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的热风吧 关注:69贴子:2,554

〔Ghibli〕〖分享〗"在哪一个角落患过设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已经成为设计师的人,即将成为设计师的人,对设计师这个行业还抱有幻想的人,已经心死想转行的人都应该看下。


1楼2011-07-06 21:11回复
    【本文由 站酷网 - chunyiduan 原创,转载请保留此信息,多谢原作者。】
    若干年前,我看过一个插画师的访谈,里面有一句话我印象尤深,当时主持人是这样问的:您下班之后还会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创作么。插画师答道:“就算尚有心情恐怕也无体力了”。
    这段对话我挖掘出几个信息,第一是外人看来设计该是一个很enjoy的活,而设计的人也曾几何时这样认为。第二是模糊反映出设计从业员的一些生存状况与心理状态。第三是设计从业员的薄弱主动权与屈就姿态。
    设计师本来是听上去挺不错的称谓,但后来我慢慢发现理发的叫发型师洗脚的叫按摩师后,就高兴不起来,这种称谓的滥用我觉得已经是社会问题,可以折射出市场经济主导后各行各业努劲跻身而衍生的一种忽悠风气,为求目光拉低门槛,久而久之失却公信力,大家都开始共识“其实就那么一回事”。
    大学扩招也异曲同工,90年代大学生是香饽饽,二十年不到,大学生跟失业无业紧密联系,企业前线供应不足闹工荒,大学生们高不成低不就,然后社会又开始鼓吹创业,现在我们得去明白创业的深义,就是无业失业,所以得创业,而有多少人去分析过无经验无资金无技术无人脉的创业成功机率低到什么程度,创业不是演说,光靠激情并不足够,何况演说还得口才思想跟临场反应,真正的马云能出几个,其实就他一个,这又是一场社会的滑稽剧。


    3楼2011-07-06 21:16
    回复
      2025-08-30 21:45: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们把扯远的话题扯回来,真正去谈一下设计话题。
      首先是单纯“设计”这个工类的社会地位,看到这句话时可以环顾一下四周,然后随便抓取身边的一些物体,譬如杯子鼠标剪刀香烟杂志之类,你就发现,你所随意抓取的东西居然无一不包含设计,杯子鼠标剪刀属于工业设计,香烟是包装设计,杂志是平面设计,杂志上一篇散文叫《冰是睡着的水》,那标题特别好看,对了,这就是字体设计,然后你看到边上的一张图案也不错,那也对了,这属于插画(图)设计。诸如此类,这时候你才发现设计跟生活居然息息相关到你想象不到。
      现在我们谈一下什么是设计,我并没有真正去研究过这个问题,因为我一看到概念性多的文字就头疼,我不理解为什么要将一些生命力很强的东西说得如此枯燥难懂,爱因斯坦说“专家就是训练有素的狗”,这个训练有素可能就是在指这一套,韩寒接着说“专家就是一堆把谁都懂的东西说到谁都不懂的人”正因为谁都不懂之后,所以他们就成了专家。因此我对设计的理解很平白,这里肯定有我的狭隘,但是不妨碍我的坦然。首先我赞许也是我若干年前看到的一句话“设计就是在复杂中寻找规律”,我赞许的原因是我知道大自然是存在必然规律的,这些规律很科学也很神秘,譬如数字的运用是基本可以归纳整个世界,而数字是存在规律的,所以当我们发现很多凑合到难以置信的事情往往都可以使用数学解释,这些是题外话,但是你可以去了解一下设计上的黄金分割与九宫格,他们是如此的相似,而这两个学问一个属于西方一个属于东方,而发现这种学问的时候是信息很封闭的时代,那说明了东西方的人都同时寻找到这种规律并以不同的方式去诠释解读。而这些规律是贴近大自然的,像很多植物动物及自然景观都存在黄金分割,所以贴近大自然的东西永远是和谐及融合的。所以我觉得设计大体概括就是找这些规律,这是设计的本质,然后技法跟相关点缀是去美化突出规律的手段,而好的设计就是不断找出潜在的规律及诠释好已有的规律。
      


      4楼2011-07-06 21:17
      回复
        另外,我将设计定义为“商业化的艺术”,首先对于艺术我认为是一件比较自hi的事情,就是你去创作你想创作的东西,跟“言圞论自圞由”一致,像李敖所标注:言圞论自圞由就是我高兴去说我高兴说的事情,艺术亦然。但设计跟艺术同时密不可分,它有艺术一样的形态法则与规律,但是因为设计跟生活的息息相关,注定了它应用的性质,于是设计便成为一种商业化行为。
        一旦艺术商业化之后,结果就是你难以判别它好坏,它只能用合适或不合适去衡量,做过设计一段时间的人肯定明白设计难免就是一个跟客户(受众)博弈的过程,然后因为客户的良莠不齐,价值观审美观行业性质个人喜好圞性格脾气不尽相同,这时候的设计就真的无法有一个准则判别好坏,只能是这个风格这个色调这个布局这个编排适合这个客户,而所谓“设计师”的泛滥与素质参差,倒尽了不少人胃口,在客户面前基本不会获得过多尊重,甚至有时候碰上强圞势及顽固的顾主,“设计师”只能扮演一个绘图员的角色。到这个节点,设计师们通常都该萌生揍客户的冲动,表示给强圞奸得不行了。


