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花农都在思索,洛阳牡丹路在何方?
我们先看看洛阳牡丹对洛阳的贡献:从历史上看,“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牡丹因洛阳而倾城,洛阳因牡丹而倾国。如果选择洛阳的城市符号,无疑是牡丹(还有龙门、河图洛书)。从1983年洛阳市举办首届牡丹花会以来,牡丹为洛阳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牡丹每年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达10亿元以上,主要是社会效益。2011年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共接待游客1770.1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6.73亿元。如果按2010年销售150万株种苗、30万盆牡丹计算,加上牡丹观赏园门票收入,直接经济效益也不过9000万元左右,牡丹化妆品、牡丹干花、牡丹食品、牡丹精油、丹皮、牡丹枕、牡丹茶等深加工产品还处在起步阶段,谈不上效益。



1楼2011-08-07 21:06回复
    前排


    IP属地:北京2楼2011-08-07 21:06
    回复
      2025-08-19 12:15: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二、牡丹出路大盘点
      1、牡丹种苗。主要用于建园、催花、绿化、扩大再生产等,其中有部分种苗出口。近几年,洛阳年销售牡丹种苗约150万株左右,年产值约3000万元(2011年必定需要多,但主要是内需式非常规发展)。分析:建园、催花、扩大再生产的应用方面潜力有限,潜力在“绿化牡丹”。如果突破观叶、观花俱佳的“绿化牡丹”,潜力无穷,潜力可能不是用亿元来衡量的(牡丹发芽于2月初落叶于10月底,绿色期270天左右,绿色期不逊色于百日红、榆叶梅、金钟花、樱花、玉兰、玉李、红叶李等落叶树种,牡丹落叶早与发芽早有关)。试设想,至2020年每年销售500万株绿化牡丹(相当于2500亩),产值可能达到1.0亿元至2亿元,按四年生产周期计算,相当于消耗1万亩牡丹。假设2020年后每年销售1000万株绿化牡丹(相当于5000亩),产值可能达到2亿元至4亿元,按四年生产周期计算,相当于消耗2万亩洛阳牡丹。
      2、牡丹盆花。主要是春节盆花,其中有少量“什锦牡丹”、“迷你牡丹” “四季开花牡丹”。 2010年销售春节盆花35万盆,年产值约3000万元左右。设想,至2020年,牡丹春节盆花年产量可能达到150万盆(相当于1000亩),预计年产值在1.5亿至2.5亿元左右;按四年生产周期计算,相当于消耗0.4万亩牡丹。潜力在“四季开花牡丹”,关键环节是牡丹的冷藏、贮运、保鲜、售后服务、市场开拓。如果“四季开花牡丹”实现产业化供应,设想2020年产量达到100万盆以上(相当于1000亩),“四季牡丹”预计年产值在2亿至4亿元左右;按四年生产周期计算,相当于消耗0.4万亩牡丹。
      3、牡丹切花。目前处于实验阶段,产值有限,但牡丹切花的远景潜力不可低估。分析:一是大多数牡丹品种切枝不够长,不宜切花;二是切花市场不完善,需循序渐进地培育,市场成熟预计需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假想:牡丹切花打开市场且成熟需要10年时间(可能更长),2020年后年销量达到1000万枝,产值预计可达到1亿元。按每亩产花1万枝计算,相当于每年消耗1000亩牡丹,按四年生产周期计算,相当于消耗0.4万亩牡丹。要培育选育适宜切花的牡丹品种,同时发展芍药切花。再者,要学习先进的市场经验,重视培育牡丹切花市场,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滴水成河!
      4、牡丹观赏园建设。目前洛阳有数十家观赏园,年门票收入数千万元,但带来的社会效益数十亿元计。分析:要突出特色,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河洛文化,提升品位。给各国各地区、各城市规划建设牡丹专类园,也是牡丹的重要出路,一方面能销售牡丹种苗,另一方面能销售牡丹培植技术和培育牡丹消费市场。如果每年外销20个牡丹观赏园,外销洛阳牡丹园达到1000亩,产值平均能达到5000万元甚至更多,相当于消耗50万株牡丹(相当于250亩),按四年生产周期计算,相当于消耗0.1万亩牡丹。如果每年外销超过20个牡丹观赏园,外销面积超过1000亩,产值更多。
      5、牡丹药用、食用、深加工等。药用丹皮是常用中药。洛阳土质较菏泽、亳州粘重,丹皮产量相对低,如果“有效成分”比菏泽、亳州高,才适宜发展,否则,只能作为副产品(备注:菏泽、亳州、垫江都有自己的丹皮品牌-曹丹、凤丹、粉丹,洛阳丹皮的有效成分需科学分析的数据支持)。目前研究的牡丹深加工产品包括牡丹茶、牡丹精油、牡丹食用油、牡丹酚、牡丹浴用品、牡丹化妆品、牡丹饼、牡丹干花、牡丹酒、牡丹枕等等。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成熟!从目前研究成果看,牡丹种子可压榨食用油,亩产200公斤种籽,每亩种籽产值4000元,加工成食用油后产值更高(牡丹油中45%为亚油酸,用于配置高档色拉油、人工奶油等)。牡丹花可提取牡丹精油,加工成牡丹茶等;牡丹花粉营养丰富;某些品种的牡丹花瓣可直接食用;牡丹根皮可提炼丹皮酚等,用于**、化工等行业;牡丹茎、枝、叶、果均可提炼丰富的牡丹酚、芍药甙用于医药等行业。牡丹食用、药用、深加工用潜力巨大。分析:牡丹深加工不突破,就缺乏发展后劲,一旦突破,潜力无穷!洛阳全福食品有限公司、洛阳祥和牡丹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2010年消耗的牡丹花瓣5万公斤左右(仅相当于125亩)。洛阳春艳牡丹生物工程公司、洛阳红娇天香牡丹公司也有牡丹花瓣、种籽的消耗。值得注意的是,药用、食用、深加工用牡丹多是单瓣品种或专用品种,不能与观赏牡丹混为一谈。洛阳目前至未来究竟能消耗多少药用、食用、深加工用牡丹,不可妄下结论,只有让市场来决定。可以肯定的是,洛阳必须大力研究和不断发展食用、药用、深加工用牡丹,不然会被市场淘汰!
      7、牡丹文化产品。牡丹瓷、牡丹画、牡丹摄影、牡丹文学、牡丹雕刻等等。大仲马的《黑郁金香》改变和影响了郁金香的命运,爱情花(玫瑰)、母亲花(康乃馨)都显示了文化推动的力量。牡丹产业也需要文化的推动!
      


