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正常》
这场雨下得极其安静。
若不是看见了挡风玻璃上不时增加的细碎的水珠,她或许都不会发现车外下起了雨。
透过车顶的天窗,可以看见雨滴悄无声息地落下来。这个繁忙的城市仿佛是一个无底的洞,把所有投入它怀抱的一切都静悄悄地埋葬。一阵压抑袭向她,让她觉得自己似乎也要被这座城市吞没。
于是她求救般向车窗外望去,左边那辆车的雨刮正在左右摆动,然而司机似乎是见雨没有要变大的样子,于是又把它关掉了。
画面恢复了静止,她感觉到有些无趣,便趴在方向盘上发呆。
她已经在这条无时无刻不处于堵塞之中的城市主干道上行驶了近一个小时,而挪动的距离却只有几十米。刚下班的她开着车正赴往她人生的第一次相亲。事实上她并不愿意去,但无奈实在拗不过母亲。
傍晚的雨让天黑得特别快。她瞥了一眼时钟的数字,知道这一回迟到在所难免。虽然不太礼貌,但如果母亲不在场的话,她其实并不打算诚恳地道歉——堵车并不是她的错,她想。
于是她干脆暂时性地遗忘了这场即将到来的约会。
车载CD嘎吱了一阵,便又开始播起刚刚才唱完的那盘碟。
她车上的CD里,只有一张碟。那个叫做Trait的歌手发行过的唯一一张CD。
Trait其实是一个酒吧歌手,驻唱在一个人流密集,颇有情调的酒吧。这个工作并不繁忙,他只需要在周一到周四的夜晚七点到十二点上班,在那永远漂浮着暧昧的灯光和各种名酒混杂的气味的几百平方米里守着他的一台钢琴一把吉他,在麦克风前安安静静地唱上几首,偶尔接受客人埋单的各种饮料。
这种日子对他来说近乎游戏,但那家酒吧全市闻名,他也算是小有名气,所以尽管收入并不丰裕,但糊口足矣。他享受这样的生活,悠闲自在。
但事实上她知道Trait并不是因为他的工作,而是因为他的业余爱好——说来有点无趣——依然是唱歌。
他在一个音乐网站上申请了主页,不时在家里或者到录音棚去录歌,然后发在主页上,有时会附上简单的说明或者感想,但更多的时候并没有多余的词句,只是简单地写明制作团队,贴上歌词,就此了事。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和粉丝们也基本没有互动,所以他的主页尽管点击率算不上低,但却向来冷清。
而她,通常只是安静地听歌,遇见喜欢的便下载,放进MP4里,在上班下班的途中反反复复地听。
她喜欢Trait的声音。低沉而温柔,略带沙哑,富有磁性,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唱歌的时候带着几分慵懒。那些悲伤到庸俗的情歌,被他用那副吊儿郎当的腔调唱出来,却总带着一份莫名的深情。那些歌一遍一遍地撩拨着她的神经,会让她在深夜里几欲落泪。
但她从不会在Trait的主页上给他留言,只是潜伏在电脑前,听歌,偶尔点开他只有百来号人的“官方”粉丝QQ群窥屏,或者纯粹盯着他那个带着绿色管理员马甲但却永远显示离线的黑白头像发呆,任由思绪从猜测其他群管理员与Trait的关系飘忽到任何其他的事情上。
就像她从来不会告诉任何人她喜欢一个叫做Trait的,没多少人会认识的歌手一样。
她似乎总是会喜欢些别人根本闻所未闻的东西,而普罗大众所推崇的对她来说却毫无吸引力可言。同样的,她的观点有时也并不为其他人所接受。她有自己的三观,但她知道“个性”并不能让她在这个社会立足,所以她自高中起就渐渐开始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特立独行”,将自己伪装得与同龄人一样——至少看起来一样。只有这样,她才能够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可她依旧无法根本地改变自己,就如同她无法戒掉Trait的歌。
至于真正地认识Trait,正是因为他发行的这唯一一张CD。
说“发行”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它不过是Trait的私人出版物,要买还得向他本人订购,据说连快递单都是他亲手填的。
