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郑州7月19日专电 今天上午,郑州黄河滨河公园概念性规划评审会在郑州举行。来自国内及省内的9位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对四家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评审。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薛云伟、政府副秘书长宋柏松、郑州市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雒国栋等领导参加了此次评审会。
据了解,郑州黄河滨河公园规划范围为:东起雁鸣湖景区,西抵河洛景区,南起连霍高速和郑州北四环,北至黄河中心行政区界,总面积约900平方公里。规划区域内自然风光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丰厚,遍布着大量的古文化遗址,古作坊遗址,古战场遗址、古城遗址等,这为打造黄河滨河公园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撑。
与此同时,《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多次提出要“构建沿黄生态涵养带”,“重点建设沿黄风情文化产业带”,“积极发展黄河文化生态游”。郑州市也提出了“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战略部署,明确了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基本框架,并确定了以交通为纽带,以产业为桥梁,按照组团发展、产城融合、复合型和生态型的发展路径。这些战略目标的确定,为黄河滨河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现如今,黄河滨河公园已正式纳入郑州都市区规划范畴。
但是,规划区域内由于长期未得到科学、统一的规划、开发和利用,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资源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及利用程度不高,生态链尚未形成,旅游产业发展受到土地、资金、体制等制约,竞争力不强。为此,对滨河区域进行高水平规划,并实施统一的建设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据悉,此次黄河滨河公园规划功能定位为“依托城市群而形成的文化生态型产业发展带,综合生态经济示范区,成为郑州都市区北部的生态走廊、经济走廊、文化走廊,成为郑州都市区新的经济增长带和增长板块。”规划区域产业定位为“主要以生态、休闲度假、会议、旅游等产业为依托,融合多种产业综合发展。”
而黄河滨河公园规划的目标则是:依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对该地区的产业布置、用地布局、基础设施配置进行统筹安排,统筹水系、交通、生态、文化、名胜古迹、大型基础设施、景区景点等各项人文、经济、社会与空间要素,将黄河滨河公园建设成为以生态、文化、旅游、会展、休闲度假等产业聚集与和谐社会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低碳、宜居、科技”的具有持续发展动力的功能组团;实现以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会议、休闲度假、体育旅游、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经济生态林业等产业为依托,融合多种产业发展的产业带,使该区域成为郑州都市区北部的生态走廊、文化走廊、经济走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带和增长板块,成为新型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为广大市民和群众提供良好的休闲度假空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体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统筹关系,以生态为主要依托产业和走低碳、节能发展道路的园区,整体提升郑州市的环境软实力和竞争力。同时,要满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符合郑州都市区建设的要求,全力将该区域打造成为郑州市综合生态经济示范区,使之成为都市区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区。
今年以来,为加快黄河滨河公园规划的编制工作,郑州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长薛云伟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宋柏松、郑州市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主任雒国栋为副组长,市直各有关局委及沿黄各县(市)区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力推进规划编制工作。下一步,郑州市还将进一步推进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专家顾问咨询团队,使园区产业规划与建设规划互相融合,互相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沿黄大道,打造滨黄河特色旅游小镇,建设郑州北部生态保护屏障区;研究如何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解决好园区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等。
评审会上,灵思咨询公司―美国科特勒―北达设计院联合体、艾斯弧(杭州)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美国EDSA设计研究院与东方园林联合体等4家设计单位分别介绍了各自的设计方案,与会专家对方案进行了提问和点评。(李兆举)

据了解,郑州黄河滨河公园规划范围为:东起雁鸣湖景区,西抵河洛景区,南起连霍高速和郑州北四环,北至黄河中心行政区界,总面积约900平方公里。规划区域内自然风光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丰厚,遍布着大量的古文化遗址,古作坊遗址,古战场遗址、古城遗址等,这为打造黄河滨河公园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撑。
与此同时,《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多次提出要“构建沿黄生态涵养带”,“重点建设沿黄风情文化产业带”,“积极发展黄河文化生态游”。郑州市也提出了“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战略部署,明确了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基本框架,并确定了以交通为纽带,以产业为桥梁,按照组团发展、产城融合、复合型和生态型的发展路径。这些战略目标的确定,为黄河滨河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现如今,黄河滨河公园已正式纳入郑州都市区规划范畴。
但是,规划区域内由于长期未得到科学、统一的规划、开发和利用,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资源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及利用程度不高,生态链尚未形成,旅游产业发展受到土地、资金、体制等制约,竞争力不强。为此,对滨河区域进行高水平规划,并实施统一的建设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据悉,此次黄河滨河公园规划功能定位为“依托城市群而形成的文化生态型产业发展带,综合生态经济示范区,成为郑州都市区北部的生态走廊、经济走廊、文化走廊,成为郑州都市区新的经济增长带和增长板块。”规划区域产业定位为“主要以生态、休闲度假、会议、旅游等产业为依托,融合多种产业综合发展。”
而黄河滨河公园规划的目标则是:依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对该地区的产业布置、用地布局、基础设施配置进行统筹安排,统筹水系、交通、生态、文化、名胜古迹、大型基础设施、景区景点等各项人文、经济、社会与空间要素,将黄河滨河公园建设成为以生态、文化、旅游、会展、休闲度假等产业聚集与和谐社会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低碳、宜居、科技”的具有持续发展动力的功能组团;实现以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会议、休闲度假、体育旅游、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经济生态林业等产业为依托,融合多种产业发展的产业带,使该区域成为郑州都市区北部的生态走廊、文化走廊、经济走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带和增长板块,成为新型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为广大市民和群众提供良好的休闲度假空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体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统筹关系,以生态为主要依托产业和走低碳、节能发展道路的园区,整体提升郑州市的环境软实力和竞争力。同时,要满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符合郑州都市区建设的要求,全力将该区域打造成为郑州市综合生态经济示范区,使之成为都市区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区。
今年以来,为加快黄河滨河公园规划的编制工作,郑州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长薛云伟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宋柏松、郑州市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主任雒国栋为副组长,市直各有关局委及沿黄各县(市)区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力推进规划编制工作。下一步,郑州市还将进一步推进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专家顾问咨询团队,使园区产业规划与建设规划互相融合,互相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沿黄大道,打造滨黄河特色旅游小镇,建设郑州北部生态保护屏障区;研究如何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解决好园区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等。
评审会上,灵思咨询公司―美国科特勒―北达设计院联合体、艾斯弧(杭州)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美国EDSA设计研究院与东方园林联合体等4家设计单位分别介绍了各自的设计方案,与会专家对方案进行了提问和点评。(李兆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