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吧 关注:234,760贴子:5,136,966

临猗嵋阳信贷员玩失踪 曝信用社管理漏洞

收藏回复


      2011年6月中旬,运城某媒体报道了临猗县嵋阳信用社张家营村“信贷员”张某突然失踪的消息。消息播出后不久,或是慑于法律的威严,或是由于其它原因,该男子在莫名失踪一个多月后又回到了临猗。“信贷员”失而复归,与存款户玩了一场“躲猫咪”的游戏。这名男子突然失踪的真实意图,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把存款人着实吓了一跳,却是不争的事实。而更让存款户感到后怕的是该男子失踪期间,当地信用社拒不承认“‘信贷员’与信用社有任何关系”的态度。这种态度等于把信用社应负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与其说这样的态度是一种不负责任,不如说是一副“死不认帐”的无赖相。人们不禁要问:这名“信贷员”如果与信用社没有任何关系,为何能在张家营村以“信贷员”的名义存在数年之久?如果说这名“信贷员”与信用社没有任何关系,信用社为何能经过该男子之手,将村民的大量存款吸纳进自己的户头?
      在该事件发生后不久,山西某报记者曾来到临猗县嵋阳镇张家营村进行过调查。在村里,人们街谈巷议最多的是“信贷员”张某突然失踪的问题。据了解,该村村民在张某手中存有近百万元款额,这些钱都是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从土坷垃里刨出来的血汗钱。出于对信用社的信任,出于多年来对这名“信贷员”的信任,人们放心地把这些钱存在了他的手中。村民们从始至终都认为,这名“信贷员”代表的就是信用社,信用社的人都应该是讲信用的。然而,令村民们吓出一身冷汗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就在今年4月底,多年来一直代表信用社在村里负责揽储的“信贷员”张某,在没有和家人、没有和任何村民打招呼的情况下,突然间销声匿迹了。存款人找不见他,就连他的老婆也不知他的去向,急需用钱的村民们顿时手足无措。他们找到了嵋阳镇信用社,该社的负责人在得知张某失踪的消息后,其态度突然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不仅否认村民们在信用社有存款,而且还置信用社此前与张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事实予不顾,坚称张某与信用社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的态度,让村民们感到万分寒心的同时,还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因为自己的血汗钱在这样的态度面前,可能会化为乌有;辛苦了一生的劳动所得,最终可能被一个字取代:零!
     对于老百姓的说法,媒体记者在调查中,通过临猗县嵋阳镇信用社负责人之口得到了证实。该负责人称:张某只是信用社的联络员,与信用社没有关系。我们不得不问一句:“联络员”也好,“信贷员”也罢,既然与信用社没有任何关系,为何要在村里设置这样的“联络员”或者“信贷员”呢?他们在村民和信用社之间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呢?如果什么作用都不起,从理论上讲,村民们把钱存到任何一家银行都是可以的,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会通过张某之手,把钱存放到信用社呢?这能说这些“信贷员”与信用社没有任何关系吗?既然撇不清关系,嵋阳信用社负责人在张某失踪后所做出的解释,究竟又是出于何种目的呢?
     信用社,信用社,老百姓只所以看重信用社的原因,就是图了“信用”二字。一个人丧失了“信用”,老百姓就不可能再信任他;信用社如果丧失了信用,老百姓今后是否还敢把血汗钱存进这种稍有风吹草动就不再讲任何信用的所谓信用机构呢?
     我们所提的问题或许永远没有答案,或许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已经有了答案。
                                                       特约评论员 晋明
相关链接:
       2011年4月底,曾任临猗嵋阳信用社张家营村站干的张某某突然失踪。其失踪时,该村有部分村民在张某某处存有大量钱款。张某某失踪后,临猗信用社辩称其为“联络员”而非“信贷员”,拒绝为此承担任何责任。但当地的老百姓却众口一致地认为该张系信用社的“信贷员”。此后,运城当地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该事件被披露后,失踪多日的张某某突然又回到了临猗。 张某某失而复归,对老百姓来讲,或许是一个好事,但对于反复无常的信用机构来讲,该如何面对曾给予了他们无限信任的父老乡亲们呢?   



