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中旬,运城某媒体报道了临猗县嵋阳信用社张家营村“信贷员”张某突然失踪的消息。消息播出后不久,或是慑于法律的威严,或是由于其它原因,该男子在莫名失踪一个多月后又回到了临猗。“信贷员”失而复归,与存款户玩了一场“躲猫咪”的游戏。这名男子突然失踪的真实意图,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把存款人着实吓了一跳,却是不争的事实。而更让存款户感到后怕的是该男子失踪期间,当地信用社拒不承认“‘信贷员’与信用社有任何关系”的态度。这种态度等于把信用社应负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与其说这样的态度是一种不负责任,不如说是一副“死不认帐”的无赖相。人们不禁要问:这名“信贷员”如果与信用社没有任何关系,为何能在张家营村以“信贷员”的名义存在数年之久?如果说这名“信贷员”与信用社没有任何关系,信用社为何能经过该男子之手,将村民的大量存款吸纳进自己的户头?
在该事件发生后不久,山西某报记者曾来到临猗县嵋阳镇张家营村进行过调查。在村里,人们街谈巷议最多的是“信贷员”张某突然失踪的问题。据了解,该村村民在张某手中存有近百万元款额,这些钱都是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从土坷垃里刨出来的血汗钱。出于对信用社的信任,出于多年来对这名“信贷员”的信任,人们放心地把这些钱存在了他的手中。村民们从始至终都认为,这名“信贷员”代表的就是信用社,信用社的人都应该是讲信用的。然而,令村民们吓出一身冷汗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就在今年4月底,多年来一直代表信用社在村里负责揽储的“信贷员”张某,在没有和家人、没有和任何村民打招呼的情况下,突然间销声匿迹了。存款人找不见他,就连他的老婆也不知他的去向,急需用钱的村民们顿时手足无措。他们找到了嵋阳镇信用社,该社的负责人在得知张某失踪的消息后,其态度突然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不仅否认村民们在信用社有存款,而且还置信用社此前与张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事实予不顾,坚称张某与信用社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的态度,让村民们感到万分寒心的同时,还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因为自己的血汗钱在这样的态度面前,可能会化为乌有;辛苦了一生的劳动所得,最终可能被一个字取代:零!
对于老百姓的说法,媒体记者在调查中,通过临猗县嵋阳镇信用社负责人之口得到了证实。该负责人称:张某只是信用社的联络员,与信用社没有关系。我们不得不问一句:“联络员”也好,“信贷员”也罢,既然与信用社没有任何关系,为何要在村里设置这样的“联络员”或者“信贷员”呢?他们在村民和信用社之间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呢?如果什么作用都不起,从理论上讲,村民们把钱存到任何一家银行都是可以的,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会通过张某之手,把钱存放到信用社呢?这能说这些“信贷员”与信用社没有任何关系吗?既然撇不清关系,嵋阳信用社负责人在张某失踪后所做出的解释,究竟又是出于何种目的呢?
信用社,信用社,老百姓只所以看重信用社的原因,就是图了“信用”二字。一个人丧失了“信用”,老百姓就不可能再信任他;信用社如果丧失了信用,老百姓今后是否还敢把血汗钱存进这种稍有风吹草动就不再讲任何信用的所谓信用机构呢?
我们所提的问题或许永远没有答案,或许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已经有了答案。
特约评论员 晋明
相关链接:
2011年4月底,曾任临猗嵋阳信用社张家营村站干的张某某突然失踪。其失踪时,该村有部分村民在张某某处存有大量钱款。张某某失踪后,临猗信用社辩称其为“联络员”而非“信贷员”,拒绝为此承担任何责任。但当地的老百姓却众口一致地认为该张系信用社的“信贷员”。此后,运城当地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该事件被披露后,失踪多日的张某某突然又回到了临猗。 张某某失而复归,对老百姓来讲,或许是一个好事,但对于反复无常的信用机构来讲,该如何面对曾给予了他们无限信任的父老乡亲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