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一特长 体操冠军以打零工为生
2006年,经朋友介绍,孙旭光在香港一家俱乐部谋得教练的工作,可母亲的一场车祸让孝顺的儿子又辞职回了老家。之后,他又断断续续在北京做过巡场教练、私人教练等工作,可都没有坚持很久。
“其实,父亲最大的心愿是我能放下体操,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孙旭光说道,2008年,父母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又再度回了老家青岛,可找工作并没有想象的顺利,四处碰壁。
小学6年级后,孙旭光就几乎放弃文化课学习,在省队训练时,天天泡在体操房,没有休息日,除了洗澡吃饭,半个月都可以不出体工大队的大院,一味地训练。“不少队友文化课都不过关,甚至字都写不好,更别说文化和文凭了,走入社会后,又如何融入社会?”退役后,无一特长的孙旭光举步维艰,失去了经济来源。
无奈之下,他只好以打零工为生,在信息城当过搬运工,在饭店当过传菜员,可这一切都不是长久之计。
曾想过150元卖掉奖牌
2011年5月,孙旭光的女儿出世了,小家伙给家里不少欢乐,但也让初为人父的孙旭光压力陡增,“每个月2000多元的房贷,孩子奶粉、尿布样样要花钱,很难,甚至想过150元卖掉奖牌。”孙旭光说道,其实,不仅仅是他,不少体操运动员退役后,都会面临种种困境。
对于世界体操冠军张尚武的遭遇,孙旭光也有所耳闻。他告诉记者,“遭遇很类似,一身的伤病,无一特长,融入社会真的非常难。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去谋生,小个一点,进去找不找个人,有几个老板愿意要这样的员工呢?”
希望能开幼儿健身机构
2010年,父亲过世后,家里的重担全都落在了孙旭光的身上,然而,太多的问题堆积在一起,又让他心有余而力不足。赋闲在家的孙旭光告诉记者,“他并不是嫌苦嫌累,只想找一份稳定的能够胜任的工作,能养家糊口,。”
对于未来,孙旭光有一些想法,他告诉记者,在国家,有的健身机构都会有针对儿童的体操训练,以此,强健儿童的身体。“因为,体操运动员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都非常好,适当的练习还能促进发育,所以,希望以后能在青岛开一家幼儿健身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