1楼2011-06-18 17:36回复
    形象。


    2楼2011-06-18 17:45
    回复
      2025-09-03 23:07: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楼2011-06-19 06:23
      回复
        信用社是金融系统中总体素质最差的单位,千万不要在信用社存款。


        4楼2011-06-19 08:14
        回复
          一直坚信工商的路过、


          5楼2011-06-19 10:46
          回复


            6楼2011-06-19 13:25
            回复
              信用社主任每天的工作就是挖坑,开车出去耍女人,信用社的车是他妈死人车,不搞工作。上级也没有人管管


              7楼2011-06-19 20:18
              回复
                社会样该多关注这样的案子. 这样欺骗人的信用社应当严厉打击.有关部门也应当加强管理,还老百姓一个放心,安逸的社会环境!


                8楼2011-06-19 20:39
                回复
                  2025-09-03 23:01: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老百姓遇到这样的信用社算是没指望了


                  9楼2011-06-21 07:24
                  回复
                    特约评论员 晋明你好
                        你看了报道了吗?我是看了,我认为你的评论有偏差,做为一个新闻人(暂这样称呼你吧),我们应该公平公正对人和单位进行肯定、监督和批评。不能。。。,就这个报道我认为:1、老百姓确实是受害者,我们应该对他们的权利进行维护,但维护的同时我们应该给他们做必要的提醒,记住教训。从报道中老百姓明明知道联络员把钱私人用了没有存入到信用社,但还不知道索取?2、信用社取钱是需要凭证的,如果把没有凭证的钱都付了,谁以后还敢把钱存入到这个机构里,这一点恰恰说明了信用社是讲信用的。3、联络员是村委会在村民中选出的为村民办事的人,不是信用社的人,这个联络员因为某中原因已经通过村委会解聘了(各个村都有公示)。我们媒体应该给老百姓作好宣传不要再到已经解聘的联络员那里存款。4、信用社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应该作好宣传工作,多给老百姓讲讲金融方面的知识,把钱存到社里不要存到某些人的手里,学会索取凭证,不要相信白条。
                    以上报道说明只有把钱存到信用社才是最保险的,血汗钱才不能变成零。


                    11楼2011-06-21 17:24
                    回复
                      我感觉现在的报道太过片面性、抨击性,这位报道员这么过激、这么反面的批判信用社,该不会是为了找信用社的麻烦,从而获得好处费吧!这种例子见多了,你最好赶快还信用社一个清白!


                      12楼2011-06-21 17:38
                      回复
                        现在农民在信用社的存款大都是通过农村雇佣的信贷员的手存入信用社的,信贷员在帮助信用社吸收存款时抽取一定的手续费作为工资,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既然信用社称与张家营村的信贷员张某早在几年钱已被解聘了,许多农民在今年4月份前为什么还把辛苦钱交张某,而换回信用社的正式存单。为什么张某给农民出的临时手续还是信用社统一印制的呢?信贷员把农民的交到信用社后才能拿到信用社的正式存单,这是每个农民都知道的,这中间环节出了问题,有信贷员个人的问题,也有信用社管理的问题,信用社的临时存款条难道是路人随便都能拿到的。现在农民的辛苦钱不翼而飞,信用社不积极帮助农民减少损失,而是推卸责任,真叫人寒心。信用社你如何叫农民信任你?


                        13楼2011-06-21 20:14
                        回复
                          这个观点我不赞同,你们的联络员吸收的存款是你们信用社的成绩,出了问题你们一推六二五把责任推到联络员身上,你们就没责任吗?那联络员完全可以替工行农行建行邮政去揽储,为啥只为你们揽储呢?联络员出问题早已不是个案,也充分暴露了信用社管理上的露洞,难怪人们常说信用社没法和工行农行建行比,因此要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加强管理,重树信心,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别取下经是唐僧,闯下祸是孙猴子的,不过我认为你们比邮政强多了!


