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般世人对雍正名讳,恐怕只有从颁布天下的康熙遗诏,或能有所听闻。不过即使有人细读康熙遗诏的原件,恐怕也不必然正确认识「胤鞬」的写法。就现存的康熙遗诏而言,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庋藏的康熙遗诏各有一份是写作「鞬」字无误,但也各有一份的「禛」字竟作「 」[FM1] 字,右边偏旁的「真」中间仅有两画,而上头「十」字写成「 」[FM2] ,反而近似「祯」字(参见附图一)。[71] 当然,如果第一份制作的康熙遗诏曾经上呈雍正寓目钦定,那份遗诏应该不会出现误植雍正皇帝名讳的情形,但礼部笔帖式据此第一份遗诏进行多本复制时,传抄过程中出现阙笔的舛误,而未校定改正,似乎令人匪夷所思,但检诸现存的遗诏,却是不争的事实。无论如何,如果连部分盖有「皇帝之宝」的原件中都出现「鞬」字误写成近似「祯」的「 」[FM3] 字,
------------------------------
已查看过繁体正本,更正
「鞬」字这是 禛 字,可能是繁转简出现错误
上面字句的意思是有两份遗诏是写胤禛,但各有一份的 胤禛 中间只有两画似 祯 字
我说少一画就差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