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后收集到的国军资料中,有黄伯涛下的搭建浮桥的命令,他如果像楼主说的那么蠢,是不可能坐上兵团司令的位置。当时是缺少搭建浮桥的材料,已经发电徐州要求火车送材料过去,只是等了3天都没等到,因此犯下如此大错。只能说(1)黄伯涛下属派系纷杂,执行力不足,黄伯涛的命令没有及时督促完成;(2)国军大部分官员没有杜聿明的警惕性,对共军即将发动的攻击认识不足。对共军的攻击方向判断不准;(3)粟裕太狡猾了,放了许多烟幕弹,使刘峙认为共军攻击目标是徐州,以至于淮海初期急急忙忙把刘汝明和李弥兵团都调回徐州,战役打响四五天了还没确定共军主攻方向,还是杜聿明到徐州后才确认黄伯涛是共军攻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