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1月11日
漏签
0
天
候鸟只是我的梦吧
关注:
69
贴子:
2,742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96
回复贴,共
7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候鸟只是我...吧
>0< 加载中...
诗人之死(转自海子吧)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候鸟·飞不起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面对90年代最震撼人心的诗人自杀事件,"症候阅读"事实上仅仅意味着,这是对某个曾经活着的诗人那飘逝意义的有限性理解而已.
送TA礼物
1楼
2011-06-19 10:09
回复
候鸟·飞不起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然而,就最根本的意义而言,诗人自杀问题促使我们弄清生命存在的价值担当,通过什么方式得以在文明转型时期产生内在的撕裂并导致意义"增补"?同时,当代诗人写作的意义具有怎样的理论视域和话语动机?90年代诗人自杀问题涉及哪些关键性问题和隐在对象?权力,真理,话语和现象学追问,是否有可能成为挖掘那被掩盖被压抑的问题和生命意义的基本方式?
2楼
2011-06-19 10:09
回复
收起回复
2025-11-11 18:02: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候鸟·飞不起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也许,通过这样的追问,我们不仅可以找到切入诗界现象的内在考察角度,还可以发现诗人之死与当代社会氛围彼此之间值得描述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当然.我并不相信会抵达终极之类的真理,因而面对诗人之死,我们的追问永远"在路上".
3楼
2011-06-19 10:09
回复
收起回复
候鸟·飞不起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第一节 诗人之死的时代氛围
米歇尔·福科说:"为了探索这一领域,我们必须放弃最终总会有结论的想法".我们面对的诗人自杀问题--一个严重的生命意义追问和价值承担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匮乏时代,真诗人在与伪诗人对垒和对真理的艰难追问中,在边缘化处境的虚无冷漠和内在冲突的双重夹击下,以生命的终结发出了没有答案的"天问".
4楼
2011-06-19 10:09
回复
收起回复
候鸟·飞不起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一,金钱神话中的末世感.
如果说,80年代是中国知识界"现代性"精神觉醒和反思历史重写历史的时代,那么,90年代,在商业消费大潮兴起及其与国际主流文化接轨中,整个文化界出现了全面转型,即从现代性走向了后现代性,由西学热转向了国学热,由激进主义退回到保守主义,由思想启蒙走向了务实改良,由拷问灵魂进入了优雅怀旧.使人弄不清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或者兼而有之.
5楼
2011-06-19 10:10
回复
收起回复
候鸟·飞不起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90年代,无论是重金属摇滚的地动山摇,还是MTV的感伤纤柔;无论是时装时尚的媒体广告热,还是电脑多媒体的风靡南北;无论是愈打愈多的假冒伪劣,还是愈来愈恶化的生态环境,都分明使人感到沉重的不再是"精神"而是"肉体".精神在稀释中变"轻",肉体地聚焦中变"热":股票热,扫黄热,外企热,考托热,养狗热,学车热,购物热,追星热,时装热,甚至有伪诗人热,行为艺术热,"后"学热,白领热……当精神品质成为超出当代人生存需要的奢侈品甚至无用品时,诗思消逝,世界沦为彻底"散文"化了的世界.
6楼
2011-06-19 10:10
回复
收起回复
候鸟·飞不起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7楼
2011-06-19 10:12
回复
收起回复
候鸟·飞不起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在生存域和言说域的"末世感"中,文艺的诗思对话功能为所谓商业炒作所取代.在打掉了知识者"精英"的反思之维后,大众传媒具有了"人生指南"和"金钱神话"的再造职能,并在不断制造的"热点"和肥皂剧的"生活阐释"中,将受众引入追求感官快乐的短期行为.当金钱成了生命中唯一的目标时,人们日渐远离对意识话语的和生命意义的反思,而是无所驻心地从作为"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变为作为"商业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在拼命奔波挣钱却不知忙碌挣钱的目的为何的"真累"的生活中盲目"漂流".
8楼
2011-06-19 10:12
回复
收起回复
2025-11-11 17:56: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候鸟·飞不起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不得不问,在数码复制和基因复制的技术主义时代,我们能在何处安身立命?何以安身立命?何处才能安顿我们的肉体和精神?而且,诗人何为并何去?在后现代文化理论语境中,理性,心性价值之类的关键词在思想的空场上日渐飘逝,代之而起的是游戏规则的彻底改变或游戏规则的彻底解体:消解,平面,颠覆,边缘……人,曾经依持"理性""启蒙"而张扬"人道主义",如今,在"后乌托邦"的场景中,反理性,反启蒙,反人道主义者终于迎来了"理性的终结"和"人的终结".于是"物道主义"(?)取代了"神道主义"以后又正在取代"人道主义",如今"生命意义"变成"身体怎样支配"时,"如何做人"在"厚黑学"的"如何赚钱"中,成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问题.
