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天吧 关注:4,628,113贴子:86,590,728

近年来追逐大学梦想的13个特殊高考考生(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其实,就在前几天高考前夕,三峡在线就看到新闻报道:“高考最牛钉子户”连续第15次参加高考。44岁的四川成都人梁实已经连续14次参加高考,今年将是他第15次参加高考,有人认为梁实是“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钉子户”、“现代范进”。
不管怎么说,三峡在线个人认为:无论是否作秀,也无论称呼他什么,但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勇气和奋斗不止的精神,还是令人十分感动和敬佩,也非常值得学习。
事实上,在取消了参加高考的年龄与婚否限制之后,很多人有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参加高考的机会和权利。三峡在线注意到,近年来,全国各地先后出现过不少类似的考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大学梦想。
当然,话又说回来,这些最固执的考生们屡次三番地参加高考,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社会进步和制度宽容,诠释了教育的本义。但三峡在线个人认为,这未必就意味着我们应该大力倡导这种价值追求和行为选择。毕竟高考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高考,不该成为一个人一辈子的纠结。我以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近年来追逐大学梦想的13个特殊高考考生吧,在被他们的事迹感动的同时,三峡在线个人认为我们也应该多一些反思。在此,三峡在线要感谢那些记者们的辛苦劳动……
1、梁实
2011年6月7日,全国高考拉开序幕,全国共有933万名考生走进考场参加考试。当日,被誉为“高考最牛钉子户”的四川44岁考生梁实第15次参加高考。图片作者:孤岛/CFP



1楼2011-06-09 17:49回复


    2楼2011-06-09 17:49
    回复
      2025-11-03 08:46: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齐永章
      2011年5月13日,合肥,安徽大学新校区的保安齐永章连续第9年参加高考,这将是他准备的最后一次参加高考。从2003年到2010年,一叠颜色和形式各异的准考证上的照片显示,齐永章从一脸稚气少年变成满脸成熟的小伙子。图片作者:王从启/CFP
      


      3楼2011-06-09 17:50
      回复
        3、刘政响
        2011年5月17日,贵阳,高考在即,刘政响默默的坐在书桌前,为高考做最后的冲刺。刘政响在家上晚自习,右腿假肢“陪伴”在他的身边。图片作者:黔中早报/CFP


        4楼2011-06-09 17:50
        回复
          4、范国梁
          2011年2月21日,52岁菜贩范国梁走进北京大学,在中文系教授和浙江同乡的陪同下,进图书馆看书,到未名湖留影,还在蔡元培先生像前三鞠躬。“正是从蔡校长开始,北大沿袭兼容并包的传统,像我这样的人才有机会进课堂旁听。”仅读三年小学便因贫辍学的范国梁,自幼爱好文史,靠看书自学。此次抛妻别子只身进京,不图名利,不求文凭,只为圆北大求学梦。图片作者:京华时报王苡萱/摄 商西、叶舒婧/文/CFP
          


          5楼2011-06-09 17:51
          回复
            5、蔡伟
            2009年4月15日,蔡伟。4月23日,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把38岁的蔡伟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导师为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38岁读博士并不稀罕,稀罕的是蔡伟只有高中学历,下岗十余年——8个月前,他还在辽宁锦州蹬三轮养家糊口,从未想过,人生最大的转折即将到来。图片作者:刘畅/CFP
            


            6楼2011-06-09 17:51
            回复
              6、仝正国
              2008年8月7日,天津,仝正国喜欢学习,家里到处是书籍。历经五年高中、三度高考、两回命中、一次退学,60周岁的仝正国今年高考考了446分,被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经济专业录取了。图片作者:程子/CFP


              7楼2011-06-09 17:52
              回复
                8、马淑琴
                2007年11月22日,黑龙江省拜泉县拜泉镇, 55岁的“小”学生马淑琴在做功课。今年55岁的马淑琴,12岁才上小学,可家境贫困的她只读了一年,就不得不放弃学业参加劳动养家糊口。如今,她的三个儿女都已成家立业,马淑琴夫妇也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重新读书学知识成了马淑琴最大的愿望和梦想。2007年9月,马淑琴在丈夫和儿女的支持下,毅然背起书包走进校门,当起了二年级的小学生。图片作者: 王勇刚   郭俊峰/CFP
                


                9楼2011-06-09 17:52
                回复
                  2025-11-03 08:40: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0、田志慧
                  2006年3月,记者专访怀化学院音乐系大三学生——55岁的“田伯”田志慧。田志慧是湖南省龙山县隆头镇水坝村一位地道的土家族汉子,因为“文革”被迫中断高中学业,在家种田。1977年恢复高考后四次参加高考,终于在2003年、52岁的时候扣开大学之门,在湖南怀化学院艺术系音乐专业学习。每天清晨练声是他的必修课。图片作者:梁向锋/CFP
                  


                  10楼2011-06-09 17:53
                  回复
                    11、戴满鸿
                    2006年4月19日,重庆文理学院,31岁的“妈妈大学生”戴满鸿在图书馆自习,她的儿子在一旁玩耍。她是1994年高考失利,随后到广西南宁等地工作。1998年结婚,并生下孩子。2001年,得知高考不再限制学生年龄与婚否的消息后,开始买书复习。经过一年的复习与准备,参加了2002年的高考。2002年8月中旬,戴满鸿收到了重庆文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并辞掉了已经干得很出色的工作,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图片作者:重庆晨报陈羽啸/CFP
                    


                    11楼2011-06-09 17:53
                    回复
                      12、侯忠民
                      205年9月2日,湖南株州54岁的退休老人侯忠民,正式成了十三中高一的一名新生。侯忠民,1951年2月1日生,原长铁总公司株洲机务段火车司机,现退休闲赋在家。老侯说,他在茶陵县一中初中毕业后,因历史原因成了“黑五类”子女,没能继续上高中。父亲平反后,下面4个弟妹都要读书,为家庭经济条件所限,24岁的他当上了一名铁路工人。此后30年间,想读书的心愿始终没有达成。如今,大儿子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小儿子在读大学,办理完退休手续后,老侯想去读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我要用我的有生之年,来完成我一生的心愿!现在我该做的事做完了,是我读书的最好时机。”侯老讲。图片作者:杨抒怀/CFP
                      


                      12楼2011-06-09 17:54
                      回复
                        10000年后,人类的手指会进化得只剩两个。(因为鼠标只有两键最常用。)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1-06-09 17:54
                        回复
                          13、雷运姣
                          2005年6月,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中文系53岁的女大学生雷运姣。雷运姣,1952年出生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她在44岁那年关了火红的时装店走进校门去读初中、高中,2002年参加全国高考,被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中文系录取,2005年大专毕业后,留校任大学校园里学工处的心理、德育辅导员。图片作者:伟史/CFP
                          


                          14楼2011-06-09 17:54
                          回复
                               没人 啊。。


                            15楼2011-06-09 17:55
                            回复
                              2025-11-03 08:34: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个 足矣


                              16楼2011-06-09 17: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