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沪上媒体的“组合拳”
2006-06-29 作者:张立英
本报记者张立英/文
世界杯开幕在即,媒体战更是热火朝天。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媒体的出击,就没有世界杯的热火朝天,如果没有媒体的出击,就没有令人如痴如醉的六七月份。本届世界杯,上海各大媒体会施哪些奇招呢?给读者带来什么精彩?让我们先睹为快。
新民晚报
前方阵容:4人
采访对象:徐利刚体育部主任
高兴、晏秋秋、黄永顺、徐东海,新民晚报这次派出了曾采访过奥运会、世界杯和欧锦赛的4名经验丰富的优秀记者。为了保持在重大赛事报道上的领先优势,特派记者晏秋秋早在4月6日就赶赴德国,对12个赛场城市及组委会高官进行了独家专访;徐东海于5月31日,即世界杯开幕式倒计时10天时到达德国,每天发回一个整版的第一手报道。
《大力神密码》,新民晚报的世界杯特刊取名得自近日火爆的《达芬奇密码》,颇有晚报的味道。作为老牌传统强势媒体,新民晚报在深度和广度上下足功夫,重点突出文化底蕴。由于多家报纸为了世界杯更改截稿和出版时间,很多人原先想象的晚报时差优势不多了,但新民晚报将整合资源,共同打好这一仗。从6月10日至7月10日,每天16个版世界杯专题,每天有看头。
早在5月22日,新民晚报就和德国《踢球者》杂志联合出版192页的特刊《德国制造》。随后又将特别为世界杯出版三本特刊,其中第一本《2006世界杯随身手册》已于5月30日出版,第二本正在策划中,第三本取名《德国辉煌》,将于世界杯结束后和读者见面。
专栏一向是强势媒体的拳头产品。晚报将每天刊出阿尔贝茨撰写的独家专栏、老牌的“孙雯视角”和其他名家专栏,更值得一提的是“唐申PK”,即邀请唐蒙和申思每天预测赛事,和读者互动。
几个传统专栏也将面目一新,新民晚报将和北京晚报及足球报联合搭建网络平台进行“世界杯南北球迷口水战”,读者互动也增加了短信包装,并和“永乐家电”联合进行世界杯有奖竞猜,每天送出价值5000元的家电产品。
另外,晚报打出“时尚”口号,吸收时尚元素,每天推出一个有特色的球迷看球地点,和“新浪”、“搜狐”合作,刊登名人博客和足球宝贝的心情故事,让足球报道更活泼生动。
东方体育日报
前方阵容:7人
采访对象:何斌社长
四年前的韩日世界杯,“东体”应运而生,四年后的德国世界杯,东体展现精彩。
事实上,包括赞助商和特约记者在内,本次世界杯,东体将有7人分批分次赶赴德国采访,几名前方记者,个个生龙活虎:德国海归林龙,精通德文;女记者沈坤(yu),以女性视角现场感受世界杯;感觉灵敏的快枪手杜将大显身手;BBC中文网记者自平是东体英超周记的专栏记者,撰写的报道在华文网络界极具影响力……
“攻克柏林”,东体选了个有战斗力的名字征战世界杯,该名字源于前段时间东体出版的刊物《攻克柏林》,当时一周之内全部售罄。何斌说,“广结善缘,广积人脉,东体想在世界杯薄发一把,年轻的团队充满激情,我们会力争做到极致,接受新老读者检阅。”每天15到16个版全力扑在世界杯上,并保留1个版做其他热点体育新闻。
东体还推迟截稿和出版时间,以便赶上最新消息,并将于每天早上9点30分左右上报摊,成为上海滩最快的世界杯日报。
专栏方面,东体重磅出击。名震体育新闻圈内的四大名旦将联袂出演。徐世平的“万古球”、马申的“老马识途”、张德祥的“秦天论道”和徐克仁的“自说自画”在世界杯期间将与“东体”读者见面;不打不相识,最让何斌意外的是,原来被东体“炮轰”过的楼世芳、与东体打过官司的范志毅都答应开设专栏;另外,东体还推出棋哥专栏“棋谈怪论”、彭久洋专栏配照片“久洋写真”。其中,大部分专栏都已经敲定,还有一部分正进一步洽谈中。