        5楼2011-07-06 21:22
        回复
          这时候就该涉及到“设计师”这个称谓的定位问题,设计是动名词,指行业学问及技艺,而“师”我们简单理解为“导师”,显示的是你在该行业该学问及该技艺的专业与权威。我们不玩概念,同样用平白的方式来叙述,能定义为设计师的起码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
          【第一是原创】
          我觉得这个是做为“师”最起码的条件,为什么我会说设计师门槛太低,而且属于忽悠风气,正因为在设计行业中抄袭成风,有些是移花接木有些是换汤不换药有些就根本彻头彻尾的全抄,最离谱的是这已经是个共识,大部分公司基本不排斥不谴责,因为他们退了一万步去理解这是借鉴,这当然得怪罪于行业内知识产权意识的薄弱及设计产业化后对效率的要求与强求。
          【第二是触觉与想法】
          这是原创的命脉所在,我以前学过一段时间插画,发现刚学画画的人如果不去临摹一段时间,是根本无法画出像样的东西,所以这里强调扎实基础,然后再这个基础已经打稳的前提下,就是你的想法了,所谓原创就是得有自己的创思,你要有跟别人家不同的东西凸显出来,而这个东西是存在你的风格的,触觉就是你捕捉主题的敏锐性,譬如你可以将作品做得很漂亮,但是没有灵魂,这个灵魂就是合适与否的问题,所以捕捉灵魂是除了从客户的行业需求还得有客户的主观意识,抓准了就事半功倍。
          【第三是出色的解读与沟通】
          商业化行为注定了设计师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尽管你已经想打你的顾主了,但你还是得不厌其烦不生气不耍性子的去跟他接洽,所以你要有出色的解读作品与及跟其沟通的能力。很多客户对自己的要求是模糊或者不近情理的,所以你要学会引导他,像抚摸小猫的身躯,顺着它的毛发才能使它温顺下来。你要用合适的语言篇幅顺着客户的想法去诠释自己的作品意图,告诉他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特别在客户摇摆不定的时候你就得拿出“师”的姿态,替他拿主意,但这里反对忽悠,因为忽悠只会为你以后埋下地雷,他们不是幼稚园的学生,要本着真诚与负责,不然必然种花得花种果得果。
          【最后是心态】
          这个其实很通用,不限于设计,但也废话一下。之前我就听过一位设计从业员打趣,他说再这样下去我不是转行就该投江去了。像《1326》里说的,所有行业说白了都是做服务,有些在桌子上有些在床上有些在空中有些在陆地,你怎么转都逃离不了这个本质,所以我们要摒除掉这些想法。做设计类的人最常遇上的问题就是遭遇瓶颈无法突破或者厌倦了客户频繁的折磨。但我觉得解决的方法也不多,就两个,一个是假若你真正喜欢这个行业,就是接受行业的现实,接受事物的两面性,同时能真正下功夫做好前面三点的锻炼,坚信自己,坚信这个行业,假以时日一定可以走出晦暗,找到归属感。而另一种就是你做设计只是单纯为了赚钱,那么你厌倦了就请你转行吧,因为一个谈不上喜爱的工作你做下去也只会原地踏步,但转行的话就需要做好从新积累的心理准备,没有哪一个行业是绝对好混的。
          


          6楼2011-07-06 21:26
          回复
            上面叙述的几点对很多现有的“设计师”而言是有难度的,我自己也没有做到,同时我也不知道这些观点正确与否,我只是一直朝某些目标在努力,这些算是我这个过程中的诸多感悟与总结。而整篇文字是比较主观甚至狭隘的,有些结论可能下得比较草率,所以看的人就算不爽也希望别计较,毕竟我是收录在《彧啡纯的一派胡言》,所以就难免存在有一派的胡言这种状况了。


            7楼2011-07-06 21:27
            回复
              【END】


              8楼2011-07-06 21:27
              回复
                私以为,解读与沟通,或许才是商业设计最纠结的根本问题吧。


                9楼2011-07-06 21:29
                回复
                  2025-08-30 21:39: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如果只满足我自己,我会做得很容易。比如办一个个人画展,做一个实验艺术。
                  如果只满足他们,我会做得比较轻松。比如他们要什么我就给他们做出什么,最后难看一点。
                  第一条在商业设计里基本不可能,而目前为止,我还不能完全做到第二条,至少我一定还想加进自己的东西。可能最后没有一开始预想的那么好,至少也不会像第二条那么糟糕。
                  或许若干年后真的改行了,面临的大概还是相同的问题吧。
                  呼唤小荷
                  @留の残荷听雨声
                  


                  11楼2011-07-06 21:36
                  回复
                    感动归感动,8过我真的真的……已经基本属于第二条里那种人了。
                    我遇到的客户都是那种今天一个想法,明天又一个想法,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我怎么去第一时间符合他们的要求呢?好怀念在学校里想做什么就做成什么的日子啊


                    IP属地:江苏12楼2011-07-07 10:11
                    回复
                      嗯?站酷好久没去了,里面现在流行纯论文分享了?


                      IP属地:江苏13楼2011-07-07 10:12
                      回复
                        唉,关键公司要给力,协议要写清楚,比如我方在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顾客尽量不要过多参与进来。
                        回过头想想,学校里那种毫无限制的创作只能归为实验范畴,前提是没有好与坏的标准。现在倒是觉得,有了一定限制的创作更了不起一些。


                        14楼2011-07-07 21:30
                        回复
                          站酷里一直有这样的心得交流啊,更多的是设计总结,纯文章的确不是很多。


                          15楼2011-07-07 21:31
                          回复
                            小时候一直想当漫画家来着,现在想想还好没成功,否则估计连漫画都没得心情看了。


                            IP属地:江苏16楼2011-07-08 10:07
                            回复
                              2025-08-30 21:33: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曾经想当漫画家的+1,后来听说北条司居然尝试过用煤气自杀就隐隐觉得这不是什么好职业……
                              那时候傻乎乎就拿A4纸,中性笔,一张一张居然画了600多页,还是凑不成一个短片的悲催人飘过………不过现在还是想当插画师,只挑自己喜欢的场景配画,如果是自己编的内容就更好了!


                              17楼2011-07-08 22: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