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的棒棒大都来自重庆郊区的专县农村,阶级成分比较单一,文化背景比较单纯。想当初众棒棒离乡之际,拉住一家老小声泪俱下难舍难分,心中柔肠百结,真真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又与同乡死党一一拥抱大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之悲情——虽然口口声声要落叶归根。走远之后,先是一步一回头,渐渐颈部酸麻,变成N步一回头,终于不再回头,含泪奔向美好明天。这样的场面是很有些催泪的。更有甚者,村里头组织大规模的民工进城打工运动,宣传攻势如狂风暴雨,村长不顾面子亲自上阵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得人人动心,报名形势一片大好。可真到了临走那天又是另一番光景。誓师大会上,全村亲友脸上均呈土色,一个个好像食物中毒,空气中弥漫着痛失伟大领袖的气氛。村长一见不对赶紧上台打圆场,口若悬河讲了一堆废话,归结起来不外乎一句:“城里头好惨了!”(注:重庆方言里“惨”常作褒义,用于夸赞××人或事)刚才还一脸神伤的村民又热血沸腾,纷纷坚定了当棒棒的决心,发誓要为伟大的攒钱事业添砖加瓦云云。伴着广播里“送战友”的悲怆调子,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杀进市区,从理论到实践验证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