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手)——曳(手)(曳影,摇曳)客家话为入声字ya。如:车到了,还不曳手?(车到了,还不招手?)
打——拍。(芈氏大怒,拍案而起。——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客家话:涯一巴掌拍死尔。(我一巴掌打死你)。
砍——剁 (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唐•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绘戏赠长歌》)客家话:把这些肉剁碎用来做料。客家话里斫也是砍的意思,但斫仅用于砍柴。如:尔去山上斫点柴来。(你去山上砍些柴来)。
穿——着。(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客家话如:尔着敢少衫。(你穿这么少的衣服)
站叫企(ki)站起来叫做企起来,(日夜企而望归。——《汉书•高帝纪》这句话 家话读,很自然,没学过古汉语的人用普通话读则坳口别扭,不明其意) 。在客语中, "企"跟"起"读音不一样, "企"在客语里读成ki1,"起"在客语里,俗读成si3,文读ki3,
嬲hei,戏弄叫,又引申为玩耍,如去哪玩,就是去哪嬲(如:弟妹乘羊车,堂前走相嬲。) 活动。如,这里不好嬲,归屋家去吧。
回叫做归或转,什么时候回去就叫什么时候归去,回家叫归屋家。(古代: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史记•高祖本纪》)粤语里叫“返”,意思一样。
绳叫做索。绳子叫索子,(古:昼尔于茅,宵而索綯。——《诗•豳风•七月》) 喂叫做供,供为供给之意,客语里引申为喂。如供猪,供鸡,就是喂猪,喂鸡,供酿,就是供酒祭礼(古:一人之食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 亮吉《治平篇》)
浇叫做淋,如淋花,淋水。(古:淋,以水沃也。——《说文》)
抱叫做勒(nang3),抱起来叫做勒起来,(古代勒为约束;收紧缰绳之意,如;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 之。——《楚辞•九章•思美人》客语引申为环抱,)
骂叫做咒(客语读成chou入声),骂人叫咒人.(古代:否则厥口诅祝。——《书•无逸》又:南郡极热之地,其人祝树树枯,唾鸟鸟坠。—— 《论衡》,这里的"祝"通"咒",普通话读成zhou,咒是个俗字,书面一般用祝和呪,呪俗作咒,是“兄”,“祝”的本字。)
杀人叫谋人,杀了人叫谋了人.这里的"谋"是图谋;营求的意思,(古有: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客家话的谋,用作杀人的意思,仅能用于人,不能用于其它地方,不能说谋鸡,谋狗,
窝
多少为几。(问群能有几多愁?——李煜。子来几日矣?——《孟子•离娄上》)。客家话如:尔有几大?(你有多大?)。尔来了几日?(你来了多少天了?)
嘴---喙,客家话读成zuoi 入声。如:喙争(犹言口舌之);喙长三尺(嘴长三尺的人。讥人强言善辩);喙息(有口能呼吸者。代指人和一切动物) 客语如:乌喙狗,大喙嬷.(大嘴女人)
赶集---客语叫“赴he”。(吾今且赴府,不久当归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跳叫做 驫 biāo
许多马跑的样子.北周 卫元嵩《元包经·孟阳》“驷驫驫,辇轰轰,咏歌奏和,雷奋龙行。” 苏元明 传:“驷驫驫,马之羣也;辇轰轰,车之众也。” 客家话引用为跳的意思。如:“ 车很驫 ”
“
开水——叫“滚水”,客家话如:“水滚勒,快熄火。”,古如:俗以汤之未滚者为盲眼,初滚曰蟹眼,渐大曰鱼眼。——宋·庞元英《谈薮》
大吃,贪吃——叫“饕”。普通话读成tao.客家话的you,。 又如:“这个蛮仔好饕食”,(贪吃)。古如:贪财为饕,贪食为餮。——《左传·文公十八年》注
快--遽。客家话读成:gia3 也有匆忙的意思。客家话:不爱食得tie遽。(不要吃得太快)又如:尔走得tie遽,我赶不上。(你走太快,我赶不上)。或:时间太遽,不去尔那里了。(时间太匆忙,不去你那里了。)
古文如:本乎疾者其势遽,故难得以晓也。——刘禹锡《天论》 这里是快的意思。又如:公惧,遽见之。——《国语·晋语》这里是匆忙之意。
举---擎.读成kiang.客话如:落水啊,快擎把伞。古如:与翠叶并擎。——明·李渔《亲情偶寄·种植部》擎就是举的意思.又如:一柱擎天。
祭拜时的祷告---喊喏(ya1) . 喏,客家话读成ya1。客话如:拜神时要唱喊喏。古如:先君言,旧制,朝参,拜舞而已。政和以后,增以喏。然绍兴中,予造朝,已不复喏矣。——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又如: 郑屠看时,见是鲁提辖,慌忙出柜身来唱喏,道:“提辖恕罪。”。——《水浒传》 喏是古代表示敬意的呼喊,客家人表示对神的敬意所以拜神是的祷告叫唱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