9楼
2011-06-19 10:12
回复
收起回复
候鸟·飞不起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无论如何,离开了思的根基和人之为人的理想,剥离人与精神的根本联系,人将变为非人之"物",变成时代迷惘气氛中手忙脚乱了无方向的随波逐流者.在生命和世界"意义"被搁置,终极价值全面颓败,人文精神成为不合时尚的对象时,当代人已不可能像过去一样生活下去,因为精神的降解,人的存在变成无根之浮.
10楼
2011-06-19 10:12
回复
收起回复
候鸟·飞不起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二,精神降解中的诗歌祭坛.
诗人作为生活的目击者和意义的揭示者一直是人们讴歌的对象,因为诗人可以独特的体验方式,把现实浑浑噩噩的生命变成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一种"返归本心"的诗一般的生活.然而,在价值错位的90年代,诗在伪诗中日益贬值.伪诗人们开始以轻浅谑浪的文字游戏,去掉了沉甸甸的价值关怀,使伪体验走上了"诗歌祭坛".那些在语言操作中排列着长语句的"诗人",每日"制作"的"诗"实质上是给人们的"非诗"--冷漠的叙述方式,随意捏合的语言意象,疲软情感的裸露,本真意识和血性情怀的消逝,游戏与痛苦的转位,这就是世纪末诗界的疲惫"尊容".
11楼
2011-06-19 10:13
回复
收起回复
候鸟·飞不起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严格说来,诗是不可以"做"的,纯形式实验构成的"诗"是危险的泥淖.有效的生命深度体验才能锻制成诗歌,使其语词具有金属的光泽和突破思想冻土的可能性.当心之声冷却凝固成某些乖戾的形式时,除了一点"此路不通"的实验失败纪录以外,这种行为本身的意义就很值得怀疑.当"诗"不能给人以生命的启迪和唤醒,或"诗"逃离了直面苦难并拒绝苦难,而只以大众文化包装过的软语,柔甜的耳畔丝语或无所追求的粗野放纵,去征服漠视深度,玩味平面的读者,则无异是诗之悲.这种缺乏"当代性"的历史本质的无生命之"诗",是怎样的一种诗的贫血症!
12楼
2011-06-19 10:13
回复
收起回复
候鸟·飞不起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于是,在物质的消费主义怂恿下,在精神彻底搁浅时,诗人一连串的自杀行为成为90年代集体性逃亡文化风景中最为沉重的个体选择"事件".对其"解释"尽管因个人学养,境界,动机,背景不同而各各不同,但直面生死界面,返回歧路之初,回到思之根基,回到价值理性,是"失园"后的汉语写作或汉诗写作进入新世界的标记,也是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用诗思把握灵魂苏生的最具有民间意义的心灵轨迹.
13楼
2011-06-19 10:13
回复
收起回复
候鸟·飞不起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第二节 诗人自杀的形态学分析
尽管屈原的自沉和王国维的自沉形成二千年诗人自杀的巨大"天问",引得人们有"问天"而"天"不在的"思无所归"之叹,或"理想"社会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沉痛,但那必定因时空的某种隔绝而难以使当代人真切地感到灵魂的悸恸.而90年代诗人的自杀,却不能再使人们沉醉在"后"文化的"冷风景"中玩"语言游戏"了.当然,不同诗人的自杀意义决不能混为一谈,因为这里存在着根本性的价值形态差异. 正是这种差异,使得我们可以在诗人选择尘世生命终结的瞬间,直观到诗人的无声的大歌.
14楼
2011-06-19 10:13
回复
收起回复
2025-11-11 17:50: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候鸟·飞不起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在商品逻辑浸渍一切的时代,甚至连诗人之死也有被污染的可能,尽管这污染以"神话","光环"的方式出现.有人认为海子死于物质世界对诗神的挤压,有人归于海子个体存在的危机和意义危机,有人强调是"语言的欲望"和重大压力逼死了诗人,有人看到海子死亡的时代悲剧,有人有感于海子与耶稣的"惊人相似"而相信海子是与黑暗"主动在抗争".以上说法忽略了海子之死的个体选择性和有限生命的担当性,因为他说过:"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16楼
2011-06-19 10:14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逆天!鬼才吧友把石墩子做成键盘
1751670
2
S15选手审判大会:真神or路边一条
1670719
3
南宁学霸情史炸裂,实名裸奔全社死
1186332
4
相亲遇公主?男生硬刚不伺候
956124
5
高市早苗妄议台海,懂王火速割席
761046
6
女警翻车撞小孩,冷血扶车不救人
614600
7
叒开烧,SU7电池包遭刺穿原地起火
567072
8
格局打开,Faker封乌兹为LPL状元
522744
9
中文歌杀进星巴克!崇洋怪跳脚破防
406208
10
鬼灭之刃预售破亿,冷档期真神降临
322455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