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人吧 关注:135贴子:3,795
  • 0回复贴,共1

二△△△你知道吗△△△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载自:

http://www.7188.net/jbhg/wspj/shqw/shqw2.htm#

■公元•世纪•年代
 
   “公元”是公历的纪元。它原是以传说的耶稣基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公元元年,从公元6世纪到10世纪,逐渐成为基督教国家通用的纪元,所以原先也叫“基督纪元”。后来被世界多数国家所公用,于是就改称“公元”。在历史书上,耶稣诞生前的年代被称为“公元前”;耶稣诞生那年以后的年代是“公元后”,简称“公元”。

   “世纪”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一百年。也是从耶稣诞生那一年算起:公元元年至100年为1世纪,101年到200年为2世纪。以此类推,现在是21世纪,2001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

   “年代”是指一个世纪中的某一个10年。如说20世纪80年代,就是指从1980年开始的那10年。从1990年起,就进入20世纪90年代了。

■阳历2月为什么28天?

   阳历2月一般是28天,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现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阳历即公历,是由“儒略历”修订而成的。

   公元前46年,古罗马帝国统帅儒略.凯撒,在埃及天文学家所西根尼的帮助下制定了历法,规定一年为12个月,逢单是大月,31天;逢双是小月,30天。当时2月是30天。这样全年366天,比地球绕太阳一周365天多了一天。多出一天怎么办呢?那时罗马帝国专在2月对犯人判处死刑,因此,罗马人认为2月是杀人的月份,不吉利,为了使这个不吉利的月份快点过去,决定把2月减少一天,成为29天。儒略.凯撒去世后,儒略.凯撒的养子奥古斯都继位,奥古斯都是8月出生的。他觉得8月是小月有失自己体面,决定把2月再减少一天,加到8月里,使2月成为28天。8月成为31天以后,8月成了大月,以下的月份就改为逢单是小月,逢双是大月了。

   后来,天文学家又规定每4年有一个“闰年”。闰年2月是29天。因为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5天又1/4天,这样每4年就会差一天。为了补上这个差数,规定每4年加上一天。因为2月天数最少,就加在2月份上,所以平年2月是28天,闰年2月是29天。

■有61秒的一分钟

   谁都知道,一分钟有60秒。可是,北京时间1985年7月1日7时最后一分钟,与其它的时间不同,这一分钟却有61秒。

   为什么这一分钟会有61秒呢?

   大家都知道,平均一年有365天,但实际上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25天,比365天多0.25天。每年多0.25天,4年大约多出一天。每4年多出的这一天,就加在第四年的2月份,使这一年的2月份由28天变为29天。这一年就是润年。

   同样,我们日常以原子钟计算的时间与地球的自转速度也有出入。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但它的自转速度是不均匀的。这样,每当地球自转变化的积累值接近一秒钟时,就在这一年的国际标准时6月30日或12月31日最后一分钟增加或减少一秒。1985年增加的这一秒,按国际标准时是在6月30日最后一分钟增加。国际标准时6月30日最后一分钟,按时区差正是北京时间7月1日7时最后一分钟。所以,1985年7月1日7时最后一分钟出现了61秒。也就是说,世界各地在这一分钟都是61秒。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少“贫且贱”,及长,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孔子年五十,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又曾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自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终不见用。孔子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他晚年致力于教育,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孔子的先世是宋国贵族,后逃到鲁国。宋人是商的后代,鲁是周公的旧封地,宋国和鲁国两国都保存了较多的商周文化典籍,孔子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搜集、校释和整理,并以此为教材进行教学。他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当时流行的主要文化典籍有六种,即《易》、《诗》、《书》、《礼》、《乐》、《春秋》,统称为“六艺”,后尊为“六经”。孔子在整理编辑的过程中传播自己的政见和儒家的政治理想、道德标准。孔子大力宣传“仁”的学说,但要以“礼”为规范,维护贵族等级秩序。对鬼神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但仍强调“命”。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 与“思”相结合,但鄙视“学稼”“学圃”。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主张“正名”,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刑和任意刑杀。



1楼2006-07-03 17:5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