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孩子中状元
明正德年间,许昌府郾城县出了个大人物,他姓柳名长生,年仅二十七就中了状元。郾城县的百姓们非常振奋,敲锣打鼓,大红鞭炮放了五六天,大家都希望柳长生可以回家乡做县令。但柳长生自己却并不这么想,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难道仅仅为了做个七品县令?但他也知道,自己之所以被外派当县令,是因为自己朝中无人的缘故。那些有势力的人,一般都会选入翰林院,个别幸运的还能进入税监司或盐茶司等肥得流油的衙门。自己一旦离开京城这个权力中心,想爬上去,可就万难了。
柳长生家境贫寒,父亲早亡,母亲是个刚强的女人,她在街上摆了个茶摊, 每天挣几个辛苦钱。她跑去求县城里的大户人家郭家,让儿子给郭家的小儿子做陪读,郭家心慈便答应了。柳长生也就开始读书识字,母亲原想让他将来做个账房先生,可没想到,柳长生十五岁那年,母亲积劳成疾去世了。大家凑钱买了副薄棺,帮着他安葬了母亲。适逢乡试,郭太爷拿了十两银子送给他,让他去许昌府考试,他一下子就中了秀才。郭太爷说,郾城县不缺账房先生,就缺个状元郎!为了让他安心读书,郭家帮他把家里的二亩薄田租了出去,隔三差五地给他送点生活费;左邻右舍做了好吃的,一定给他送一碗;衣服破了,婶子见了就赶紧拿出针线..靠着大家的扶持,柳长生终于熬出了头。因此,他回到郾城县的第一天,就亲自跪谢扶持过他的恩人们。郭太爷早已作古,他的 小儿子郭太和代替他接受了柳长生的跪谢。郭太和拉着柳长生的手高兴地说:“柳大哥,你回来就好了,上任县令是个刮地皮王,你来了,大家就有指望了。”看着这个富贵却没有骄矜之气的少爷,柳长生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太和,做我的师爷吧……”郭太和很爽快地答应了。
望着对他殷殷期盼的乡亲们,柳长生立下雄心壮志:一定要做个好官,用政绩博得青云直上!可是他做了三年的知县,成绩斐然,百姓们安居乐业,他却依旧没有得到升迁。柳长生非常郁闷,他在苦等机会,机会很快就来了。
明正德年间,许昌府郾城县出了个大人物,他姓柳名长生,年仅二十七就中了状元。郾城县的百姓们非常振奋,敲锣打鼓,大红鞭炮放了五六天,大家都希望柳长生可以回家乡做县令。但柳长生自己却并不这么想,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难道仅仅为了做个七品县令?但他也知道,自己之所以被外派当县令,是因为自己朝中无人的缘故。那些有势力的人,一般都会选入翰林院,个别幸运的还能进入税监司或盐茶司等肥得流油的衙门。自己一旦离开京城这个权力中心,想爬上去,可就万难了。
柳长生家境贫寒,父亲早亡,母亲是个刚强的女人,她在街上摆了个茶摊, 每天挣几个辛苦钱。她跑去求县城里的大户人家郭家,让儿子给郭家的小儿子做陪读,郭家心慈便答应了。柳长生也就开始读书识字,母亲原想让他将来做个账房先生,可没想到,柳长生十五岁那年,母亲积劳成疾去世了。大家凑钱买了副薄棺,帮着他安葬了母亲。适逢乡试,郭太爷拿了十两银子送给他,让他去许昌府考试,他一下子就中了秀才。郭太爷说,郾城县不缺账房先生,就缺个状元郎!为了让他安心读书,郭家帮他把家里的二亩薄田租了出去,隔三差五地给他送点生活费;左邻右舍做了好吃的,一定给他送一碗;衣服破了,婶子见了就赶紧拿出针线..靠着大家的扶持,柳长生终于熬出了头。因此,他回到郾城县的第一天,就亲自跪谢扶持过他的恩人们。郭太爷早已作古,他的 小儿子郭太和代替他接受了柳长生的跪谢。郭太和拉着柳长生的手高兴地说:“柳大哥,你回来就好了,上任县令是个刮地皮王,你来了,大家就有指望了。”看着这个富贵却没有骄矜之气的少爷,柳长生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太和,做我的师爷吧……”郭太和很爽快地答应了。
望着对他殷殷期盼的乡亲们,柳长生立下雄心壮志:一定要做个好官,用政绩博得青云直上!可是他做了三年的知县,成绩斐然,百姓们安居乐业,他却依旧没有得到升迁。柳长生非常郁闷,他在苦等机会,机会很快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