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壹基金研究院负责人李连杰就企业社会责任的话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慈善需要专业人才
记者:我们知道深圳壹基金挂牌成立以来,您提出“去李连杰化”,我们想了解有了独立法人资格之后,壹基金的运作情况怎样?
李连杰:因为“去李连杰化”的结果,就是不应当再由李连杰去谈壹基金。因为我更大的重心、重点,是到壹基金的研究院。因为我觉得未来中国的(公益事业)专业人才的培训、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研究院不仅要为壹基金培养领导人才,还包括整个社会的职业经理人、公益慈善的人才。怎么样把整个行业建立得更加专业化、职业化,我相信这一方面我会去更关注,我觉得更有兴趣,去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记者:目前在您的演艺事业、公益事业,以及未来还有可能会开始一些产业的运作,这些方面您的身份的分担是怎么一个比例?
李连杰:我永远认为我是一名志愿者不存在全职和非全职。你并不需要把自己分配成为——我是什么,不是什么。我觉得很累。最主要是开开心心的,用自己的信念、用感恩的心去做事情。
遵纪守法是最基本的责任
记者: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您认为中国的这些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应该如何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李连杰:用一个最简单的理性的思考来讲,法律法规规定的,你必须做。比如食品必须是安全、可靠的,不能去害人的。这是最基本的。
记者:遵纪守法是最基本的。
李连杰:我觉得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必须严格执行。第二个,通过企业成长不同的阶段,你自身去认知你应当负起的责任。纵观全球,一个能被称为500强的企业,在全球所负担的企业社会责任也足够大,才能帮助这个企业变成一个百年的公司。其实(企业规模的发展与社会责任)是相等的。
记者:您觉得目前企业家做慈善的理念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李连杰:中国公益慈善事业也是近10年才兴起。我们不要去要求中国在10年内去走完人家百年的路,这基本是很困难的。
我曾经跟哈佛商学院探讨一个定义,就是说你基本的遵纪守法之上,为社会愿意承担和付出的,都是好的开始。
在你自己的人生经历中,你愿意多一些慈善、多一些公益,企业因何发展,或者说第一代中国的富豪和领袖们如何去创造一些好的环境,搭建一些更有效的平台,去帮助第二代富豪、第三代富豪对物质、价值、金钱重新再分配给社会,怎样合理,那完全是个人的愿望。
记者:您觉得我们现在的富人群体,他们有没有与他们相称的一种财富观和价值观?
李连杰:我很喜欢理性的思考。你知道,美国财富积累是200年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结果。他们对财富的看法和我们刚刚建立起积累财富的这个过程,可能想法是不一样的。而且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一个已经成熟的国家,要转变对待财富的观点,又不一样。
首先,我们先不要去质疑,去探讨富人应当怎样分配他的财富。首先富人有没有遵纪守法。遵纪守法之后,没有一个道德标准要求说你做多少慈善公益是好的和坏的这样的界限划分。一旦设立了界限划分,没人说得清,那个界定是谁界定,如何界定,根据什么界定,这是很难的。所以,只要合法、守法了以后,他做一元钱和一百万元都是自愿的行为。自愿的行为就用自愿的行为去推动它。不要做一个准绳说,这个以上是好人,这个以下是坏人。
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
记者:除了富豪之外,最近我们社会上流行一些词,比如说“富二代”、“官二代”。您的小孩子,您如何教会他(她)正确认识财富、认识金钱?
李连杰:我个人从来不主张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因为在18岁之前,我给他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18岁以后,他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怎样去创造他的人生,是他的自由。
那企业也是一样,企业遵守法律法规,要承担的责任多大,也就相应地说你愿意把企业作为500强发展,百年的公司,那就要承担百年的社会责任。
你说,我不愿意,我就愿意企业做5年,赚够了我就结束这家公司,那你并不需要承担那么大的社会责任啊。这是每个公民和每个企业者的自我选择。
慈善是企业家们的个人行为
记者:这些年李先生为壹基金操了不少心,壹基金现在好比一个小孩子,终于取得独立法人的资格。现在的运作情况,正如刚才您介绍的,比如走上了请毕马威、德勤做审计这么一个正规的道路。但在中国还有很多草根的企业家,比如陈光标先生,他们的裸捐行为引起了很多的质疑,您怎么评论,除了壹基金之外还有这么多的企业家他们的慈善行为?
李连杰:慈善行为是属于哪个层面?我们法律有没有规定它是合法和不合法。如果没有法律作为一个依据的话,其他的都是不同人对一件事情不同的看法。
你说喝咖啡多了会影响身体,他说不喝对心脏也没有好处。
如果没有合法和非法,他今天穿什么东西,今天他做了什么行为,那是他个人愿意的事情。个人的行为,我为什么给别人的行为一个评价呢?
记者:你觉得你成功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李连杰:那些有所成就的人,都是有一个非常积极的人生态度。不管是政治领袖、宗教领袖、商业领袖,他(她)身上一定有一种正气。不管社会存在什么样的诱惑,只要你自己的人生方向是正向的,就不会迷茫。
慈善需要专业人才
记者:我们知道深圳壹基金挂牌成立以来,您提出“去李连杰化”,我们想了解有了独立法人资格之后,壹基金的运作情况怎样?
