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说:晓得罗本三国演义多少是胡编乱造滴不?正史看过没?
我不知道我们喜欢罗本三国有什么肤浅的,罗本三国为什么是胡编乱造。
如今骂老罗和三国演义的人,理由多半有两个:1 不按历史来写 2 教坏了后人,使人们把演义当成历史。
先说说骂老罗和演义的人的动机是什么,是还历史之清白吗?不是。我们的爷爷辈早就说过,演义作为小说,是7分真实3分虚构,要还也早还了。他们不过是见如今一些真正肤浅者骂罗骂《演》成风,也来骂骂罗,骂骂《演》。以此显示他很时髦,很有个性。如今有一些人看了一个《三国志》就自以为了不得,说演义这儿不按史实,哪儿不按史实。我们且不去说《演义》作为一本小说,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要不要一定按史实来写。我们很想知道那些骂演义者除了读过《三国志》之外还读过多少三国史籍:不知他们是否知道《晋书》《魏略》《献帝春秋》《吴书》《英雄志》等 为何物?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好比 《西游记》与《大唐西域记》
它们的前者作为小说,都是在后者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文学改造而来的。
历史上的西游 根本没有那只猴子,而《西游记》却描写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你能说〈西游记〉不尊重历史,在胡编乱造吗?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个伟大的政治家,但决不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但作为与〈西游记〉同为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把他塑造得神鬼难测,不过是为了塑造一个文学形象而已。你能说它不按历史来写,在胡编乱造吗? 有的人读了点区区〈三国志〉,就见不得别人说〈三国演义〉里赵云,吕布,诸葛亮有多么的厉害,说别人肤浅。这种行为和 读了〈大唐西域记〉,就见不得别人说〈西游记〉里孙悟空,龙太子 有多么的厉害,说别人肤浅 的那种故作高深的行为有什么区别呢?
郭沫若先生说过:一定要把文学上的三国 和 历史上的三国分开啊!
其实真正没把文学三国与历史三国分开的就是那群 骂罗 骂演 的人。他们之所以骂罗骂演,就是把作为小说的〈三国演义〉当成 史书 了。他们要以写史书的标准去要求老罗。一旦〈演义〉有与历史出入之处,就成了“胡编乱造”。
我不得不告诉那群人,人家老罗写的是小说,不是史书。为什么一定要全部按历史来写?为什么不能应塑造文学形象的要求,而对历史有所改动?为什么说作者独立塑造的文学形象是“胡编乱造”,而谈论这些文学形象的人是肤浅的。你可以去看看,无论古今中外有哪部小说是全部按照真实历史来写的,就算是自传,也含有一定的文学加工成分。
楼主一句:正史看过没
我想楼主以为,爱好〈演义〉里由文人所塑造的英雄的人,都一定不了解历史。好象一旦看过历史就一定屏弃了小说。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就好比当我知道历史上的梁山好汉不过是一场普通的农民起义,〈水浒传〉有太多的杜撰之处,但我仍然告诉别人,历史上根本没有的武松打虎 太棒了。因为 ——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认识 同 对文学和文学人物的喜好 是没有矛盾的。
另外,在读〈演义〉的人当中确实有把〈演义〉当成历史的。但这能怪罗贯中吗?〈演义〉的哪个版本要求读者把它当成历史。你们懂不懂“演义”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就算要怪,也只能怪我们后人了。还有,把演义当成历史来读的,都是些初读者。过不了多久都会知道小说与历史的区别的。
我不知道我们喜欢罗本三国有什么肤浅的,罗本三国为什么是胡编乱造。
如今骂老罗和三国演义的人,理由多半有两个:1 不按历史来写 2 教坏了后人,使人们把演义当成历史。
先说说骂老罗和演义的人的动机是什么,是还历史之清白吗?不是。我们的爷爷辈早就说过,演义作为小说,是7分真实3分虚构,要还也早还了。他们不过是见如今一些真正肤浅者骂罗骂《演》成风,也来骂骂罗,骂骂《演》。以此显示他很时髦,很有个性。如今有一些人看了一个《三国志》就自以为了不得,说演义这儿不按史实,哪儿不按史实。我们且不去说《演义》作为一本小说,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要不要一定按史实来写。我们很想知道那些骂演义者除了读过《三国志》之外还读过多少三国史籍:不知他们是否知道《晋书》《魏略》《献帝春秋》《吴书》《英雄志》等 为何物?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好比 《西游记》与《大唐西域记》
它们的前者作为小说,都是在后者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文学改造而来的。
历史上的西游 根本没有那只猴子,而《西游记》却描写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你能说〈西游记〉不尊重历史,在胡编乱造吗?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个伟大的政治家,但决不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但作为与〈西游记〉同为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把他塑造得神鬼难测,不过是为了塑造一个文学形象而已。你能说它不按历史来写,在胡编乱造吗? 有的人读了点区区〈三国志〉,就见不得别人说〈三国演义〉里赵云,吕布,诸葛亮有多么的厉害,说别人肤浅。这种行为和 读了〈大唐西域记〉,就见不得别人说〈西游记〉里孙悟空,龙太子 有多么的厉害,说别人肤浅 的那种故作高深的行为有什么区别呢?
郭沫若先生说过:一定要把文学上的三国 和 历史上的三国分开啊!
其实真正没把文学三国与历史三国分开的就是那群 骂罗 骂演 的人。他们之所以骂罗骂演,就是把作为小说的〈三国演义〉当成 史书 了。他们要以写史书的标准去要求老罗。一旦〈演义〉有与历史出入之处,就成了“胡编乱造”。
我不得不告诉那群人,人家老罗写的是小说,不是史书。为什么一定要全部按历史来写?为什么不能应塑造文学形象的要求,而对历史有所改动?为什么说作者独立塑造的文学形象是“胡编乱造”,而谈论这些文学形象的人是肤浅的。你可以去看看,无论古今中外有哪部小说是全部按照真实历史来写的,就算是自传,也含有一定的文学加工成分。
楼主一句:正史看过没
我想楼主以为,爱好〈演义〉里由文人所塑造的英雄的人,都一定不了解历史。好象一旦看过历史就一定屏弃了小说。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就好比当我知道历史上的梁山好汉不过是一场普通的农民起义,〈水浒传〉有太多的杜撰之处,但我仍然告诉别人,历史上根本没有的武松打虎 太棒了。因为 ——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认识 同 对文学和文学人物的喜好 是没有矛盾的。
另外,在读〈演义〉的人当中确实有把〈演义〉当成历史的。但这能怪罗贯中吗?〈演义〉的哪个版本要求读者把它当成历史。你们懂不懂“演义”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就算要怪,也只能怪我们后人了。还有,把演义当成历史来读的,都是些初读者。过不了多久都会知道小说与历史的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