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本的真伪之争- -
1) 关于脂本的真伪之争
以欧阳健等人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指出脂本是后人伪造,程本才
是正统。他们认为程本之前是流传与民间的手抄本,但不存在所谓的“脂砚斋”重评。这
一系列的文章给红学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有人不屑一顾,有人则认为这种结论错误但也
确实说出了脂本存在很多谜。
首先申明“程前脂后”这种说法并不是说程本是原本,相反,这种学说同意程本之前有抄
本的说法,因为高鹗做序时就承认“是书沿传既久,坊间缮本及诸家秘稿繁简歧出,前后
错见。如六十七回此有彼无,题同文异,燕石莫辨。兹惟择其情理较协者,取为定本”。
这种流派只是认为脂砚斋这个人是伪造的。
----------------------------------------------------------------------
----------------------------------------
2) 怎样看待异文?
脂本和程高本是有很多不同的,而且就是脂本相互之间也有很多不同,我们首先应该
分析一下异文的种类:
1)明显是错了一个字或若干字,如写成同音字、形近字。这种错误不能造成理解上的
差距,那么这种错误就算再多也说明不了什么很大问题。因为脂本可以说是写错了,程本
可以说是排错了。
2)若干字或一小段话不同而导致意思的不同。尤其是在脂本里,总有脂批喜欢在异文
旁写到自己本子写得是多么地好时,我们就必须研究这种异文,看脂批到底说对了没有。
脂本即使有千百个好,但只要有一个地方错了,我们都可以凭此怀疑脂本的真实性。这里
有一个逻辑问题:
脂批自称是得了作者真传的原本(尤其是甲戌本和有正本),这是前提,那么脂批(
尤其是不能用笔误来解释的脂批)就必须全都正确。否则,一个谬误就可以推翻所谓原本
的结论,我们就有理由认为有人做伪,这就是逻辑中的反证法。一旦脂本有作伪,我们就
不能毫无区别地,不加判断地接受脂本、脂批的所有观点。而程高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因
为程高很老实地承认,他们的底本错漏很多,他们又是参考了很多抄本排成,而且他们还
承认由于排印紧张,在排印中又出现了很多错误。
3)大段文字的不同。这种情况更是很严肃的问题,因为这将导致文章所反映的思想的
不同,人物性格的不同。应该这种异文主要集中在尤三姐、秦钟、芳官、晴雯等人的处理
上。在多姑娘的处理上则纯看那种说法能自圆其说。
------------------------------------------------------------------------------
--------------------------------------
3)
首先甲戌本的来历不明。甲戌本是一个叫胡星垣的人在拜读了胡适的红楼评论后送给
他的。但是胡适却忘了他的名字,也没有及时考证书的来源。只知道此本的主要藏书人是
清朝末期刘铨福。刘铨福说:“《红楼梦》非但为小说别开生面,直是另一种笔墨。昔人
1) 关于脂本的真伪之争
以欧阳健等人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指出脂本是后人伪造,程本才
是正统。他们认为程本之前是流传与民间的手抄本,但不存在所谓的“脂砚斋”重评。这
一系列的文章给红学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有人不屑一顾,有人则认为这种结论错误但也
确实说出了脂本存在很多谜。
首先申明“程前脂后”这种说法并不是说程本是原本,相反,这种学说同意程本之前有抄
本的说法,因为高鹗做序时就承认“是书沿传既久,坊间缮本及诸家秘稿繁简歧出,前后
错见。如六十七回此有彼无,题同文异,燕石莫辨。兹惟择其情理较协者,取为定本”。
这种流派只是认为脂砚斋这个人是伪造的。
----------------------------------------------------------------------
----------------------------------------
2) 怎样看待异文?
脂本和程高本是有很多不同的,而且就是脂本相互之间也有很多不同,我们首先应该
分析一下异文的种类:
1)明显是错了一个字或若干字,如写成同音字、形近字。这种错误不能造成理解上的
差距,那么这种错误就算再多也说明不了什么很大问题。因为脂本可以说是写错了,程本
可以说是排错了。
2)若干字或一小段话不同而导致意思的不同。尤其是在脂本里,总有脂批喜欢在异文
旁写到自己本子写得是多么地好时,我们就必须研究这种异文,看脂批到底说对了没有。
脂本即使有千百个好,但只要有一个地方错了,我们都可以凭此怀疑脂本的真实性。这里
有一个逻辑问题:
脂批自称是得了作者真传的原本(尤其是甲戌本和有正本),这是前提,那么脂批(
尤其是不能用笔误来解释的脂批)就必须全都正确。否则,一个谬误就可以推翻所谓原本
的结论,我们就有理由认为有人做伪,这就是逻辑中的反证法。一旦脂本有作伪,我们就
不能毫无区别地,不加判断地接受脂本、脂批的所有观点。而程高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因
为程高很老实地承认,他们的底本错漏很多,他们又是参考了很多抄本排成,而且他们还
承认由于排印紧张,在排印中又出现了很多错误。
3)大段文字的不同。这种情况更是很严肃的问题,因为这将导致文章所反映的思想的
不同,人物性格的不同。应该这种异文主要集中在尤三姐、秦钟、芳官、晴雯等人的处理
上。在多姑娘的处理上则纯看那种说法能自圆其说。
------------------------------------------------------------------------------
--------------------------------------
3)
首先甲戌本的来历不明。甲戌本是一个叫胡星垣的人在拜读了胡适的红楼评论后送给
他的。但是胡适却忘了他的名字,也没有及时考证书的来源。只知道此本的主要藏书人是
清朝末期刘铨福。刘铨福说:“《红楼梦》非但为小说别开生面,直是另一种笔墨。昔人