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村庄吧 关注:362贴子:3,967
  • 10回复贴,共1

一个未解之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了后面我所提的问题,您一定会明白,在您身上,肩负着一条生命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我是地道的男性,但在性的方面追求的却是同性,对女性一点不感兴趣(即使再漂亮的也不动心);而看见中意的男性,却动了性的欲望,连做梦也是如此……。如果此症不能医治,就不想再活下去了。”

  (湖北一读者)

  “我今年26岁,已结婚,并且有了孩子,但是我不愿意和妻子过性生活,只要看到身体健美的同性,就很舒服,情不自禁地会出现射精现象,最使我痛苦的是经常想找一个健美的小伙子和我做伴……。我吃雄激素,也吃过雌激素,并没有什么效果,我精神折磨很厉害,简直受不了。”

  (上海一读者)

  使这些读者苦恼的问题,正是“同性恋”。同性恋存在于所有时代,所有国家,所有阶层。历史上,不少国家对同性恋曾加以极其严厉的制裁,判重刑,甚至判死刑立即执行。也许这是人类中多数人压制少数人的一个典型事例。到二十世纪,同性恋者的地位有所改善,它被开始当作是一种疾病,由“罪恶行为”变成“异常行为”。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开全国代表大会,更以58%赞成、38%反对、4%弃权,通过决议,把同性恋从“异常行为”中删除,同性恋第一次正式地被承认为“一种并非病态的性行为方式”。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国外有些地方的同性恋者活动很盛,以至有的教堂开始给同性恋者举行“结婚仪式”。然而,一种可怕的疾病,使得同性恋者的阵营在缩小。1981年,美国发现一种疾病,即获得性免疫缺损症(AIDS)。它的死亡率很高,而且主要发生于同性恋者之中。此外,淋病、梅毒、A型肝炎,B型肝炎、生殖器疱疹,细菌性痢疾、梨形虫病等,也都在同性恋者中间不断增加。这都使某些有同性恋倾向的人望而却步。

  同性恋是不符合生物本性的,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人类的性行为是与生殖联系在一起的。同性是不能生育的。同性恋在人群中的扩展,将导致种族繁衍上的严重问题。但是,也不能因为同性恋不生育而蔑视以至惩罚同性恋者。有相当一部分异性夫妇(其数量不少于同性恋者)是不育的,社会并不因此而责难他们;在计划生育的时代,绝大部分性行为也是与生殖无关的,社会不仅不责难,反而要提倡这一点。

  当然,这里并不是提倡同性恋。同性恋者面临着一系列社会的、道德的、法律的、经济的、疾病的压力,有种种后果。因此,根本不值得提倡。事实上也提倡不了。没有办法把一个“绝对异性恋者”变为同性恋者。正象没有办法把一个“绝对同性恋者”变为异性恋者一样。即便对同性恋者处以死刑的国家、民族或宗教里,也没有能够根绝同性恋。这里所要强调的只是,应该正视同性恋问题,并合理地对待它。

  同性恋者的数目并不少。一些国家的调查结果使人震惊。美国政府的一项出版物中公布了吉伯哈德1972年的估计:成年妇女有过同性恋体验的约占10~12%,男性同性恋的发生率更高一倍,即约占20~24%!当然这是美国的情况,别的国家也许没有这么高。然而,即便按照民主德国施奈贝尔在七十年代提出的说法,其数量也是很可观。他说:“许多国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同性恋者占全体居民的3~4%,照此标准,世界上至少有一亿人是同性恋者。”

  近年来国外对同性恋有大量的研究。1957年胡克尔首先对同性恋与异性恋作比较研究,证明两者之间种种心理测验的结果并无显著差异。同性恋者在智力、体力、创造能力和社会生活方面,并不低于异性恋者。两个绝对同性恋者和睦相爱,并没有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是没有理由惩罚他们的。自然,对于那些强行和他人,特别是少年,发生同性性行为的人,是要严加刑罚的,但这并不是因为同性恋,而是因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正象许多罪行严重的强奸犯被处决,并不是因为异性恋,而是因为严重侵犯妇女人身权利、摧残妇女身心健康一样。

  男子同性恋中,可有一方心理和行为都显得女性化;女性同性恋中,可有一方心理和行为都显得男性化;然而更多的情况是角色互换。

  虽然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至今对于同性恋的产生,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国外的精神分析学派设想是由于在儿童时期性心理发育受到障碍,出现了“异性恋恐怖”;行为学派则认为同性恋行为是后天环境影响而成;有的认为与遗传有关,同卵双生同性恋的同时发生率很高;有的认为与性激素的水平有关。近年来比较受到注意的是玛莫尔1965年表达的一种看法:“同性恋是心理动力学的、社会文化的、生物学的、情境的因素等多重原因决定的。”当然,也可以设想有的同性恋者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有的是体质因素造成的,有的是兼有几种成因。

  几乎一致都认为,那些永远不会想到要纠正他们的性指向的绝对同性恋者,是没有办法治疗的。仅仅那些主动求医的同性恋者,或许有可能治疗成功。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治疗方法有:用“系统脱敏法”消除对异性的厌恶感,用“厌恶条件反射法”产生对同性的厌恶感,用“行为约束法”控制行为,等等。

  对于同性恋,也是“预防为主”。家庭的和谐;对儿童进行良好的教育,包括及时而适当的性教育;创造青少年之间异性交往的文明环境和条件等等,可能都有助于减少同性恋的出现。

:《读者》1985.3    


1楼2006-07-06 11:26回复
    胡扯蛋!

    对一同性恋,也是“预防为主”????家庭的和谐;对儿童进行良好的教育,包括及时而适当的性教育;创造青少年之间异性交往的文明环境和条件等等,可能都有助于减少同性恋的出现。 ?????

    什么年代的文章了,晕死


    2楼2006-07-07 11:57
    回复
      2025-08-09 21:02: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58.35.150.*
      !!!!!!!!!!!!!!!!!

      我无语!!是基因控制的好伐!?!


      3楼2006-07-08 15:03
      回复
        虽然是胡扯的.
        但这也是可观的.我们本来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间上.
        我自然觉得没有同性恋的好.尽管我不后悔是如此的人.
        因为我只怕更多的人受到伤害.若每一个人都正常.就不会有压力了.


        4楼2006-07-09 21:41
        回复
          基因控制


          5楼2006-07-10 20:44
          回复
            • 222.75.160.*
            如果麦子哥本人看了你发的这个帖子,估计会砍了你吧
             还预防为主呢?
             真


            6楼2006-11-12 05:51
            回复
              布谷的麦子 就是作者麦子好不?


              7楼2007-04-13 23:25
              回复
                那篇文又不是麦子写的。你没看落款是--《读者》1985.3吗?


                8楼2007-04-13 23:29
                回复
                  2025-08-09 20:56: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22.222.51.*
                  到底是谁写的呀


                  9楼2007-04-16 18:19
                  回复
                    • 222.222.51.*
                    麦子呀麦子,又把论坛上的发过来啦?


                    10楼2007-04-23 17:52
                    回复
                      是天生的`!


                      11楼2007-06-26 18: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