2006-06-29 作者:张立英
本报记者张立英/文
世界杯开幕在即,媒体战更是热火朝天。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媒体的出击,就没有世界杯的热火朝天,如果没有媒体的出击,就没有令人如痴如醉的六七月份。本届世界杯,上海各大媒体会施哪些奇招呢?给读者带来什么精彩?让我们先睹为快。
新民晚报
前方阵容:4人
采访对象:徐利刚体育部主任
高兴、晏秋秋、黄永顺、徐东海,新民晚报这次派出了曾采访过奥运会、世界杯和欧锦赛的4名经验丰富的优秀记者。为了保持在重大赛事报道上的领先优势,特派记者晏秋秋早在4月6日就赶赴德国,对12个赛场城市及组委会高官进行了独家专访;徐东海于5月31日,即世界杯开幕式倒计时10天时到达德国,每天发回一个整版的第一手报道。
《大力神密码》,新民晚报的世界杯特刊取名得自近日火爆的《达芬奇密码》,颇有晚报的味道。作为老牌传统强势媒体,新民晚报在深度和广度上下足功夫,重点突出文化底蕴。由于多家报纸为了世界杯更改截稿和出版时间,很多人原先想象的晚报时差优势不多了,但新民晚报将整合资源,共同打好这一仗。从6月10日至7月10日,每天16个版世界杯专题,每天有看头。
早在5月22日,新民晚报就和德国《踢球者》杂志联合出版192页的特刊《德国制造》。随后又将特别为世界杯出版三本特刊,其中第一本《2006世界杯随身手册》已于5月30日出版,第二本正在策划中,第三本取名《德国辉煌》,将于世界杯结束后和读者见面。
专栏一向是强势媒体的拳头产品。晚报将每天刊出阿尔贝茨撰写的独家专栏、老牌的“孙雯视角”和其他名家专栏,更值得一提的是“唐申PK”,即邀请唐蒙和申思每天预测赛事,和读者互动。
几个传统专栏也将面目一新,新民晚报将和北京晚报及足球报联合搭建网络平台进行“世界杯南北球迷口水战”,读者互动也增加了短信包装,并和“永乐家电”联合进行世界杯有奖竞猜,每天送出价值5000元的家电产品。
另外,晚报打出“时尚”口号,吸收时尚元素,每天推出一个有特色的球迷看球地点,和“新浪”、“搜狐”合作,刊登名人博客和足球宝贝的心情故事,让足球报道更活泼生动。
东方体育日报
前方阵容:7人
采访对象:何斌社长
四年前的韩日世界杯,“东体”应运而生,四年后的德国世界杯,东体展现精彩。
事实上,包括赞助商和特约记者在内,本次世界杯,东体将有7人分批分次赶赴德国采访,几名前方记者,个个生龙活虎:德国海归林龙,精通德文;女记者沈坤(yu),以女性视角现场感受世界杯;感觉灵敏的快枪手杜将大显身手;BBC中文网记者自平是东体英超周记的专栏记者,撰写的报道在华文网络界极具影响力……
“攻克柏林”,东体选了个有战斗力的名字征战世界杯,该名字源于前段时间东体出版的刊物《攻克柏林》,当时一周之内全部售罄。何斌说,“广结善缘,广积人脉,东体想在世界杯薄发一把,年轻的团队充满激情,我们会力争做到极致,接受新老读者检阅。”每天15到16个版全力扑在世界杯上,并保留1个版做其他热点体育新闻。
东体还推迟截稿和出版时间,以便赶上最新消息,并将于每天早上9点30分左右上报摊,成为上海滩最快的世界杯日报。
专栏方面,东体重磅出击。名震体育新闻圈内的四大名旦将联袂出演。徐世平的“万古球”、马申的“老马识途”、张德祥的“秦天论道”和徐克仁的“自说自画”在世界杯期间将与“东体”读者见面;不打不相识,最让何斌意外的是,原来被东体“炮轰”过的楼世芳、与东体打过官司的范志毅都答应开设专栏;另外,东体还推出棋哥专栏“棋谈怪论”、彭久洋专栏配照片“久洋写真”。其中,大部分专栏都已经敲定,还有一部分正进一步洽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