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7月15日电(记者张拓)由中国市长协会与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编制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0)》15日在广州发布。该报告称我国一些城市已患上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健康水平下降等“城市病”。有关专家认为亟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城市规划以应对“城市病”。
该报告称,近些年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10年城镇化率达49.68%。但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教育、医疗、物价、拆迁和食品安全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等问题依旧是城市发展中的焦点问题。
在《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0)》报告会上,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教授倪鹏飞表示,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相关配套设施不到位的矛盾是产生“城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地铁电梯事故、暴雨淹城以及大城市严重的交通拥堵均与城市资源相对短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和管理薄弱有关。
倪鹏飞还说,由于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分布不均匀,生活便利、有更多就业机会的大城市吸引力十足,大量人口涌入使这些城市不堪重负。再加上城市发展规划不到位,经济活动过于集中在发达地区,交通的便利又促进了各种资源流入发达地区,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有关专家建议,应当结合城市发展的规模适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综合采取财政、行政等手段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该报告建议,城市发展一定要科学规划,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关注并援助边远地区,提高城市内部的配套设施和管理水平。(完)
该报告称,近些年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10年城镇化率达49.68%。但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教育、医疗、物价、拆迁和食品安全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等问题依旧是城市发展中的焦点问题。
在《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0)》报告会上,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教授倪鹏飞表示,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相关配套设施不到位的矛盾是产生“城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地铁电梯事故、暴雨淹城以及大城市严重的交通拥堵均与城市资源相对短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和管理薄弱有关。
倪鹏飞还说,由于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分布不均匀,生活便利、有更多就业机会的大城市吸引力十足,大量人口涌入使这些城市不堪重负。再加上城市发展规划不到位,经济活动过于集中在发达地区,交通的便利又促进了各种资源流入发达地区,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有关专家建议,应当结合城市发展的规模适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综合采取财政、行政等手段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该报告建议,城市发展一定要科学规划,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关注并援助边远地区,提高城市内部的配套设施和管理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