这场雨下得极其安静。
若不是看见了挡风玻璃上不时增加的细碎的水珠,她或许都不会发现车外下起了雨。
透过车顶的天窗,可以看见雨滴悄无声息地落下来。这个繁忙的城市仿佛是一个无底的洞,把所有投入它怀抱的一切都静悄悄地埋葬。一阵压抑袭向她,让她觉得自己似乎也要被这座城市吞没。
于是她求救般向车窗外望去,左边那辆车的雨刮正在左右摆动,然而司机似乎是见雨没有要变大的样子,于是又把它关掉了。
画面恢复了静止,她感觉到有些无趣,便趴在方向盘上发呆。
她已经在这条无时无刻不处于堵塞之中的城市主干道上行驶了近一个小时,而挪动的距离却只有几十米。刚下班的她开着车正赴往她人生的第一次相亲。事实上她并不愿意去,但无奈实在拗不过母亲。
傍晚的雨让天黑得特别快。她瞥了一眼时钟的数字,知道这一回迟到在所难免。虽然不太礼貌,但如果母亲不在场的话,她其实并不打算诚恳地道歉——堵车并不是她的错,她想。
于是她干脆暂时性地遗忘了这场即将到来的约会。
车载CD嘎吱了一阵,便又开始播起刚刚才唱完的那盘碟。
她车上的CD里,只有一张碟。那个叫做Trait的歌手发行过的唯一一张CD。
Trait其实是一个酒吧歌手,驻唱在一个人流密集,颇有情调的酒吧。这个工作并不繁忙,他只需要在周一到周四的夜晚七点到十二点上班,在那永远漂浮着暧昧的灯光和各种名酒混杂的气味的几百平方米里守着他的一台钢琴一把吉他,在麦克风前安安静静地唱上几首,偶尔接受客人埋单的各种饮料。
这种日子对他来说近乎游戏,但那家酒吧全市闻名,他也算是小有名气,所以尽管收入并不丰裕,但糊口足矣。他享受这样的生活,悠闲自在。
但事实上她知道Trait并不是因为他的工作,而是因为他的业余爱好——说来有点无趣——依然是唱歌。
他在一个音乐网站上申请了主页,不时在家里或者到录音棚去录歌,然后发在主页上,有时会附上简单的说明或者感想,但更多的时候并没有多余的词句,只是简单地写明制作团队,贴上歌词,就此了事。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和粉丝们也基本没有互动,所以他的主页尽管点击率算不上低,但却向来冷清。
而她,通常只是安静地听歌,遇见喜欢的便下载,放进MP4里,在上班下班的途中反反复复地听。
她喜欢Trait的声音。低沉而温柔,略带沙哑,富有磁性,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唱歌的时候带着几分慵懒。那些悲伤到庸俗的情歌,被他用那副吊儿郎当的腔调唱出来,却总带着一份莫名的深情。那些歌一遍一遍地撩拨着她的神经,会让她在深夜里几欲落泪。
但她从不会在Trait的主页上给他留言,只是潜伏在电脑前,听歌,偶尔点开他只有百来号人的“官方”粉丝QQ群窥屏,或者纯粹盯着他那个带着绿色管理员马甲但却永远显示离线的黑白头像发呆,任由思绪从猜测其他群管理员与Trait的关系飘忽到任何其他的事情上。
就像她从来不会告诉任何人她喜欢一个叫做Trait的,没多少人会认识的歌手一样。
她似乎总是会喜欢些别人根本闻所未闻的东西,而普罗大众所推崇的对她来说却毫无吸引力可言。同样的,她的观点有时也并不为其他人所接受。她有自己的三观,但她知道“个性”并不能让她在这个社会立足,所以她自高中起就渐渐开始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特立独行”,将自己伪装得与同龄人一样——至少看起来一样。只有这样,她才能够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可她依旧无法根本地改变自己,就如同她无法戒掉Trait的歌。
至于真正地认识Trait,正是因为他发行的这唯一一张CD。
说“发行”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它不过是Trait的私人出版物,要买还得向他本人订购,据说连快递单都是他亲手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