                          14楼2011-06-21 20:47
                          回复
                            连云港数十位农民被贷款 银行冒名致其信用不良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6月9日消息(江苏台记者张雪 实习记者沈旭骁)在江苏连云港,不少灌云县农村合作银行的“一折通”用户最近发现自己的名下突然出现了贷款,总计达到一百多万,而他们本人都没有向银行申请过贷款。
                                 由于这些来路不明的贷款,他们拿不到国家的各种补贴,不少农民甚至出现了不良信用记录。那么这些贷款到底从何而来?谁又能够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冒用他人名义贷款?无辜农民的损失又该由谁承担?
                                 灌云县陡沟乡农民杨占军是灌云县农村合作银行“一折通”用户,今年5月初,他来到灌云县农村合作银行陡沟分理处办理业务时,被银行告知,他在该行办理了一万元的贷款已经到期,还没有还款,其他业务无法办理。
                                 杨占军纳闷,自己从未在这家银行办过贷款,怎么就有了不良信用记录了呢?在查看了当时办理贷款的存根资料后,杨占军才得知,原来2007年,一个叫张波的人以自己的名义在该行办理过1万元的个人贷款,当时的经办的工作人员叫李秀娟,因为到期没有归还,于是不仅有了不良信用记录,也导致其他业务都无法办理,而这个张波正是原灌云县农村合作银行陡沟乡分理处主任。
                                 杨占军:我认为有人冒用我们的名义拿着个贷款,我认为这是违法的行为,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冒用我们的名义和证件拿着个贷款,现在银行把我们列入黑名单,以后我们拿着个贷款可能就不好拿就拿不到了,还有我们钱存进去的话,这钱可能也不好拿了。
                                 记者发现,和杨占军情况相同的还有陡沟乡的几十位农民,他们也都是灌云县农村合作银行的“一折通”用户,对于贷款一事,他们纷纷表示毫不知情,直到银行通知他们还款。
                                 记者了解到,灌云县从2005年开始推行涉农补贴资金“一折通”发放。然而,灌云县农村合作银行陡沟乡分理处却有人利用银行掌握的“一折通”用户的信息资料,冒用农民的身份违规办理贷款,这让农民们很纳闷,这贷款是怎么能办得下来的:
                                 农民:我们搞不懂,怎么可以把我们的私人信息透露出去,这个我有疑问。
                                 带着疑问,几经辗转,记者和农民们找到了2007年冒用杨先生等人名义办理贷款的具体经办人李秀娟,此人现已经调动到灌云县农村合作银行小伊乡分理处工作。见面后,李秀娟承认,贷款确实是她具体负责办理的,但这是根据张波的要求办理的,而张波目前已经被银行方面开除了。至于张波在任期间,到底冒用了多少人的名义,办理了多少款项的贷款,李秀娟表示至少涉及上百万,至于这些钱去哪了,她不知情。
                                 李秀娟:当时的主任,领导人叫的,他现在被开除了,叫张波。被开除了,人走了,就是找不到他人了。
                                 记者:冒用别人名义贷款这笔钱一共有多少?
                                 李秀娟:我知道的当时他们去报的,一百多万两百多万都有。
                                 记者:有一两百万?
                                 李秀娟:差不多,就是领导人叫办的。
                                 李秀娟的说法,得到了新上任的灌云农业合作银行陡沟乡分理处董主任的证实。
                                 记者:经办人是为什么被开除的?
                                 董主任: 经办人就是因为贷款质量不行,违规违法的贷款多了被开除了。
                                 记者:这笔贷款怎么办?
                                 董主任:具体的事情我们监保部门也在研究这个方案具体怎么处理,我也不太清楚。
                                 而灌云县农村合作银行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不便接受记者采访,银行正在研究如何处理。
                                 农民们对这样的答复非常不满。
                                 杨嘉宽:银行把当事人开除了,我们这些人怎么办,不良贷款这种情况以后谁来处理。
                                 目前,等不到银行说法的农民们已经向灌云警方报案,希望警方的介入能给他们一丝希望。
                                 谁来保障被冒用身份贷款的农民们的利益?谁又该为此承担责任?江苏杰仁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田茂通认为,灌云县农村合作银行应该对此负有责任:
                                 田茂通:我认为银行把这个员工开除掉,这本身这属于银行内部的记录处分问题,我觉得这也是可以的,但把他开除掉他应该把这个相关的账目进行一个清理,到底还有哪些,他假冒了哪些,应该让他审查把他交代清楚,追究他的刑事犯罪责任。
                                 田茂通同时认为,发生这样的情况,也暴露出农村基层银行业管理混乱的现状。
                                 田茂通:我觉得因为假冒贷款事件造成这个农户产生了不良贷款记录,那农户应该向他们提出来,让他们把这个不良贷款记录给删除掉。
                                 更多精彩音频内容请关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7点40分左右的《新闻纵横》节目。
                            


                            15楼2011-06-22 00:06
                            回复
                              2025-09-03 22:55: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信用社主任工作就是挖坑耍女人


                              16楼2011-06-22 08: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