      3楼2011-08-07 21:07
      回复
        三、洛阳牡丹之路探求的建议
        1、从长计建设牡丹城。要真正解放思想,建设牡丹科技城、牡丹文化城、牡丹产业城、牡丹花城。牡丹是洛阳永远的城市名片,不能急功近利。洛阳会永远记住对牡丹事业做出贡献的人――重视牡丹事业的领导、推动牡丹发展的科技工作者、牡丹专家学者、牡丹文化和社会工作者、牡丹生产大户、支持牡丹事业的企业家等等!一届届领导、一批批牡丹科技工作者、一代代牡丹生产者,从长计,从长计,从长计! 要坚持,要坚持,要坚持啊!众志成城,一旦突破,商机巨大!切忌急功近利!
        2、从长计发挥牡丹综合效益。要真正重视牡丹。每年,洛阳市拿出财政支出的0.5%左右用于牡丹育种、科研、生产、市场开拓等。或者,把牡丹的社会效益按比例提出来扶持牡丹生产,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形成良性循环。
        3、从长计培育牡丹新品种。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洛阳培育牡丹新品种不少,引进也不少,但牡丹新品种没有真正在生产上发挥作用,一部分牡丹新品种“养在深闺人未知”,甚至几近失传。要把牡丹育种作为突破点。要有针对性,培育绿色期长、抗叶斑病、落叶期晚的绿化牡丹品种,或者芽、叶观赏效果奇特的绿化牡丹品种;要培育适宜切花的牡丹新品种和适宜盆栽的牡丹新品种;要培育籽用品种、药用品种、油用品种、食用品种等牡丹专用品种。要加强牡丹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工作,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4、从长计推动牡丹科研。牡丹科研经费要逐年增加,用于牡丹栽培技术研究、基质研究、切花研究、快繁技术研究、花期控制研究,冷藏贮运保鲜售后服务研究等。牡丹既然为洛阳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政府主导投入牡丹科研是应该的,企业、科研部门要紧密结合,精诚团结。
        5、从长计大力发展牡丹深加工。要加强研究,开发牡丹新产品,培育新的消费点,引领牡丹基地建设。
        6、从长计挖掘开发牡丹文化及牡丹文化产品。牡丹文化是牡丹产业腾飞的翅膀。洛阳有《印象 洛阳》吗,有《印象 牡丹》吗,仅有《河洛风》、《牡丹魂》、牡丹摄影、牡丹图书、牡丹绘画远远不够,要有大师级的文化产品,牡丹产品要商品化、产业化。牡丹文化博大精深,我辈需努力!
        7、从长计开拓牡丹市场。学习欧美、日本的市场开拓经验,充分发挥生产者协会或合作社、龙头企业的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分工生产或销售,建立牡丹销售平台,利益共享共赢。要注重培育和开拓牡丹绿化市场、切花市场、盆花市场、牡丹深加工产品市场和牡丹文化市场。
        从牡丹出路分析,2020年前洛阳的观赏牡丹种苗需求预计在800万株左右(相当于4000亩,按四年生产周期,相当于消耗16000亩),加上扩大再生产,观赏牡丹种苗生产面积要控制在2万亩左右;洛阳的观赏园建设要提高文化档次并注意差异化发展,观赏园面积要根据逐年增加的旅游人数进行科学预测、科学规划;食用药用加工用牡丹面积要紧紧围绕市场来发展,数万亩也是可能的,但具有不确定性。
        牡丹是洛阳永远的特色,永远的城市名片。从长计,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洛阳牡丹前景光明!
        


        4楼2011-08-07 21:08
        回复
          报道说今年洛阳要大力发展牡丹,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三年发展3万亩,总面积达到5万亩,发展是肯定的,面积值得研究,千百万不能重复1991、2000年两次内发展不市场的故事;报道说洛阳要“满城尽是牡丹花”,所有绿地要种植牡丹!这种提法是好的,先扩大内需要嘛!


          5楼2011-08-07 21: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