李连杰:因为“去李连杰化”的结果,就是不应当再由李连杰去谈壹基金。因为我更大的重心、重点,是到壹基金的研究院。因为我觉得未来中国的(公益事业)专业人才的培训、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研究院不仅要为壹基金培养领导人才,还包括整个社会的职业经理人、公益慈善的人才。怎么样把整个行业建立得更加专业化、职业化,我相信这一方面我会去更关注,我觉得更有兴趣,去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记者:目前在您的演艺事业、公益事业,以及未来还有可能会开始一些产业的运作,这些方面您的身份的分担是怎么一个比例?
李连杰:我永远认为我是一名志愿者不存在全职和非全职。你并不需要把自己分配成为——我是什么,不是什么。我觉得很累。最主要是开开心心的,用自己的信念、用感恩的心去做事情。
遵纪守法是最基本的责任
记者: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您认为中国的这些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应该如何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李连杰:用一个最简单的理性的思考来讲,法律法规规定的,你必须做。比如食品必须是安全、可靠的,不能去害人的。这是最基本的。
记者:遵纪守法是最基本的。
李连杰:我觉得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必须严格执行。第二个,通过企业成长不同的阶段,你自身去认知你应当负起的责任。纵观全球,一个能被称为500强的企业,在全球所负担的企业社会责任也足够大,才能帮助这个企业变成一个百年的公司。其实(企业规模的发展与社会责任)是相等的。
记者:您觉得目前企业家做慈善的理念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李连杰:中国公益慈善事业也是近10年才兴起。我们不要去要求中国在10年内去走完人家百年的路,这基本是很困难的。
我曾经跟哈佛商学院探讨一个定义,就是说你基本的遵纪守法之上,为社会愿意承担和付出的,都是好的开始。
在你自己的人生经历中,你愿意多一些慈善、多一些公益,企业因何发展,或者说第一代中国的富豪和领袖们如何去创造一些好的环境,搭建一些更有效的平台,去帮助第二代富豪、第三代富豪对物质、价值、金钱重新再分配给社会,怎样合理,那完全是个人的愿望。
记者:您觉得我们现在的富人群体,他们有没有与他们相称的一种财富观和价值观?
李连杰:我很喜欢理性的思考。你知道,美国财富积累是200年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结果。他们对财富的看法和我们刚刚建立起积累财富的这个过程,可能想法是不一样的。而且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一个已经成熟的国家,要转变对待财富的观点,又不一样。
首先,我们先不要去质疑,去探讨富人应当怎样分配他的财富。首先富人有没有遵纪守法。遵纪守法之后,没有一个道德标准要求说你做多少慈善公益是好的和坏的这样的界限划分。一旦设立了界限划分,没人说得清,那个界定是谁界定,如何界定,根据什么界定,这是很难的。所以,只要合法、守法了以后,他做一元钱和一百万元都是自愿的行为。自愿的行为就用自愿的行为去推动它。不要做一个准绳说,这个以上是好人,这个以下是坏人。
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
记者:除了富豪之外,最近我们社会上流行一些词,比如说“富二代”、“官二代”。您的小孩子,您如何教会他(她)正确认识财富、认识金钱?
李连杰:我个人从来不主张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因为在18岁之前,我给他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18岁以后,他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怎样去创造他的人生,是他的自由。
那企业也是一样,企业遵守法律法规,要承担的责任多大,也就相应地说你愿意把企业作为500强发展,百年的公司,那就要承担百年的社会责任。
你说,我不愿意,我就愿意企业做5年,赚够了我就结束这家公司,那你并不需要承担那么大的社会责任啊。这是每个公民和每个企业者的自我选择。
慈善是企业家们的个人行为
记者:这些年李先生为壹基金操了不少心,壹基金现在好比一个小孩子,终于取得独立法人的资格。现在的运作情况,正如刚才您介绍的,比如走上了请毕马威、德勤做审计这么一个正规的道路。但在中国还有很多草根的企业家,比如陈光标先生,他们的裸捐行为引起了很多的质疑,您怎么评论,除了壹基金之外还有这么多的企业家他们的慈善行为?
李连杰:慈善行为是属于哪个层面?我们法律有没有规定它是合法和不合法。如果没有法律作为一个依据的话,其他的都是不同人对一件事情不同的看法。
你说喝咖啡多了会影响身体,他说不喝对心脏也没有好处。
如果没有合法和非法,他今天穿什么东西,今天他做了什么行为,那是他个人愿意的事情。个人的行为,我为什么给别人的行为一个评价呢?
记者:你觉得你成功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李连杰:那些有所成就的人,都是有一个非常积极的人生态度。不管是政治领袖、宗教领袖、商业领袖,他(她)身上一定有一种正气。不管社会存在什么样的诱惑,只要你自己的人生方向是正向的,就不会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