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情大白于天下,Erzsébet不得不接受审判,尽管审讯过程中Erzsébet没有出席,然而最后的判决则是她被囚禁在城堡的一间小屋中,房门被砌死,只留一个小口供人递送食物,最后她死在屋中,草草下葬。对於国王来说,Erzsébet的死是他的胜利,因为所欠的债务都随著夫人的死而一笔勾销。Istvan来看过她,说出了他知道其实两人一直心牵彼此,无奈当时的社会造就了这样的悲剧。《女伯爵》如果说有什麽深刻的教育意义,则未免穿凿附会,但我觉得这部片子还算是有亮点的,这个亮点就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了Erzsébet.史料对这位夫人的记载非常有限,我知道的是斯洛伐克出版过一本关於她的传记,然而终究我不在斯洛伐克,所以也没机会去买,我跑过伦敦的很多书店,也找不到这本书,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我们能知道的是,她有高贵的身份,杀过很多少女,是吸血鬼文化的两大历史真实人物之一。在我知道她的存在开始,我就从来没有想过她的个性,很多文字,包括最初让我知道Erzsébet的《凡尔赛玫瑰》外传中都透露著这样的讯息:Erzsébet是个爱慕虚荣的女人,因为爱慕虚荣,所以才会对自己的美貌特别在意,也就造就了血腥的杀戮。而《女伯爵》则是赋予了Erzsébet很多人性的设计,於是说,影片中的Erzsébet,更像是一个时代和封建社会教条所造就的悲剧人物。她有著不输男人的智慧和坚强的内心,她有著非凡的能力,包括理财和交际,然而再是强大的女性,她依然是个女人。小时候希望上战场的梦想为现实制约,童年苦涩的初恋让她对爱情几乎不敢奢望,最终属於她的爱情来到的时候,却又要付出这样沉重的代价,最终,她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成为爱情的殉葬。说到这里,真觉得女人渴望爱情不是什麽错,同为女人,我当然不能像男淫们中的某色那样,不把爱情当回事,只顾荷尔蒙分泌了便乱活动,然而我也同样不能要求女银们都像我这样,可以将爱情放在一边根本不去考虑,只要做好自己乐意的事情即可。如果说《女伯爵》在阐述什麽的话,我想我会说,是在阐述:女强人也是女人,女强人更是女人。实际上这句话我也曾说过,当然是在特定的环境里,比如曾经和人讨论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终身未婚的问题的时候,我当然不可能有女王的体会,但我想,在任何一个环境中说这句话,都带著悲凉的色彩。当然不是我认为女人不应该强,或者女人必须弱,而是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来,至今女性还是没能解放。我并不觉得这都是男人们的错,实际上是双方都有责任,男性不愿意看见女性比自己强,因为天生的控制欲,而女性中绝大多数是喜欢有所依靠,也是天生的依赖性,於是男女在此可以达成某种平衡了,只不过平衡也很微妙,男淫们有了控制的力量,控制不好就成了沙文主义,女银们有了依靠的对象,控制不好自己的依赖性,就成了寄生虫一般的存在,从大脑到身心都成了累赘,於是男淫们嫌自己家的那位那位不好,要出去花心,女银们嫌老公不体贴不神马的要吵闹,最后好的是继续过日子难免不咬牙切齿,不好的则是家暴离婚闹个天翻地覆。实际上,《女伯爵》中的Erzsébet就和现在为数不多的女强人一样,她是个异类,与时代所要求的教范所不符,她尽了最大的能力来演绎了一个成功的女人,然而也背负著时代所造就的悲哀。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她?这就看不同人的出发点,可以侧重她的强势,也可以侧重她的痴情,无论如何,人是多面的,所以对於人性的探讨也就无法一概而论,一锤定音。在我看完《女伯爵》的时候,我还是觉得她是一个强者,无非是没能战胜自己的强者,於是回到原点,实际上,人的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人所最无法战胜的对手,也是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