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吧 关注:377,182贴子:8,791,378
  • 3回复贴,共1
来南宫吧,也有段时间了,习惯了闲暇时,点击下下,但是本吧相比邻吧。。。
今天无意看到寂寞吧看到一帖,只怪能力有限写不出这样的好帖子,现衔接如下:
http://tieba.baidu.com/f?kz=730658931
有意者可以参观下


1楼2011-07-06 08:23回复

    因为不经意的一次偶然,来到并融入贴吧已经一年了。 对于贴吧这种形式还是充满好奇,进而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经过进一步的了解,始知此创意源自百度首席策划师俞军先生之手笔,在这里,谨代表个人向俞先生表示敬意。
    这一年来的深入(其实这话说得有点大,百度贴吧数以万、十万、百万计,疯子所接触者不过其万一),认识上也有了较大改观,一方面惊叹于贴吧之日益壮大,另一方面呢?疯子很认可这样两句话,一是“既来之,则安之”。另一句是“既来之,则参之”。第一句话好理解:既然来到贴吧,就要遵从贴吧的游戏规则,享受着人家的服务还要骂娘总不是什么好品质的表现。第二句话的意思是这样:既然参与了,就要力求最好——这是我个人做事做人的一贯行动指南。在参与的同时也要不保留个人的见解,提出意见和建议,不论对个人还是对于这个百度最为“亮眼”、最有发展力、最能体现百度文化特色的网友空间都是好事。
    因此在过去的一年里,疯子时而冷眼、时而直面百度贴吧的种种过往,临别之际,心里还有二三言不吐不快,权作感言。
    


    IP属地:河北来自掌上百度3楼2011-07-06 09:06
    回复
      2025-08-15 02:08: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这里需要多说一句,不论网络现实,疯子都没有把自己当什么的爱好。作为网络交流平台的参与者,我只想说,本人今年三十岁,在贴吧里算得上大龄人了。而我相信在我决定离开之前、同时及以后,还会有和我一样年纪与看法相近的吧友也会离开百度。一个魏晋遗疯离开不算什么,许许多多的疯子对百度贴吧失去兴趣,那才是真正的损失。
      当然,还要多说一句的,我的所谓“离开”,只是针对百度贴吧,作为搜索引擎功能的百度,仍将是疯子的必选之一。
      二,关于建议。
      百度贴吧的兴起,首先在于它的方便快捷,从注册到开创新吧,都非常实用且迅速,对大多数网友来说,没有那么多的手续,没有很高的门槛,这是本人一直欣赏贴吧的地方。当然,百度贴吧之所以有今天,还在于众多吧友的参与,特别值得一提的,百度贴吧的兴起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并且紧密结合,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种优点,贴吧设立之初,便与“超女”等话题建立联系,使得贴吧人数倍增。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在百度贴吧,只有你不知道的贴吧,而绝没有你找不到的。
      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现状,满足于数量而不注重质量,没有看到其中的隐患,这对任何一个人、一个企业、一种体制都将是足以致命的。疯子潜水时间较长,虽不敢说在各个大小贴吧都有身影,但是一些主流话题的贴吧基本算是走马观花,从目前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于其它大型论坛相比,贴吧发言质量思想及理论水平偏低。
      第二,管理模式不尽如人意,吧友自我管理存在一定的弊端。
      第三,热门话题与严肃话题的不相容性导致新的分歧与争执,使得人心离散。
      第四,对网络公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使得百度贴吧的相当一部分帖子中的言论不仅是留于肤浅,甚至予人以不严肃的感觉,并且给一些不文明上网行为提供了空间。
      首先从商业角度来说。
      稍微深入一些就不难发现,常驻贴吧的吧友大多数年龄较小,集中在15-25岁之间。热情有余而理性与深度不足。举个例子,疯子曾经介绍过一些与自己年龄较为接近的朋友接触贴吧,但是他们大都很快给出一个很尴尬的回复:“太幼稚了,太嫩了,不适合就某些话题展开深入探讨。”老实说,听了这样的话,疯子当时也很尴尬——这里毕竟是我驻足的地方,并且倾注了一定的感情,我很不愿意被人直指其非,然而这却也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提高留言质量,如何吸引年龄较大的吧友介入,这是摆在贴吧管理者也包括百度高层们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说得直白一些,在商业领域失去了一次的客户等于永远失去,损失最大的还是百度自己。
      我们知道,一个论坛要想吸引人,热门话题只是其中之一,同时还需要有一大批在某些学术、知识、专业方面具备较高水平的网友积极参与、积极发言。从文化角度来说,这才是根本。既然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就不能仅限于某一年龄及文化层次。我们做工作时常说,没有年轻人就没有热情,没有年长者就没有深度与稳定,放在贴吧这样的地方一定适合。虽然表面看来,贴吧还是一天天热闹与壮大,但是没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支撑,“大而空”不过就是一个网络笑话。
      关于具体措施,个人提一点建议,希望百度能够参考一些成功论坛的经验,尝试性的将一些主流贴吧进行重新整合,或者按照较大的分类重新建立贴吧。举例说,比如历史类话题的相关贴吧很多,既可以把一些内容较为接近的贴吧合并,也可以重新设立贴吧,设专人管理,邀请一些学者、专家介入,用较为严肃的观点来阐述历史,以此来引导吧友的言行,规范贴吧的管理,吸纳年龄较高的网友、吧友参与。我想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虽然可能短期得不到什么更大的效应、效益,但是从长足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于“百度贴吧”的社会效益(应)、公众形象等方面还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是有益于贴吧本身的。
      这是百度贴吧的商业性发展,作为一个开放的网络公共空间,百度贴吧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负担着社会效应,说得通俗一点,既然是交流的空间,也要起到教育与引导的作用。
      


      IP属地:河北来自掌上百度4楼2011-07-06 09: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