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吧 关注:2,681贴子:41,831
  • 7回复贴,共1

【权臣】 第六卷 诡海风第五七九章 发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南北朝时期的西魏宇文泰始,开始施行府兵制,全国设有负责选拔训练府兵的折冲府,兵农合一,平时府兵是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参战所需兵器与马匹都是自备,而兵户则可以免除赋税。
     这一类府兵,并无军饷,有的花销甚至自己掏钱,除非立下功劳,才有可能得到赏赐。
     此种兵制,一直延续到统一南北朝的大齐国时期。
     大齐立朝两百余年,一直施行府兵制度,但是到得大齐后期,土地兼并日重,府兵所依靠的土地农民也失去了经济基础,如此情况下,府兵逃散日多,到得大齐灭亡之前,大齐国兵员匮乏,边关无守军,兵不满员,证征防难以调发。
     大齐国灭亡之后,外戚霸国建下的庆国便开始实施募兵制,兵农分离,农以养兵,而魏国与燕国,也先后开始实施了募兵制。
     燕国六郡所处,都有兵部所属的役兵府,专门用来选拔各郡军士,不论出身,都可以从军。
     若是能够入选,便可以每月从国家领取饷银,而且武器装备都是由国家提供。
     入选的兵士,一部分会编制入城守军,一部分则会送至边关编入西北军,其中条件极佳者,则有可能进京编入御林军。
     编入御林军的士兵,自然是身体素质极好的精装青年,而且役兵府会派人调查其背景身世,一旦过关,那么也就成了令人羡慕的对象。
     谁都知道,御林军是燕国的贵族兵种,负责的是维护燕京,保护皇族,一旦编入御林军,那么家人便可以减低一半的赋税,而且御林军的饷银在燕国各军中,那是最高的。
     兵部则是按照兵员籍贯分配城守军驻扎,通常情况下,城守军都是异郡而驻,就好比驻扎在东海郡的城守军,一般情况下,兵源都是出自其他各郡混杂在一起,很少有本郡兵士驻扎其中,这也是防止各郡世家对各郡城守军的影响。
     而东海镇抚军却是燕国的一个特例。
     东海镇抚军自然都是水师,兵士必须要熟练水性,而燕国内镜,兵士大都是旱鸭子,并不熟水性,如此一来,东海镇抚军便只能在沿海郡县招募。
     而东海镇抚军自东海王时期,就保有大批的水师底子,一直以来,水师的招募名额大都是父退子顶,一旦水兵年纪大了,若有子嗣,便会优先录用其子,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东海镇抚军的将士大部分都是世代相传,是从东海王韩天涯时期就效忠韩家的嫡系水军。
     也正因如此,东海镇抚军与韩家是打断了骨头连着筋,不可分割。
     东海王当初与燕国开国君主燕武王在东海之滨一番长谈,投靠在燕武王麾下,南征北战,为建下大燕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立国之后,燕武王感念东海王之功,令其镇守东海,威慑东海群盗,更是要防范庆国水师的侵犯,而东海镇抚军自然也是名归燕国治下的一支强大水师,由朝廷发放饷银,到如今算来,东海镇抚军已是在东海坐镇了近百年。
     在燕国的军饷之中,城守军的饷银最低,一名普通军士一年下来,大概有二十两白银,而卫戍边关的西北军自然要高出一些,每月三两银子,一年下来也有将近四十两,高出城守军一倍。
     但是不可否认,相比起城守军,西北将士生活艰苦,而且身处边境处所,危险性要大出许多,银子高出一些,那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韩家的东海镇抚军,饷银却是与西北军一样的额度,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确是给燕国国库带了了极大的压力。



1楼2011-06-10 15:03回复
    自己做前排...


    4楼2011-06-10 15:04
    回复
      2025-09-03 22:48: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加油


      5楼2011-06-10 16:40
      回复


        7楼2011-06-10 19:36
        回复


          8楼2011-06-11 00:29
          回复


            IP属地:山东9楼2011-06-11 07:51
            回复


              10楼2011-06-11 2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