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915,383贴子:12,236,938

回复:重复N年前的问题,魏延到底做错了什么,模模糊糊的答案就别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218.94.100.*
再不行他也是血战到底的,那象魏国,希里糊涂就给司马家灭了


34楼2005-06-30 10:20
回复
    哈哈~~血战到底!!哈哈~~好有意思的笑话!!
    阿斗没怎么着就降了!一路鼠将也都不打自降!到是魏主致死不妥协!虽然身死,但比鼠国的是要强太多了!
    对了还有一个成语叫:乐不思蜀~不知道是赞美谁的??


    IP属地:上海35楼2005-06-30 10:25
    回复
      2025-09-05 04:26: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什么血战到底,刘阿斗见我魏国大军一到,乖乖的打白旗投降,这叫血战到底?哈哈


      36楼2005-06-30 10:29
      回复
        • 218.94.100.*
        “乐不思蜀~”,可反过来想,他得到了司马文王的热情款待,没有受辱,草帽就栽了,被小小的一个牙将成济给穿了糖葫芦,挂的好委屈啊


        37楼2005-06-30 10:36
        回复
          那是因为司马炎就没把刘禅放在眼里,他至少还当曹髦是回


          IP属地:广东38楼2005-06-30 10:40
          回复
            曹奂虽然退位,但受到晋朝的优待.最重要的是晋朝尊魏为正统.


            40楼2005-06-30 10:44
            回复
              诸葛亮死后最可惜的一件事就是魏延的叛变,从事发前后的经过检视,加上以往的过程研判,魏延没有叛变的理由。
               
                魏延不是出身降将,而是刘备部曲,直属于刘备的属下,因有战功从基层爬起的人武将。论官职,魏延在刘备时当到镇北将军,封都亭侯;诸葛亮驻守汉中时,还让魏延当丞相司马领凉州刺史;诸葛亮北伐中,魏延曾在阳溪大破雍州刺史郭淮,升官到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这已算是蜀汉高官阶层,《三国演义》所谓的五虎将还是有人的官位比魏延低。
               
                讲地位,魏延还胜过众人所看好的张飞而镇守汉中,都督汉中数年,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曹魏未曾侵犯或威胁过汉中,甚至于益州。魏延在汉中作为蜀汉的屏障,非常称职,算是北方的边疆大将。
               
                若有叛变投敌之心,魏延的行动可采很多方式,或像孟达率众投降,或是黄权向北依靠,甚至于可以举汉中而脱幅,而不是在孔明死后作断后的工作。不但不向北移动,反而向南撤回;不平顺的投降敌人,反而举兵作战。五丈原之役,魏延身为征西大将军,任务编组还是先锋,杨仪则是丞相长史,两者地位相差很多,因此若非杨仪以诸葛亮之名,动用军队,根本没有办法与魏延互相举兵相攻。
               
                从魏延得知孔明死后,仍然壮志勃勃,准备身体力行,打算继续率领五丈原其余的军队攻击曹魏,心理上就有继承孔明遗志的想法。而且不愿服从在杨仪手下当部属,作为断后的将领。后来指责魏延抗命,甚至于叛变,主要便是指此,而不是魏延举兵叛攻成都。
               
                孔明如果早知魏延会叛变,也不须重用,甚至于可下令捕杀。孔明不须忌惮魏延,也不须使用设计诱杀的小手段,孔明身为一国丞相,要处分魏延还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有心要杀魏延,毋须使计作杀,直接下令即可。就像对李严一样,虽表面是上表弹劾,实际则为下令贬废。至于撤军是不是孔明意志,有很大的讨论空间,如果孔明没有下令撤军,魏延死得还真冤枉,孔明在生前下令还是遗言下令撤军,情况又不一样。再看费祎与魏延的行留处分,因为杨仪是孔明长史,费祎为孔明司马,刚好孔明直属所管一文一武,而下令之前又是秘不发丧,魏延从费祎所得知的消息,当然是会认为可以得到孔明本部认可所下的命令,足以让魏延留守岗位,继续作战。
               
                若是孔明有明令魏延撤军,岂容讨价回价的空间?费祎对魏延的态度中,有没有表达孔明退兵意旨,令人怀疑。但是杨仪还是安排撤军,这已造成魏延抗命的事实,因为整个孔明军团撤军,而其中魏延不回,必遭人猜忌疑心。
               
                若反观杨仪的背景,从降将出身,又有一手遮天假借孔明命令的嫌疑,甚至于要提反叛出身,杨仪比魏延更有资格被称为有反骨的叛贼。
               
                后来魏延父子因为兵散而逃亡,不是向北投靠曹魏,而是向南奔回汉中,可见一开始就没有叛逃之意。要叛逃,不必与向南烧栈道阻挡杨仪求战,直接率军向北归顺曹魏。
               
                
               
               旭日盈窗 格格孔明诸格亮
               
               幽香满院 郁郁畹华梅兰芳
               


              41楼2005-06-30 10:44
              回复
                • 218.94.100.*
                “曹奂虽然退位,但受到晋朝的优待.最重要的是晋朝尊魏为正统.”,笑话,他挂了,三国志记载草养是“终馆于邺,时年二十”,他明明居住在金墉城,怎么去了邺郡,二十岁就挂了,不可疑吗?我认为,是司马炎不放心,派出红卫兵把他从陈留给绑架到邺城,在那里把他秘密的做了


                42楼2005-06-30 11:03
                回复
                  2025-09-05 04:20: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你他]妈的胡说八道,曹奂活到了公元302年!倒是刘阿斗投降没几年就被做了.


                  43楼2005-06-30 11:10
                  回复
                    • 218.94.100.*
                    拿出证据来,我可是有历史依据的


                    44楼2005-06-30 11:13
                    回复
                      曹奂(246-302),是三国时魏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公元二六○年至二六五年在位。字景明,魏武帝曹操的孙子。甘露三年(公元二五八年),司马昭杀皇帝曹髦后即皇帝位,在位时,无可奈何成了司马昭的傀儡。咸熙二年(公元二六五年)被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取代,被封为陈留王。

                       
                      ·246年
                       曹奂诞生。
                      · 258年
                       即皇帝位。
                      · 265年
                       被废,封陈留王。
                      ·302年
                       卒於许昌。


                      45楼2005-06-30 14:00
                      回复
                        虎豹骑兄不要搭理那个家伙~
                        以后他说话我们就当没看见!他爱怎么说怎么说吧!让他继续正统去吧!


                        IP属地:上海46楼2005-06-30 14:40
                        回复
                          去年的时候在电视上看到一篇新闻,考古方面发现了一个墓葬规格极高,后来证明了是三国时期的大将魏延之墓。所以我就特别纳闷,如果是魏延叛变,被马岱斩首,又是谁给他修的如此豪华的墓葬呢?


                          47楼2005-06-30 17: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