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吧 关注:12,376贴子:671,702

回复:黄百涛为什么不在运河架浮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意


24楼2011-06-21 16:35
回复
    三绥区的反正是出乎整个徐州剿总意料之外,任何人都不可能事先知道三绥区反正让开防区导致整个战线松动。


    IP属地:内蒙古25楼2011-06-21 16:45
    回复
      2025-10-20 06:20: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粟裕使的是连环计,组合拳。
      即使三绥区的不反正,北面的7纵10纵13纵晚两天赶到,粟裕还有后续手段,陇海路南的11纵12纵也正向大许家,曹八集疾进。钳形攻势,双保险。所以三绥区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


      26楼2011-06-21 22:28
      收起回复
        黄真不是当兵团司令,带不了这么多兵,筹划不完备……进兵撤退路线都应该提前计划,…十几万容不得马虎,再说华野今非昔比了,眼光没有与时俱进


        来自手机贴吧27楼2011-06-22 00:07
        回复
          完全同意。黄长期当军长,对5个军的兵团司令不能胜任。还不如不设他这个司令。各军大家各跑各的。最多44军被歼


          30楼2011-06-22 10:57
          回复
            黄和顾的关系是在皖南事变时就建立,关系很铁。黄是顾的参谋长。孟良崮事件后,你说反了。黄怕担责任,主动上顾家送重礼,求照顾。顾还嘱咐黄:其他要员也得去送礼,这样顾才好替他说话。兵团司令的职务,和豫东受奖励,应该都和送礼有关。
            豫东战后奖励很奇怪,出力最大的邱胡都没受奖,侥幸保住命的黄倒受青天勋章。


            31楼2011-06-22 11:10
            收起回复
              黄没架浮桥,犯低级错误。这是确定的责任,推不掉。
              关于你的三点
              第一。国防部撤退计划是逐次的,由最东的44军先行动,7兵团接应,然后13兵团接应7兵团。计划是没问题的。问题出在9绥区官员忽悠裹胁大批海州地主资本家等平民随军撤退。与军队挤抢道路桥梁。事后看来,44军还不如走海州--涟水--淮阴这条路。或许能保存。
              第三,现在看来,李弥责任不大。他也尽到责任了。李在曹八集等到和黄接上头,见了面。还留下一个加强团。李算完成任务了。是黄自己为等63军,赖在碾庄不走。李弥不愿奉陪他等待,走了,也无可厚非。李算执行了命令,完成了任务。所以上司根本没有追究李弥责任。


              32楼2011-06-22 11:36
              回复
                架桥另有部队,失误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4-05-02 06:42
                回复
                  2025-10-20 06:14: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前几年出差,在运河桥上走过,为了精确我走过去又走回来重新步量,运河最宽处也不过30米,绝大多数地方二十米左右,大浮桥应该很容易的。


                  36楼2014-05-02 09:10
                  回复
                    如果黄架了浮桥,必能退回徐州


                    IP属地:浙江37楼2014-05-02 14:59
                    收起回复
                      没想到粟来得这样快才是根本。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4-05-26 07:02
                      回复
                        从战后收集到的国军资料中,有黄伯涛下的搭建浮桥的命令,他如果像楼主说的那么蠢,是不可能坐上兵团司令的位置。当时是缺少搭建浮桥的材料,已经发电徐州要求火车送材料过去,只是等了3天都没等到,因此犯下如此大错。只能说(1)黄伯涛下属派系纷杂,执行力不足,黄伯涛的命令没有及时督促完成;(2)国军大部分官员没有杜聿明的警惕性,对共军即将发动的攻击认识不足。对共军的攻击方向判断不准;(3)粟裕太狡猾了,放了许多烟幕弹,使刘峙认为共军攻击目标是徐州,以至于淮海初期急急忙忙把刘汝明和李弥兵团都调回徐州,战役打响四五天了还没确定共军主攻方向,还是杜聿明到徐州后才确认黄伯涛是共军攻击目标。


                        39楼2014-05-26 09: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